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踝关节骨折分型及评估手术疗效的作用分析

    秦伟武敏杨剑辉秦华章...
    1549-1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分型诊断及手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于息县中心医院诊治并进行手术的 40 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MS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临床手术检测的踝关节骨折分型及术后疗效.以临床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对于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计算MSCT对于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的准确度.术后 1 d复查MSCT,以临床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出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踝关节骨折疗效评估价值.结果:手术探查确诊,所检患者中PAB型骨折 8 例、PER型骨折 12 例、SAB型骨折 9 例、SER型骨折 11 例.临床治疗结果证实,所检患者中,解剖复位 35 例,非解剖复位 5 例;内固定位置合适 32 例,内固定位置不合适 8 例.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踝关节骨折分型结果及手术疗效与金标准一致性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933、0.684、0.688,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可用于评估踝关节骨折分型及手术疗效.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手术疗效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及降解产物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研究

    董炎红肖凌云慕珂珂
    1552-1554,1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于本院收治的 76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纳入HDCP组,选取同期 70 例健康孕妇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其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水平;探究D-D、AT-Ⅲ、FIB及FDP的水平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价值.结果:HDCP组的D-D、FIB及FD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T-Ⅲ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D-D、FIB、FDP 水平越高,AT-Ⅲ水平越低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越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显示,D-D、AT-Ⅲ、FIB及FDP水平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15、0.806、0.758、0.827,灵敏度分别为:47.4%、76.3%、85.5%、81.6%,特异度分别为:81.7%、80.4%、65.7%、85.7%.D-D、AT-Ⅲ、FIB及FDP水平联合预测的AUC为 0.910,灵敏度为 86.8%,特异度为 90.0%.结论:孕妇的血浆D-D、AT-Ⅲ、FIB及FDP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相关联.D-D、FIB、FDP 水平越高,AT-Ⅲ水平越低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越大.D-D、AT-Ⅲ、FIB及FDP的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阴式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瘢痕妊娠效果及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姚松叶
    1555-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阴式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瘢痕妊娠效果及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5 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 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和观察组(40 例,阴式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随诊月经恢复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值恢复时间];术后 3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 3 d,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式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瘢痕妊娠,能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阴式病灶清除术子宫修补术瘢痕妊娠

    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病原菌特点及生化指标分析

    胡欣慧曹程辉刘振民
    1558-1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病原菌特点及生化指标差异.方法:选取本院 2021 年 1 月到 2023年 12 月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 60 例,将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 onset neonatal sepsis,EONS)患儿 30 例纳入A组,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ate onset neonatal sepsis,LONS)患儿 30 例纳入B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以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A组中,胎龄<37 w、出生体质量<2.5 kg、发热占比均低于B组(P<0.05);A组患儿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黄疸、奶潴留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A 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度最高;B 组患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度最高.A组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低于B组(P<0.05);A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高于B组(P<0.05).结论: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生化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

    新生儿败血症EONSLONS临床表现生化指标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张素艳
    1562-1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 1 月至2023年 9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65 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 例)和观察组(33 例).两组入院后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 w.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喘息以及湿啰音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IgG、IgA、IgM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IgG、IgA、IgM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能缩短儿童喘息性肺炎症状缓解时间,改善患儿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

    喘息性肺炎N-乙酰半胱氨酸硫酸特布他林免疫功能安全性

    卡络磺钠联合血凝酶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刘春侠
    1565-1566,1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经卡络磺钠联合血凝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6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 例.对照组采用血凝酶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采用卡络磺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 d.分析比较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络磺钠联合血凝酶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卡络磺钠血凝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凝血功能

    下肢骨折患者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洪定剑黄俊熊涛
    1567-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肢骨折患者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选取 2022 年 2 月-2023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下肢骨折患者 60 例,根据麻醉前是否使用布托啡诺镇静药将纳入对象分为未使用组,使用组(给予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每组患者各 3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镇静效果和疼痛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 5 min(T2)、15 min(T3)、30 min(T4)、以及手术完毕后(T5)使用组的镇静评分较未使用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 h、术后 8 h、术后12 h、术后24 h,使用组疼痛评分较未使用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组和使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36.67%,二者相比,使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能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镇静效果,并减少其不良反应.

    下肢骨折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布托啡诺超前镇痛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依托咪酯对颅脑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刘洋张威李姣
    1570-1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依托咪酯在颅脑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配对原则回顾性选取 2021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在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 112 例,按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6)、观察组(n=56).其中采用依托咪酯麻醉的纳入对照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依托咪酯麻醉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T0)、诱导后 5 min(T1)、插管即刻时(T2)、术毕时(T3)]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麻醉相关指标[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T0、术后 1 d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1~T3 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1 d S100β、GFAP、NSE水平、hs-CRP、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93%)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依托咪酯复合麻醉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循环稳定,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且易唤醒,麻醉安全性有保障.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依托咪酯颅脑手术神经功能炎症因子

    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柳杨城辛皓黄鑫
    1574-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 8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传统后外侧入路,n=41)和改良组(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n=41).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创伤应激因子[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Cor、AD、NE等应激反应均高于同组手术前,且改良组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7.32%)和传统组(17.07%)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优化了围术期指标,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

    全髋关节置换术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心理弹性与其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分析

    熊思敏
    1577-1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CS)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心理弹性与其认知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 2021年 1 月-2023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CS患者 69 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招募选择 80 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CS患者SAS、SDS、CD-RISC评分与MCCB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CD-RIS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CCB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AS、SDS评分与MCCB评分呈负相关(r=-0.361、-0.352,P<0.05),CD-RISC评分与MCCB评分呈正相关(r=0.384,P<0.05).结论:CS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心理弹性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缓解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心理弹性可能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

    慢性精神分裂症焦虑抑郁程度心理弹性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