首页期刊导航|山东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高等教育
山东高等教育

钱国旗

季刊

1006-4133

qdsyxb@yahoo.cn

0532-85956640

266071

青岛市青大一路16号

山东高等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报道本院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同时也欢迎校外作者惠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教师教育的"旋转门"机制

    李福华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旋转门"机制描述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进行角色转换,从而实现个体的最大社会价值和组织的最大化效益.教师教育的"旋转门"机制是指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在教师教育涉及到的相关领域有序进出,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师教育实践品格和学术品格的有机统一.当前,建立教师教育"旋转门"机制存在的障碍是大学教师轻视教育实践,生产出来的教育理论不接地气,与中小学教师缺乏统一的话语体系,中小学教师则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教育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不强、深度不足.教师教育"旋转门"机制构建的有效机制是:加强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形成大学教师到中小学挂职任职的良性机制,构建大学和中小学科研伙伴关系,以及加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衔接等.

    教师教育旋转门机制实践性学术性

    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财经类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研究

    钟昀珈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财经类高校教育教学领域的长期探索,以新文科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现实痛点为切入,在把握新文科背景下教育体系重构目标与重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财经类人才培养体系".在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指引下,探索以价值塑造为引领、教学研究为推动、培养方案为纲要、课程开发为引领、教材建设为配套、师资配置为支撑,并在全过程中以教学创新为贯穿,共同推进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财经类人才重构体系的实践与落地.

    新文科多学科交叉学科融合财经类人才培养体系

    "破五唯"背景下山东省属本科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与优化路径研究

    付海龙魏晓蓓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五唯"是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导向.通过对山东省内外十所省属本科高校人才评价政策对比分析,探索了省属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发现,山东省属高校教师评价存在以下问题:师德评价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分类不够细化;重数量、轻质量偏好未得到根本扭转;重科学研究、轻教书育人与改革目标脱嵌;"服务社会"评价指标未有效执行.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师德为先、教学实绩为要、科研质量为基、社会服务水平为重的"四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

    破五唯省属高校教师评价人才评价"四位一体"

    基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成效研究——以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李亦唯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构建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成效评价模型,面向浙江省所有应用型本科高校(共7所)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并修正了发展型资助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因素假设路径.结果显示:政策公平性虽然不对其他指标产生影响,但对回应性影响最大;政策充分性对效益、效率、回应性都有着明显的路径影响;政策效益与充分性在总体认同度上存在不足;政策效率与公平性在学生群体间有着较好的评价,且效率对回应性影响最小.结合调研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从政策效益、充分性、公平性、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旨在推动高校不断完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高质量就业发展型资助资助育人成效

    高等教育扩张对居民的增收效应研究——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嘉琪辛斐斐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重要理论命题,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探究高等教育扩张对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影响发现:高等教育扩张后居民的平均收入显著提高50%—80%,实现了增收效应;增收效应对不同收入阶层群体产生的增收强度各异,低收入阶层的增收强度相比于中高阶层存在明显差距,中等阶层收入群体与高阶层收入群体的增收强度相差不大.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为共同富裕蓄力赋能,需要进一步协调完善政策、强化在校生专业技能培养、切断贫富代际传递的不合理通道.

    高等教育增收效应收入差距共同富裕

    刘佛年学术思想与教育人生探赜——纪念新中国教育学奠基人刘佛年先生诞辰110周年

    韩延明张明广刘也萍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新中国教育学奠基人刘佛年先生诞辰110周年.慨其贡献,撰文纪念.探寻刘先生早年求学的历史轨迹,理解其学术思想的萌芽与奠基;梳理刘先生的理论探索,参悟其学术思想的孕育与建构;回首刘先生躬身力行的教育改革,领略其思想与实践的交相辉映.刘先生堪为"教育学科的泰斗、人才培养的宗师",胸怀国之大者,用心、用情、用行助力中国教育事业,其"教育家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弘扬、践行.

    刘佛年学术思想教育人生诞辰110周年教育家精神

    大学生读研意愿:学校群体与先赋差异——基于BCS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席玮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讨论的问题.使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基线数据进行多水平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大学生读研意愿受到家庭背景、自身特征和学校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学校因素主要通过同伴群体对大学生读研意愿发生作用.除直接影响外,同伴群体因素还通过调节效应间接影响学业表现对读研意愿的作用强度.细分来看,国内读研选择主要与个人因素和同伴因素有关,而国外读研选择主要受到家庭条件因素的影响.相关结论可为进一步理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认识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读研意愿同伴群体BCSPS调查分层LOGIT模型

    读与写:教育哲学的学习之道

    崔岐恩汪佳楠陈思如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哲学概念林林总总,但亦可简分为二:静态教育哲学和动态教育哲学.静态教育哲学,是作为哲学史的静态教育知识,学习者一般通过阅读、记忆其信息而输入和传承.动态教育哲学,则是作为哲学思的动态教育智识,学习者一般通过思考、书写其意义而输出和运用.从符号学角度而言,意义流淌历经三个阶段:原义、本义、释义.原义是原初静态教育哲学意义;本义是教育哲学书本意义、是动静兼备中呈现的意义;释义是学习者通过行动或作品对教育哲学阐释的动态意义.教育哲学的修炼,需要动静结合、行思并重.

    教育哲学阅读写作学习

    科教融合理念下研究生研讨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成效及路径优化

    王春元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教融合理念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价值.研讨式课程教学模式锻炼其创新思维,对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提高研究生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均大有裨益.通过对研究生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估研讨式课程教学的成效并揭示其影响的作用机制,据此从发挥任课教师研究专长,提升研究生的基本认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灵活设计教学类型;科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提高研究生参与度;做好研讨式教学的反馈和总结工作等四方面提出优化研讨式课程教学的路径和方向.

    科教融合研讨式课程教学课程互动效果选题关联度创新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吴子璇周芷帆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当前,这一融入过程存在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教师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亟待更新等现实困境,可以从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拓宽师资培训途径和方式及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等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中国式现代化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