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农业科学

刘恩平

月刊

1009-2196

rdnk@chinajournal.net.cn

0890-66989829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热带农业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 《热带农业科学》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单位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农业综合期刊。该刊于1980年创刊,1993年由国家科委[1993]015国科发信字批准设立,经中国科协宣发出字[1998]028号文批准;自1998年起,由《热带作物研究》更名为《热带农业科学》,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9年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1999年由国内发行改为国内外发行;2000年刊号由CN46-1027/S变更为CN46-1038/S。 《热带农业科学》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全国农林院校师生,农业基层生产技术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办刊方针是: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热带农业,为我国热带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的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如新成果、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图书信息情报学,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等原始论文,以及考察报告、综述、人物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2011-2021年审定玉米品种特点分析及对今后育种的启示

    粟月萍王兵伟时成俏李荣...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 2011-2021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 529 个玉米品种主要性状进行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广西玉米审定品种主要性状的变化特点,提出今后玉米育种的建议,为广西玉米育种创新及生产提供参考.搜集 2011-2021年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玉米品种的审定数据,对选育年份趋势、品种类型、选育机构及产量、品质、抗性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 年广西累计审定玉米品种 529 个,涵盖普通玉米、鲜食玉米(甜、纯糯、甜糯)、青贮玉米等,其中普通玉米品种 256 个,占比为 48.39%;甜玉米 80 个,占比 15.12%;糯玉米 181 个,占比34.22%;青贮玉米 11 个,高油玉米 1 个,品种审定数量均有逐年增长趋势.企业独自选育或作为第一选育单位的审定品种有 357 个,占审定总数的 67.49%.审定渠道拓宽,广西玉米审定基本形成以统一审定渠道为主,各种联合体审定渠道为辅的格局.在玉米品质方面,广西普通玉米以热带亚热带血缘为主,籽粒偏硬粒型,审定的玉米品种平均容重为 780.8 g/L,大于国标一等级标准(720 g/L);平均粗淀粉含量为 71.0%,平均粗蛋白含量为 10.1%,平均粗脂肪含量为 4.56%.糯玉米食用品质居国内前列,2011 年糯玉米审定品种年度品尝品质评价总分平均为 85.6,较对照高 0.76.广西 2011-2021 年审定的玉米品种类型多样,品种审定数量逐年增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凸显,普通玉米总体品质优于北方的半马齿或马齿类型玉米,但存在产量增幅较小、甜玉米品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些主要病害育种成效不显著等问题.

    玉米品种育种审定

    新型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

    李扬林金秀魏毅陈朝文...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施肥过量、施肥不合理等问题,提高肥料施用效率,以马铃薯品种'泉薯 5 号'为试材,研究肥料增效剂'碳酶 1 号'的添加对其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梯度应用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基施复合肥 750 kg/hm2)相比,新型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及产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提高保肥作用和马铃薯营养品质,有效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其中处理E1[增效剂施用量为肥料量的 10%(碳酶 1 号 75 kg/hm2)+等养分施肥(复合肥 750 kg/hm2)]产量最高,为 32 675.03 kg/hm2,增产 16.80%,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经济效益表现最好.减肥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处理F1(碳酶1 号67.5 kg/hm2+复合肥675 kg/hm2)株高差异显著、茎粗差异不显著、产量差异显著;处理F1经济效益为56 310.00元/hm2,较对照(CK)增加 3 135.00元/hm2.该新型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具有良好作用,能够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增加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实现马铃薯肥料减施增效和提高产质量的目标.

    马铃薯肥料增效剂农艺性状产质量

    激素浓度组合对成熟油梨枝条伸长和生根的影响

    成镜汤倩黄天带顾晓川...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抗根腐病成熟油梨砧木的快繁技术体系,通过设置不同浓度(0.1、0.5、1.0、1.5、2.0、2.5、3.0 mg/L)的细胞分裂素(meta-topolin,MT)与不同浓度(0.1、0.5、1.0、1.5 mg/L)的赤霉素(gibberellin,GA3)的组合试验,研究适宜于成熟油梨外植体伸长的培养条件;同时设置不同浓度(0.5、1.0、1.5、2.0、2.5、3.0 mg/L)的吲哚-3-丁酸(indole-3-butyric acid,IBA)的生根培养基,探究最适油梨外植体生根的培养条件.研究发现,伸长试验 30 d时(D30)油梨外植体株高增量和茎粗增量的效应量依次是MT浓度×GA3 浓度>MT浓度>GA3 浓度;对D30 叶片增量的效应量依次是 MT 浓度>MT 浓度×GA3 浓度>GA3 浓度.结果表明,在该研究的测试范围内,最适于伸长的激素浓度组合是 MT 2 mg/L、GA3(0.5~1.0)mg/L,而在测试的 IBA 浓度范围内均没有观察到根系的生长.通过显微结构观察发现,MT浓度为 1 mg/L处理的油梨外植体茎木质部(木质部厚度为 171.6 μm)生长优于MT浓度为 0.1 mg/L的处理(木质部厚度为 95.3 μm),这对后期的成功驯化有一定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成熟油梨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借鉴.

    成熟油梨激素抗根腐病砧木伸长生根驯化

    夜间补光对火龙果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李唯华张佳琦张博远秦栋...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火龙果周年供应,提高火龙果种植效益.生产上,火龙果在日照不足 12 h月份采用人工夜间补光技术,促进花芽分化,延长生长期.本文综述了火龙果不同夜间补光方式,具体从补光光质、补光时间、灯源高度及悬挂方式、光源耗能和额定电压、补光对病虫害防治阐述.旨在为火龙果生产和建园提供一定参考.

    火龙果补光研究现状

    水晶蜜柚结果母枝的着果习性研究

    李爱基吴芳芳李语琳沈雁...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水晶蜜柚成年树的结果母枝长度、粗度以及有叶结果枝长度、叶片数情况,分析其着果关系.结果表明,结果母枝长度在 10~30 cm着果数(比例为 70.10%)和有叶结果枝(比例为 74.23%)最多;结果母枝粗度在 0.5~0.8 cm、>1.0 cm时着果数(比例为 82.72%)和有叶结果枝(比例为 77.00%)最多;有叶结果枝叶片数在 1~8 片结果枝最多,着果数(比例为 72.00%)也是最多的;有叶结果枝长度在 5~15 cm果枝数与着果数(比例为 57.00%)最多;母枝长度、粗度与有叶果枝结果数无显著性相关;有叶果枝叶片数与结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98**,p=0.000);有叶果枝长度为 5~15 cm 时,果枝数与着果数最多,但有叶果枝长度与果枝数和挂果数无显著相关性,果枝数与挂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98**,p=0.000).综合可得,水晶蜜柚结果母枝以长度<30 cm、粗度<1.0 cm的枝条为主,有叶结果母枝主要是长度<15 cm,叶片数<8 片.

    水晶蜜柚结果母枝有叶结果枝着果数

    施钙对降香黄檀心材抽提物的影响

    容志华王小芳刘衡符韵林...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施钙对降香黄檀心材抽提物的影响,为其人工林高效培育提供参考,以 6 年生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采用注射 CaCl2 溶液和填埋 Ca(OH)2 固体 2 种不同施钙方式,分析不同钙施加量对心材抽提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CaCl2 溶液后,降香黄檀心材抽提率、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明显提升,且随溶液浓度的提高,促心材抽提物效果变差;填埋 Ca(OH)2 固体后,降香黄檀心材抽提率基本不变,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类化合物含量降低.注射CaCl2 溶液具有较好的促心材抽提物形成效果,以 2%浓度为宜;填埋Ca(OH)2 固体未发现有促心材抽提物形成的效果.

    降香黄檀心材形成

    三亚市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评价及质量提升

    张天斌陈法静陈川峰陈志科...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可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信息发布制度,并准确掌握区域尺度的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查清影响耕地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有针对性提出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对策措施与建议,进而提升耕地质量管理水平.以三亚市耕地为对象,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评价.结果表明,全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5.23,其中高等级地(一级地至三级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23.52%,中等级地(四级地至六级地)占 49.12%,低等级地(七级地至十级地)占 27.36%;三亚市耕地的主要障碍因素为障碍层次和渍潜,分别对其提出了改良措施及建议.

    耕地质量耕地面积等级改良措施

    一种茉莉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孙明艳刘可丹李春牛李先民...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广西横州市发现一种茉莉叶部炭疽病病害,明确其病原菌种类,并对其开展生物学特性和有效杀菌剂筛选研究.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鉴定与形态学观察,运用MEGA v.10.1.5 软件对代表菌株HL6-1构建基于ITS、 ACT、CHS-1、 TUB2、GAPDH和ApMat多基因测序结果的系统发育树,明确该菌株为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菌株气生菌丝绒毛状,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深灰色,有橘色孢子团的产生;分生孢子无色,整体长椭圆形,单胞,平均大小为 14.58 μm×5.97 μ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培养温度为 28℃,最适pH为 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有效杀菌剂,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 值均小于 1 mg/L.

    茉莉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

    42%寡糖·硫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李相煌李涛张曼丽曾庆朝...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明确 42%寡糖·硫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2%寡糖·硫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第一次施药后 10 d 防效达 50.84%~65.94%,第二次药后 7 d 防效达62.03%~75.91%,第二次药后 14 d防效达 67.81%~80.77%.其中,高浓度(945.0 g/hm2)和中浓度(630.0 g/hm2)处理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 5%氨基寡糖素水剂(52.5 g/hm2),低浓度处理(378.0 g/hm2)的防效则与对照药剂 5%氨基寡糖素水剂相当;高浓度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 50%硫磺悬浮剂(1 525.0 g/hm2),中浓度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 50%硫磺悬浮剂相当.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42%氨基·硫磺悬浮剂可以在西瓜上推广使用.推荐有效成分用药量为 630~945 g/hm2,每公顷用药液 750 L,隔 10 d喷一次,连续喷 2 次.

    寡糖·硫磺西瓜白粉病防效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甘蔗产业及其机械化应用现状分析

    李啸宇高欣欣张顺生郭家文...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云南省第二大甘蔗种植区,其产业发展在当地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德宏甘蔗产业发展面临丘陵山地机械化推进缓慢、同其他经济作物竞争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当地甘蔗产业发展.经调查分析,2021-2022 榨季甘蔗种植面积 81.3 万亩(1 亩≈667 m2),农业产量 389 万t,入榨 364 万t,食糖产量 47 万t,出糖率 12.91%.机械化耕整地基本实现,坝区平坦地块机种达 99%,机械化中耕培土 37.73 万亩(占比 46.4%),机械化收获 9.6 万亩(占比 11.8%),仅陇川坝区就占全州机械收获量的 93.99%.本文就当前蔗区甘蔗产业现状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甘蔗产业政策、附加值延伸、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产业服务等方面给出建议,旨在推进当地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甘蔗产业现状分析机械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