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曹子建

月刊

2095-5642

dzf66@126.com

028-66775205

611130

成都市温江区海科路东段99号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当代科学大发展、思想大解放,面向高教改革和腾飞,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教育科学进行综合性、多层次研究;曾发表有中科院院士对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论文和众多高影响学术论文;有全国诸多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学术论文;期刊评价多项指标在国内教育院校类学报中名列前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路径——基于DEA-Malmquist与fsQCA方法的实证分析

    蔡文伯徐晓晶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采用2014-2021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学前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运用 DEA-Malmquist指数法进行测度并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分析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组合并探索其提升路径。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下降趋势,任何单一因素均不能构成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高效率存在多重路径选择。基于fsQCA 组态分析,提出教师质量-经费投入主导型和城镇化水平-师资水平主导型两类提升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路径。据此提出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建议:一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二要优化外部环境,推动学前教育资源高效配置;三要合理增加经费投入,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教育资源资源配置组态效应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DEA-MalmquistfsQCA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区域差异评价

    姚晨铭朱艳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我国高校科研绩效区域差异情况,采用2018-2023年我国31个省份的高校科研面板数据,基于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高校科研绩效的静态和动态情况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科研绩效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呈现西部高校科研绩效高于东部和中部高校科研绩效的趋势。总体来看,高校科研绩效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东、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绩效的差异尤为显著;中部地区高校科研绩效水平虽位于下游,但该地区内各省份高校科研实力整体较为均衡。高校科研绩效受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重视技术创新,引进人才,推动科研管理优化发展。

    高等学校科研绩效绩效评价高校科研DEA-BCC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卢二妹廖全明王星力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与网络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公正世界信念和自我同情在两者间的作用,采用网络社会排斥量表、网络亲社会行为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自我同情量表对600名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社会排斥显著负向预测网络亲社会行为;公正世界信念在网络社会排斥和网络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自我同情对该模型的直接路径和前半段路径的调节效应显著。据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不仅可以直接预测网络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和自我同情形成有调节的中介路径并预测网络亲社会行为。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时,要关注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的负面影响,注重培育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同情水平。

    网络社会排斥网络亲社会行为公正世界信念自我同情大学生

    高校学前师范生正念水平与专业认同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朱慧懿王艳芝白若冰付艺伟...
    3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高校学前师范生正念水平与其专业认同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专业认同问卷、正念五因素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471名高校学前师范生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前师范生专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年级、专业志愿选择和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师范生正念水平可以正向预测其专业认同总体及其各个维度;学前师范生心理资本在正念水平和专业认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学校及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学生正念水平的提升,积极推动正念训练在教育中的应用。此外,还需加强心理资本的培养,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其专业认同。

    学前师范生专业认同正念水平心理资本学前教育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心理压力与家长焦虑的关系

    蒋晨晓王小婵胡连峰
    4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心理压力与家长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幼儿园大班家长焦虑量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心理压力量表对合肥市8所幼儿园249名大班幼儿及其家长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大班家长焦虑总分及各维度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幼儿心理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成人奖惩维度得分最高,二者在人口学变量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幼儿心理压力与家长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家长的社会适应焦虑、物质环境适应焦虑、升学择校焦虑对幼儿心理压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基于此,家长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应破除片面的衔接观念,认可焦虑的适度存在,关注个体的内部调控,强化正向的引导与体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氛围。

    幼小衔接心理压力大班幼儿家长焦虑心理健康

    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基于DEMATEL-ISM方法

    刘晓妍刘雅萍贺敬雯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ERG理论,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厘清影响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的13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与内在层级关系,以探寻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发展前景、工作条件保障、社会地位和职称晋升制度是影响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是影响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根源性因素;工作条件保障和职称晋升制度是影响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中间因素,起关键枢纽作用。因此,开拓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发展前景、改善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推动乡村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发展是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有效举措。

    职业吸引力乡村幼儿园幼儿园教师DEMATEL-ISM决策实验室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

    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周静周正韩悦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为分析框架,在混合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当前地方高校师范生从教愿意强烈,但乡村从教意愿不强;相较而言,女性、生源地为乡村、少数民族等特征的地方高校师范生的乡村从教意愿更高;在各维度的影响因素中,先赋性因素中的家庭物质支持、家庭心理支持,结构性因素中的乡村社会条件、相关政策支持、教师社会地位,以及建构性因素中的教育实践、专业素养、乡村融入、情感与信念对乡村从教意愿影响显著,其中,情感与信念起主导作用。因此,应活化先赋性因素、优化结构性因素、强化建构性因素,以切实提升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

    从教意愿师范生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地方高校

    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接纳度量表的编制与验证

    张彦杰崔春华
    8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我国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接纳度,基于 AIDUA 模型,结合文献分析、教师访谈、专家修正、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多个环节,编制了一阶九因素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接纳度量表。同时,运用此量表对955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接纳度进行初步考察。结果发现:受试教师虽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认知较少、经验有限,但整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持积极态度;他们形成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意向的内在机理大致经历了认知评估、情感生成、行为意向形成等三个阶段。验证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接纳度测评的有效工具。

    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人工智能接纳度AIDUA模型量表编制

    智慧教育示范区何以实现整体教育数字化转型:问题审思、策略设计与实施路径

    王星李怀龙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教育示范区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示范窗口,但在发展中依然面临新基建革新受限、共建资源配置失衡、教学改革重量轻质、数据治理范式尚未成型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党建引领、标准规约、示范先行和培引结合等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策略,探索出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一是在融合发展上,促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与智慧城区发展双向协同;二是在工程导向上,统筹数字化转型实践体系实现系统化发展;三是在智能教育资源服务上,系统整合资源以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四是在重点突破上,聚力创新解决教育改革中的关键痛点难点。有鉴于此,未来需要深入探索智慧教育示范区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的系统运行机制,形成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可供推广的实践范式。

    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教育改革数字治理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马雪怡丁静
    10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2年 A 股非金融行业企业数据,运用实证方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降低商业信用交易成本以及降低供应商集中度,扩大了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此外,通过选取公司治理变量进行异质性分组检验和交互性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正向促进作用在盈利发展能力较强、创新投入相对较少的企业样本中更明显,且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和内部控制有效且透明度较好的企业。因此,企业应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降低信用融资成本,增加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缓解融资压力。

    数字化转型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交易成本公司治理供应商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