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于金明

半月刊

1673-5269

zgzlx@public.jn.sd.cn

0531-67626604,531-67626704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FAPI PET/CT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王欣璐
    247-248页

    68Ga-FAPI 与 18F-FDG PET/CT 显像对食管癌病灶检出能力的比较

    蔡佳宇徐伟植孟庭华赵亮...
    249-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68Ga-FAPI PET/CT对初诊食管癌患者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的检出能力,并与18F-FDG PET/CT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12-01-2022-12-30行18F-FDG和68Ga-FAPI PET/CT检查的32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2.16±10.11)岁.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68Ga-FAPI与18F-FDG在病灶中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2种显像检出的病变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显像剂摄取值高低与原发病灶大小之间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3种不同病理分化类型病灶间SUVmax的差异.结果 32例初诊食管癌患者中有30例鳞状细胞癌与2例腺癌.在食管癌原发病灶中,68Ga-FAPI 的 SUVmax 比18F-FDG 更高(17.43±5.74 vs 12.94±4.67,t=-4.128,P<0.001).68Ga-FAPI 的 SUVmax与原发病灶的纵向直径不相关(r=0.111,P=0.545),但18F-FDG的SUVmax与其相关(r=0.368,P=0.038).在两者共检测出的130个可疑淋巴结转移病灶中,68 Ga-FAPI的SUVmax较18 F-FDG更高[8.72(5.30,12.68)vs 5.88(3.78,13.50),Z=-6.150,P<0.001];且在同一患者中,68 Ga-FAPI能检测出更多可疑的淋巴结转移病灶[3.0(1.0,5.0)vs 3.0(2.0,5.0),Z=-2.254,P=0.024].在两者共同检测出的21个远处转移病灶中,68Ga-FAPI的SUVmax比18F-FDG更高(12.11±4.42 vs 6.37±1.73,t=-6.263,P<0.001).结论 68 Ga-FAPI 较18 F-FDG 在食管癌原发和转移病灶中有更高的放射性摄取,在视觉分析中能发现更多的转移病灶,有利于初诊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式选择.

    食管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68Ga-FAPI18F-FDG脱氧葡萄糖

    Al18F-NOTA-FAPI-04 PET/CT 在乳腺癌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郝志鑫潘博任超周易冬...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l18F-NOTA-FAPI-04 PET/CT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乳腺癌原发病灶Al18F-NO-TA-FAPI-04摄取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22-06-17-2022-11-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行Al18F-NOTA-FAPI-04 PET/CT检查的29例初诊怀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确诊乳腺癌.在PET/CT图像上勾画各脏器及乳腺癌病灶的感兴趣区(ROI),获取各脏器及乳腺癌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比较不同病理特征乳腺癌PET/CT指标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M(P25,P75)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体内显像示Al18 F-NOTA-FAPI-04经泌尿系统和肝胆系统排泄,其生理性摄取主要在涎腺、甲状腺、胰腺、肾皮质、子宫和肌肉.共发现31个乳腺癌原发病灶和28个淋巴结转移病灶,原发病灶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13.54±5.92和8.34±3.74,淋巴结转移病灶分别为8.94(4.86,15.42)和5.37(3.03,9.56).不同病理特征乳腺癌原发病灶SUVmax和SUV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l18F-NOTA-FAPI-04高度浓聚于乳腺癌病灶,PET/CT图像对比度高,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Al18F-NOTA-FAPI-04摄取与乳腺癌病理特征无关.

    乳腺癌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最大标准摄取值病理特征

    肝肿瘤对68Ga-FAPI-04摄取能力研究

    杨松松唐文鑫王琦新彭登赛...
    262-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肝肿瘤对68Ga-FAPI-04的摄取能力,分析68Ga-FAPI-04 PET/CT对肝肿瘤潜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0-01-01-2022-09-30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疑诊为肝癌且接受68Ga-FAPI-04 PET/CT检查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相关随访结果(超声、CT和MRI等)将病例分为肝原发肿瘤45例(肝细胞肝癌25例,胆管细胞癌16例,肝血管瘤4例),肝转移癌25例.原发性肝癌(肝细胞肝癌及胆管细胞癌)和肝转移癌之间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肝转移癌之间的SUVmax采用方差分析及事后多重比较分析,肝内病灶长径与SUVmax之间关系采用Pearson检验,检验各指标的诊断能力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对显像剂摄取能力比较,除了肝细胞肝癌与胆管细胞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21),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平均SUVmax最高的是胆管细胞癌(14.90±5.33),其次是肝细胞肝癌(9.98± 4.92),最低的是肝转移癌(6.57±2.82).肝血管瘤的平均SUVmax为1.45±0.14.在行68Ga-FAPI-04 PET/CT的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的66例患者中,SUVmax对于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AUC值为0.809,分界值为7.600,灵敏度为0.756,特异度为0.720,约登指数为0.476.原发性肝癌病灶纵向直径与SUVmax值无关(r=0.200,P=0.211),肝转移癌病灶纵向直径与SUVmax值有关(r=0.570,P=0.003).结论 68Ga-FAPI-04作为一种新的示踪剂,通过PET/CT显像在诊断肝癌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在鉴别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和良性病变方面也具有潜在的价值.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肝脏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肿瘤

    18F-FAPI与18F-FDG PET/CT在腹膜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刘宇衡黄浩林子凯黄炯强...
    268-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18F-FAPI PET/CT与18F-FDG PET/CT检查对腹膜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11-01-2022-08-3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腹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29例;中位年龄为61岁(53.75~68.00岁);包括胃癌12例,卵巢癌10例,结直肠癌9例,肝癌5例,肺癌2例,胰腺癌1例,十二指肠癌1例,肾癌1例,原发性腹膜癌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API和18F-FDG全身PET/CT显像检查.根据对同1个患者的2次PET/CT显像结果统计腹膜癌的检出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腹膜癌指数,并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种检查结果.结果 18F-FAPI PET/CT对腹膜癌的检出率(100.0%)高于18F-FDG PET/CT(73.8%),P<0.001.根据半定量分析,42 例腹膜癌患者 18F-FAPI PET/CT 的 SUVmax[7.1(5.0~11.5)]高于 18F-FDG PET/CT[4.8(0.4~6.5)],t=6.498,P<0.001;卵巢癌和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在 18F-FAPI PET/CT 图像的 SUVmax高于 18F-FDG PET/CT(t=6.165,P<0.001;t=4.747,P=0.001).根据视觉评估,18F-FAPI PET/CT图像中腹膜癌病灶的腹膜癌指数[18.0(9.0~27.0)]高于 18F-FDG PET/CT[8.5(2.0~25.5)],t=4.378,P<0.001.结论 18F-FAPI PET/CT 对腹膜癌的诊断效能优于18F-FDG PET/CT,尤其对胃癌和卵巢癌的腹膜转移瘤.

    腹膜癌18F-FAPIPET/CT18F-FDGPET/CT最大摄取值腹膜癌指数

    基于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的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

    李梦婷覃春霞兰晓莉
    274-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基于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的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TRT)策略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ubMed数据库检索系统,以"FAPI、therapy、tumor"等为关键词,检索2018-01-01-2022-12-30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基于FAPI的核素靶向治疗;(2)优化FAPI在体代谢.排除标准:非核素靶向治疗方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分析标准的文献39篇.结果 通过对探针进行优化成功实现了药物在肿瘤部位摄取增加和滞留延长的目的,进而提高了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的效果,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多项研究观察到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在体安全性.但是,未来仍需开展更加规范的、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结论 基于FAPI的TRT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是近年来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基于FAPI的TRT有望更好地应用到肿瘤治疗中.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放射性核素肿瘤文献综述

    2012-2022年山东省肝癌发病与死亡趋势及其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姜帆付振涛鹿子龙楚洁...
    280-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22年山东省肝癌发病及死亡变化趋势,并估计其年龄-时期-队列效应.方法 基于2012-2022年山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资料,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拟合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20岁人群肝癌发病、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及队列效应.结果 2012-2022年山东省肝癌标化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每年下降6.0%(AAPC=-6.0%,95%CI:-6.9%~-5.1%,P<0.05);男性下降 5.9%(AAPC=-5.9%,95%CI:-6.9%~-4.9%,P<0.05),女性下降6.0%(AAPC=-6.0%,95%CI:-6.7%~5.2%,P<0.05);城市下降 6.6%(AAPC=-6.6%,95%CI:-8.0%~-5.3%,P<0.05),农村下降 4.9%(AAPC=-4.9%,95%CI:-5.9%~-3.9%,P<0.05).2012-2022 年山东省肝癌标化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每年下降5.1%(AAPC=-5.1%,95%CI:-5.9%~-4.4%,P<0.05);男性下降4.9%(AAPC=-4.9%,95%CI:-5.6%~-4.2%,P<0.05),女性下降 5.5%(AAPC=-5.5%,95%CI:-6.6%~4.4%,P<0.05);城市下降 4.6%(AAPC=-4.6%,95%CI:-6.0%~3.1%,P<0.05),农村下降 4.8%(AAPC=-4.8%,95%CI:-6.1%~3.6%,P<0.05).肝癌发病和死亡风险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发病和死亡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均随年份推移而减小.结论 2012-2022年山东省肝癌发病和死亡均呈下降趋势.年龄是增加肝癌发病和死亡风险重要因素,未来肝癌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应重视肝癌高危人群早诊早治,同时加强病因学探索性研究,为肝癌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肝癌发病率死亡率Joinpoint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肝气郁滞型三阴性乳腺癌伴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李洋张志钦韩超王玮...
    292-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乳腺癌原位移植模型为基础,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联合孤养法构建肝气郁滞型三阴性乳腺癌伴肝转移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周龄BALB/c雌性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2周后予以乳腺垫接种4T1-luc乳腺癌细胞株,后期不给于刺激处理;模型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联合孤养;6-羟基多巴胺组(6-OHDA组),CUS联合孤养+6-OHDA;解郁消癥颗粒组,CUS联合孤养+解郁消癥颗粒.观察对比各组小鼠一般状况、旷场试验、蔗糖水偏嗜实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酮(CORT)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肝脏HE染色和肝转移细胞凋亡水平,并行小鼠活体成像检测感兴趣区域(ROI)肿瘤荧光强度,磁共振成像检测肝脏转移灶数量.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解郁消癥颗粒组和6-OHDA组糖水偏好、旷场试验中心区域的活动距离和穿梭次数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0.34,P<0.01;F=363.90,P<0.01;F=0.046,P<0.001).模型组糖水偏好低于对照组,活动距离低于解郁消癥颗粒组,穿梭次数低于解郁消癥颗粒组,均P<0.01.对照组、模型组、解郁消癥颗粒组和6-OHDA组中血清CRH、CORT和NE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501.00,P<0.01;F=155.30,P<0.001;F=149.80,P<0.01).模型组 CRH、CORT 和 NE 表达量(87.71±5.33,198.90±5.64,371.00± 16.08)均高于解郁消癥颗粒组(48.87±3.33,156.00±5.60,262.90±7.98),均P<0.01.解郁消癥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ROI区域减少,肝转移数量减少,乳腺癌肝转移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均P<0.01.结论 以乳腺癌原位移植小鼠模型为基础,应用CUS联合孤养法能够良好模拟三阴性乳腺癌伴肝转移肝气郁滞证,可为探索肝气郁滞在三阴性乳腺癌伴肝转移中的证候实质及相关治疗药物的药理机制提供实验载体.

    三阴性乳腺癌肝转移肝气郁滞证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动物模型

    早期小肺癌微波消融治疗临床分析

    孟祥熙陶蓉
    300-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微波消融治疗早期小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06-01-2022-06-30收治的186例不能手术的早期小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102例,年龄47~84岁,共计205个病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肺癌消融情况,记录病灶特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6例患者病灶均得到完全消融,无复发.205个病灶中,纤维索条174个(84.88%),空洞10个(4.88%),结节21个(10.24%).并发症方面,气胸13例(6.99%),气胸伴皮下气肿3例(1.61%),痰中带血28例(15.05%),肺部感染7例(3.76%).结论 不能手术的早期小肺癌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后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手术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应用.

    肺癌微波消融并发症介入治疗

    纵隔肿瘤粒子治疗现状与展望

    宋晓玉李莉袁双虎
    305-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述纵隔肿瘤粒子治疗的原理、临床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方法 使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以"纵隔肿瘤、放射治疗、质子治疗、碳离子放射治疗、硼中子俘获治疗、粒子治疗"等为中文关键词,"mediastinal tumors,proton therapy,carbon-ion radiotherapy,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particle therapy"为英文关键词进行检索.纳入标准:(1)纵隔肿瘤的粒子治疗;(2)纵隔淋巴瘤的粒子治疗;(3)胸腺瘤的粒子治疗.排除标准:(1)数据陈旧文献;(2)内容相似或重复.最终共纳入59篇文献.结果 纵隔肿瘤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临床诊治的复杂性.质子、重离子、中子治疗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危及器官,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然而最佳的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结论 粒子治疗在治疗纵隔肿瘤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仍需对患者进行筛选,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推广粒子治疗.

    纵隔肿瘤放射治疗质子治疗碳离子放射治疗硼中子俘获治疗综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