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农业科学

刘恩平

月刊

1009-2196

rdnk@chinajournal.net.cn

0890-66989829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热带农业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 《热带农业科学》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单位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农业综合期刊。该刊于1980年创刊,1993年由国家科委[1993]015国科发信字批准设立,经中国科协宣发出字[1998]028号文批准;自1998年起,由《热带作物研究》更名为《热带农业科学》,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9年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1999年由国内发行改为国内外发行;2000年刊号由CN46-1027/S变更为CN46-1038/S。 《热带农业科学》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全国农林院校师生,农业基层生产技术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办刊方针是: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热带农业,为我国热带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的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如新成果、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图书信息情报学,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等原始论文,以及考察报告、综述、人物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薇甘菊在海南岛分布特征及其生长环境调查

    苟志辉王鑫曾亚红钟圣赟...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薇甘菊在海南岛的分布状况以及明确其在海南岛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实地踏查,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海南岛内薇甘菊的生活环境.结果显示:(1)海南岛有 110 个薇甘菊生长点,分别分布在海南省的 18 个市县,并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2)薇甘菊在低海拔的路边、林边和水边最为常见;(3)薇甘菊常伴随禾本科、菊科、豆科和天南星科植物出现.海南省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为薇甘菊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踏查研究可以明确海南岛薇甘菊分布现状,为薇甘菊在海南省的防控提供基础依据.

    海南岛薇甘菊分布特征生长环境

    广东德庆县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马绵英关开朗谭广文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如何减少外界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干扰以及增强生态系统对干扰的消纳能力,对德庆县的植物资源开展了全面调查、统计以及分析.结果表明,德庆县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资源 151 科 465 属 886 种,其中裸子植物 1 科 1属 1 种,被子植物 132 科 431 属 826 种,蕨类植物 18 科 33 属 59 种;在科的组成中,优势科有 28 个,数量占总种数的 59.26%;在 133 科野生种子植物中,科的分布型有 7 个类型 11 个变型,泛热带分布型主要分布类型,占 33.83%;属的分布型有 13 个类型 12 个变型,泛热带型占主导,占 28.94%.本研究结果为鉴定德庆县野生维管束植物资源情况及其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德庆县植物区系种子植物植物多样性

    基于AHP法和SBE法的深圳市路口花景综合评价

    易慧琳黄旭光谭广文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路口作为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节点,路口景观一定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与特色.以深圳市 60 个路口花景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美景度评判法(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对花景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城市路口花景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体系及美景度回归模型,从科学和艺术感官的角度分析影响路口花景效果的主要因子.结果显示:AHP及SBE两种方法对路口花景的评价结果差异显著,且 AHP法评价结果较稳定;交通安全性、遮荫效果及植物生长状况 3 个因子对 AHP法评价结果影响最大,所占权重分别为 0.240 6、0.153 0、0.122 8;对SBE评价结果影响最显著的评判因子为物种丰富度及遮荫程度,回归模型为Y=0.151C6+0.124C10-0.728.综合偏重考虑,景观交通安全性、物种丰富度、遮荫效果 3 个因子均具有较高的景观评价结果.本研究以期为路口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路口花景AHP法SBE法

    基于景观格局的海南岛典型流域生态健康评价

    李苑菱陈宗铸雷金睿陈小花...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南岛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大河流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对海南岛典型流域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三大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与耕地为主,其中南渡江流域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三大流域中南渡江流域较其他流域总体呈景观破碎化程度大、多样性高、连通度低、异质性强的特点;三大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准则层的权重大小依次为状态层>压力层>响应层,单项指标综合权重值最大为土地垦殖系数,最小为人均 GDP、城镇化率;南渡江流域生态健康状况为亚健康状态,昌化江流域、万泉河流域均为健康状态,南渡江流域压力最大,土地开发利用是所有流域共同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研究综合评估了海南岛三大典型流域的生态健康状况,可为流域的后续生态管护提供了决策依据.

    流域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健康评价模型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康养气候宜居资源分析评价

    林绍伍张明洁张京红张亚杰...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摸清和利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称保亭县)优质气候宜居资源,依据气象行业标准《气候资源评价 气候宜居城镇》从气候宜居的气候宜居禀赋、气候不利条件、气候生态环境、气候舒适性和气候景观 5 个方面选取指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亭县全年温暖,气候舒适度评价适宜等级日数超过 235 d,大气含氧量高,气候舒适宜人.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 99.2%;负氧离子浓度为 1 508~2 553 个/cm3,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84.9%及以上;地表水水质状况优良率达 97.1%,气候生态环境优良.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云雾、日出、彩虹等多种气象景观以及山地、热带雨林、温泉、湖泊、瀑布等地形地貌景观.无低温、霾和沙尘天气,强风日数少;易出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干旱风险低;台风影响有利有弊,存在一定的气候风险,但影响总体偏轻.

    气候宜居气候风险气候生态环境气候景观保亭县

    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选题逻辑探讨

    曾小红李光辉杜中军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带农业是连接我国和世界热区国家的重要纽带.新时代为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也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选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热带农业国际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效果,而选题的前提是把握选题所需要遵循的内在逻辑要求.文章结合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的自身规律和要求,系统地研究了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选题逻辑,并提出一个完整的选题逻辑体系.研究认为,选题需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围绕国家和全球战略需求,立足我国比较优势,以热带农业全球价值链为脉络,结合热带农业产业特征和世界热带国家区域特征,采用国别比较和引进变量的研究方法,并参考借鉴世界粮农组织(FAO)有关研究工作来把握全球热带农业发展选题.选题应有助于引领全球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热带农业全球价值链的重塑和为世界热区发展中国家谋取更多利益.

    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选题逻辑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热带特色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杨卓雅梁信息吴湾王小芳...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以农为本,创造新价值"的新型产业结构和新型消费业态,积极推动了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海南省率先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规范的经营模式,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热带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步入多种新业态,但其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对海南热带特色休闲农业发展背景和现状加以分析,运用SWOT方法分析海南热带特色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深度开发海南热带特色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海南自由贸易港休闲农业SWOT分析高质量发展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云南生态茶产业内涵、实践与路径

    伏成秀张庆付利波袁媛...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茶产业是我国生态农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茶叶高质量发展和茶叶强省发展的目标和必然选择.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云南省生态茶产业具有供给生态优质茶产品、发挥高值生态服务效益、传承弘扬民族茶文化和支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生态农业内涵特征.梳理和剖析云南省茶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实践与挑战,从构建现代生态茶叶生产体系、系统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打好民族茶文化牌和高质量发展生态茶产业方面,为云南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多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提供思路和方法.

    生态茶产业生态系统服务茶叶强省云南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李祖慧李玉萍梁伟红叶露...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村一品"作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以云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据为基础,阐述分析云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认定数量、区域分布、年度获批、主导产业等情况,归纳总结云南省"一村一品"主要的几种发展模式,并针对"一村一品"存在的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差异化不明显、品牌化建设滞后、产品营销有待加强、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大力推进规模化发展、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融合、重视品牌建设与营销、强化技术人才培育等对策,为云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云南省一村一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彭聃琦李玉萍梁伟红叶露...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发展地区农业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分析了云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环境,以及地理标志数量与分布、产品类别、年度获批、主体类型、品牌价值、国际互认等发展现状,剖析了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大力挖掘优质资源、推动精深加工发展、强化品牌建设、加强地理标志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发展路径.

    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路径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