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张倩

月刊

1006-9682

zwjyyj010@126.com

010-88909438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11信箱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研究》杂志以“关注中外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推广教改成果、促进教育创新、开展学术争鸣”为办刊宗旨,力求体现“学术性、综合性、实用性、导向性”的办刊目标。同时,为了全面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集中展示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研究成果,加强各地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本刊将努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教育信息平台,达到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目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前学生收集资料的有效性

    于万忠
    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通过几年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本人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收集资料有效性课前小学课堂教学积极主动

    营造和谐氛围 弘扬学生个性——试分析“多向式交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王连合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提高教师素质,鼓励学生质疑,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因材施教等多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多向式交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自主能力,以推动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和谐多向式交流史学观情境质疑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辐射课外

    杜振轩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给语文教学引入活水,激发活力,必须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在学习时间上,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

    语文教学课外课堂辐射知识与能力教学引入开放系统学习时间

    政治课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华荣飞
    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教学过多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是“授之以鱼”,而学法指导是“授之以渔”是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即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学法指导包括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和渗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一把金钥匙。本文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法指导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授之以渔”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会学”

    蒙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王淑丽
    8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语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索获取民族语文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不行的。因而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边有效的互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主人翁的态度,使学生愿学、乐学、善学。这是众多蒙语文教师的共识,我们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奉献、求真、创新、奋力前行,实现人生价值。下面就谈谈本人几年来在蒙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培养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改革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探讨

    郭云蘅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朗读,是落实学生语言学习与运用的重要教学形式。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句段美、音韵美和内涵美,培养语感,熏陶情感,让语言的美、画面的美、纯净的爱伴随着朗读吟诵流入学生心田,达到真正有效提高语文能力。在实践中,笔者对朗读教学的尝试,有了新的认识:

    朗读教学初中语文实践语言学习教学形式语文能力内涵美音韵美

    刍谈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钱忠江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历史与社会》课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现象新课标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初中开设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社会历史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知目标的综合《历史与社会》课不仅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有利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也说明了《历史与社会》课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的农村推进《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人们还未从诸多困惑中解脱出来,该学科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情况仍相当严重。

    《历史与社会》课农村初中教学存在社会课全民素质教育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势发展国民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鞠凤芹
    8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外语教学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苦于外语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作用,应试教育在中小学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不懈地重视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尤其要重视阅读的核心地位,做好阅读的教学工作。现就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想法。

    英语阅读能力教学工作外语考试应试教育交际功能教学效果实践过程基本技能

    激趣阅读 发展个性——浅谈中年级语文阅读中的“导”

    徐敏玲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下足工夫,一是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独立阅读,不断丰富隋感体验,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二是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中逐步学会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语文阅读发展个性“导”中年级激趣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精神世界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英语

    黄涛
    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证明了这一论点:人只有在和谐、愉快、积极进取的心理氛围中才有可能发挥其才能和潜力。课堂活动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且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

    快乐学习兴趣英语课堂活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