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全球教育展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全球教育展望
全球教育展望

钟启泉

月刊

1009-9670

021-62232938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全球教育展望/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刊登有关外国教育理论、制度、流派、方法、变革等方面的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越STEM:德国MINT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与时代启示

    任平贺阳
    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信息技术时代,学校科学教育成为各国科技创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提升国民整体科学素养和国家综合实力具有直接影响.21世纪以来,德国将MINT教育(STEM教育)作为解决高端技术劳动力匮乏、技术革新缓慢问题的一剂良药,坚持将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作为目标且成效显著.伴随着工业4.0进程的推进,德国MINT教育也逐渐步入信息技术4.0时代,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课程目标旨在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彰显综合性、社会性、多学科性;课程实施遵循"项目式教学"基本要求,凸显行动力导向;课程保障机制依托多主体可持续发展的MINT教育链,系统确保最终实施效果.这对于我国科学教育的开展与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德国MINT教育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特征

    课堂互动研究的技术中心偏见:局限与超越

    刘新阳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助力课堂互动研究繁荣发展的当下,存在着因研究者将自身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过度地让渡给技术导致对课堂互动的理解与探索止步于"技术分析"的潜在风险.在信息技术的掩饰之下,课堂互动研究领域存在的语言中心偏见、人类中心偏见和"编剧"立场偏见可能重新登台,进而形成新的技术中心偏见.本研究通过对当前技术支持的课堂互动研究的分析,揭示出技术中心偏见的具体表现,并从方法论刻板印象、大数据崇拜与算法局限以及日常文化境脉的消隐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技术中心偏见的成因.本研究认为,正确处理大数据与微数据的关系、研究者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研究者与课堂师生的关系,是超越技术中心局限的必由之路.

    课堂互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局限

    我国物理学习进阶研究的范式演变与实践应用

    库尔班江·杰力力刘奕轩韩思思姚建欣...
    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进阶"已成为推动全球科学教育改革、教学优化和评价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我国物理教育研究者也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国内物理教育的发展,也为全球科学教育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通过对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物理领域的学习进阶研究进行系统性文献综述,发现其研究范式经历了基于课程与文献的概念进阶研究、基于测评的学习进阶研究、整合学习进阶研究三个阶段的演变.而且研究成果在课程规划、教学改进、学业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实践效益.未来的物理学习进阶研究将整合先进技术,在多维度、多层次、多尺度持续深入探索,为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研究支持.

    科学教育物理教育学习进阶范式演变实践应用

    我国化学学习进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化学认识方式及学科能力理论视角

    王全邹紫微王磊
    4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进阶是21世纪以来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梳理并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化学学科学习进阶研究的代表性理论框架——化学认识方式及学科能力模型,对基于该理论框架所开展的关于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科学实践、学科核心素养4个维度的学习进阶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学习进阶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后续研究重点.

    学习进阶化学化学认识方式学科能力

    立足核心概念,迈向整合发展——我国生物学学习进阶研究述评

    刘一萌林杉王毓萱王健...
    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进阶研究的起源和发展与核心概念密切相关.本文梳理了 2012-2023年我国生物学教育领域学习进阶实证研究的84篇文献,从研究方法、进阶框架、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加以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物学学习进阶研究仍对核心概念投入了较多关注,但是在跨学段整合以及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整合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学习进阶生物学教育核心概念核心素养课程标准

    我国地理学习进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谷同耀王民
    7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进阶以促进核心概念的理解与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站位,明晰学生的发展空间,能够为课程科学设计、教师有效教学、学生自我监控等提供参考标尺.本文分析了 104篇我国地理学习进阶研究文献,发现:(1)近年来研究热度总体攀升,研究学段分布广泛,跨学段研究受到重视;(2)基本形成"构建进阶框架—开发测评工具—探知进阶现状—实施教学方案"的通用研究路径;(3)研究主题可分为"核心概念""核心素养""其他""学习进阶的教学实践"四类,进阶框架与教学实践的有效联结方式仍有待深入探索.基于此,本文提出值得各类研究共同探讨的话题,并对研究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地理教育学习进阶核心概念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研究

    林一钢李昕怡徐尚品
    9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是我国重要的教师补充政策,推动着乡村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借助政策工具理论,建构政策工具-政策内容二维分析框架,对2007年以来20份国家层面的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工具配置的价值理性待体现,表现为政策工具间的多元协同作用发挥有限,报酬性工具和权威重组性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供给失衡,行政化倾向待弱化,表现为过度强调权责,招生与考核把关不到位,忽视乡土文化引领;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组合的契合度待提升,表现为以高效施策为牵引,且伴随着阶段性"滑坡".对此,未来应多元化配置政策工具,补充报酬性工具,完善权威重组性工具;完善政策工具供给,改变单一的权责指向,加强"进出口"把关,重塑培养的乡土性与特色性;调整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的搭配,实现组合科学化与阶段性排布均衡化.

    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工具政策内容

    我国中小学教研活动的滥觞——一段学术史的考察

    王丽华薄金鑫钟可心
    10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教研活动是成就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举措,然而,其滥觞至今仍然是个难题,长期以来缺乏对滥觞之时、之源、之由的学术史考察.本研究以教研活动作为整体考察单元进行系统溯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研活动的滥觞需要符合三个条件:近代学堂兴起、近代学制建立、教师成为独立职业.据此,结合具体教研活动兴起的具体时间,推断教研活动发端于清末民初,而非晚清、民国或新中国成立前夕.教研活动在外学内创中初具雏形,外学是基础,主要向日本学习;内创是根本,主要有教员研究所、分科研究会、教案编制、集体备课、观摩会、读法商榷会等,为我国当前的教研活动确立了雏形的同时,证明了教研活动既非完全自创,也非学习与借鉴苏联经验的产物.教研活动初创阶段的重要人物主要有严修、张伯苓等人,他们的根本动因是教育救国,而非单为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

    教研活动清末民初外学内创教育救国

    得失之间:西班牙教科书地区自治管理模式评鉴

    张会敏黄志成
    12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能力以及树立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载体,对国家教育体系、学校教学和师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法,通过梳理西班牙教科书在编撰、审定、出版发行及选用环节的政策实施情况,系统分析其教科书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这一管理模式对中国教科书政策改革的启示.研究发现,西班牙独特的历史发展决定了其教科书在编撰、审定、出版和选用制度上地区高度自治的管理特色,其地区自治在促进教科书内容适应性和响应地方文化需求方面表现突出;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全国统一监管,也带来了教科书内容差异大、品质不一、教学活动易受商业支配、教学内容一致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应继续将教科书视为国家事权的一部分,坚持"国家统一规划"的教科书制度,同时提升地方教材的多样性、地方适应性,并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科书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市场竞争机制.

    西班牙教科书地区自治管理中国教科书政策

    图文关系嬗变下教科书插图的类型特征与价值定位

    王丹艺袁文黄祥勇
    13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图像为主的插图系统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图文关系的嬗变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型:在"一切知识源于感官知觉"塑造的图像认知时代,装饰型与表征型插图作为视觉化的信息渠道,装饰页面、反映文字或服务其他插图;在理性探索形成的文字符号表征时代,表征型与解释型插图成为可运行的心理模型,辅助并服务于文字信息的情境创设、认知链接与概念分析;随着20世纪心理学的发展,解释型与组织型插图构筑的学习者脚手架与文字系统整合并存,服务于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知识整合与逻辑梳理.当前,装饰型、表征型、解释型与组织型插图呈现出多样的图像形态、表现特征及优劣功能,在教科书编审、使用、修订、反馈等多环节,可依据学习目标、学科特征、学习过程选择不同类型的插图,真正发挥出教科书插图"好看"与"好学"的多重育人功能.

    教科书插图图文关系插图类型插图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