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软科学
软科学

赵毅峰

月刊

1001-8409

ruankexue@sina.com

028-85221835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5楼

软科学/Journal Soft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软科学》杂志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是由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着重反映系统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等有关学科应用及软件科学研究成果,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服务。自1987年创刊以来,本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于1992年、1996年、2000年连续三次被国内有关信息权威机构鉴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本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2000年本刊被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 2001年,本刊加入了“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002年,本刊又加入了科技部西南科技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年,本刊又入选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本刊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影响日益广泛。编辑部愿竭尽努力,同关心本刊的作者、读者一道把期刊办得更好、更具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策工具组合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运行演化?

    沈能张静曹阳春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阐释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主体职能与运行机制基础上,构建政府、创新企业和学研机构为主体的博弈模型,从供给、需求和环境侧角度分析政策工具组合如何推动多主体参与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的运行演化.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组合能实现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均衡稳定策略;三类政策工具均能提升主体参与积极性,但刺激效果存在差异,并且政策工具的力度需控制在科学范围.

    政策工具新质生产力创新联盟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及其价值效应

    陈富永郭祥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和城市层面数字经济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及存在的价值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价值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正向影响,最终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地基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层面,发现较高的一体化程度能够强化数字经济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提升效应;但是在城市一体化程度更低时,数字经济发展和机器人应用的交互作用产生的价值效应更大,这可能是由于在一体化程度更低时,数字经济与机器人应用的边际效应更高.

    数字经济工业机器人价值效应一体化程度

    数据要素化对共同富裕程度的影响研究

    张辽胡忠博
    18-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构建了包含"共享"与"富裕"两个维度的共同富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我国省际层面的共同富裕程度,从理论上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化对共同富裕产生的直接影响及间接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据要素化能显著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且这一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化通过做大社会财富"蛋糕"与分好社会财富"蛋糕"两种途径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数据要素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有所不同,表现为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中赋能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更加明显.

    共同富裕数据要素化熵权TOPSIS法数字经济

    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王飞李月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作用机制,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以及降低内部管控成本、外部交易成本的间接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在服务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竞争性行业、大规模企业和新兴企业中更加明显.

    数字化转型全要素生产率文本分析法赋能效应

    数据资源-传统资源匹配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汤桐马春爱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5-2022年制造企业样本数据,基于资源匹配视角,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探讨传统资源与数据资源匹配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传统资源—数据资源"匹配一致性越高,企业转型升级效果越好;在一致情形中,"低传统资源-低数据资源"匹配向"高传统资源-高数据资源"匹配发展,更有助于企业转型升级;在不一致情形中,相对于"低传统资源-高数据资源"不匹配状态,"高传统资源-低数据资源"不匹配状态下的企业拥有更高的转型升级水平;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传统资源-数据资源"匹配可以通过促进创新增量提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资源匹配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多项式回归

    数字平台内价值共创影响组织韧性的作用机理研究——数字化战略更新的中介作用和数字氛围的调节作用

    周惠平姚艳虹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入数字化战略更新(包括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和数字氛围,深入探索数字平台内价值共创影响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搜集247份中小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价值共创对组织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在价值共创与组织韧性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存在"价值共创—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组织韧性"的链式中介路径;(3)数字氛围对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适配性学习与数字技术嵌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呈现增强效果.

    价值共创组织韧性数字平台数字化战略更新数字氛围

    创新独占性机制对平台依赖型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陈雪琳程平王松林钟继立...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创新获利理论,从价值创造与获取视角探讨了独占性机制对平台依赖型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产品创新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平台依赖型创业企业正式独占性机制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非正式独占性机制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产品创新增强了非正式独占性机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

    平台依赖型创业正式独占性机制非正式独占性机制产品创新企业绩效

    产业生态网络视角下集聚向集群的演进研究——以上海和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张丹宁杨雪婷宋雪峰
    57-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产业生态网络演进视角,提出集聚向集群演进的"聚点-连线-拓面-成体"四阶段;提出了不同阶段集聚水平测度和跃升机制相结合的"静态-动态"系统研究框架;选取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双子星"集群,即上海和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集聚水平来看,上海和广州均处于"成体"阶段,但供应链网络密度和企业协同创新有待提升;从跃升路径来看,上海和广州均遵循了从"龙头企业引领,协作配套紧密"到"核心技术引领,激发创新活力"再到"创新服务完善,区域品牌显现"的发展路径.

    集聚集群产业生态网络新能源汽车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客户结构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交易成本视角

    刘满芝夏季刘琪瑶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交易成本3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利用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客户结构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降低企业客户结构的集中程度,工具变量、PSM法等也都得到一致的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交易频率、降低交易不确定性、降低资产专用性三条路径来弱化客户集中度,其中,外界竞争环境、内部高管教育水平都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

    数字化转型客户集中度交易成本区域竞争程度

    ESG评级分歧与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曾宇飞洋王一凡吴宗法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ESG评级分歧企业绿色创新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