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药物中毒患者的效果分析

    李章培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药物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年 3月—2024年 2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90例严重药物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临床指标、抢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清醒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和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个月后,研究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 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有效提高严重药物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改善患者肝肾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恢复。

    药物中毒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乳酸水平联合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对创伤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预后预测分析

    徐加强李清国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联合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对创伤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预后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 3月—2023年 3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4例创伤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65)与死亡组(n=19)。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入院时、入院后 6、12、24 h血清乳酸水平与ISS,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单独血乳酸水平、ISS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于创伤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存活组,入院后 12、24 h血乳酸水平及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MAP、入院后 12 h血乳酸水平、ISS、APACHE-Ⅱ评分为影响创伤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12 h血清乳酸水平联合ISS评分对创伤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个变量的AUC。结论:MAP、入院后12 h血乳酸水平、ISS、APACHE-Ⅱ评分是创伤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血乳酸水平联合ISS评分预测创伤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优于单个指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创伤性骨折失血性休克血乳酸水平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多感官唤醒干预对全麻插管患者拔管后苏醒期和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蔡江林陈其玲
    50-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感官唤醒干预对全麻插管患者拔管后苏醒期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 60例 2020年 8月—2022年 8月于聊城市中医医院行全麻插管的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语音唤醒模式,研究组采用多感官唤醒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意识状态、苏醒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 10 min,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恢复质量评分-4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低于对照组的 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唤醒干预可缩短全麻插管拔管后患者的苏醒时间,提高苏醒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全麻拔管苏醒期多感官唤醒并发症苏醒质量

    Brandt-Daroff习服训练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耳源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杨爱萍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Brandt-Daroff习服训练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耳源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2年 2月—2023年 10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88例耳源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4例。对照组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前庭症状、眩晕残障程度、治疗后,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前庭症状评分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问卷中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ndt-Daroff习服训练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耳源性眩晕患者可有效改善前庭症状及眩晕残障程度,提高平衡能力及生活质量。

    耳源性眩晕Brandt-Daroff习服训练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效果

    三维打印导板辅助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邹守平徐蒙叶力卢道云...
    58-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打印导板辅助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2年 1月—2023 年 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收治的 92例晚期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三维打印导板辅助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生化指标、踝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总用时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关节融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3天,研究组血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个月,两组的踝关节恢复情况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52%,低于对照组的 8。70%,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晚期踝关节炎患者时,应用三维打印导板辅助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虽然会延长手术总用时,但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关节融合及住院时间,降低手术治疗后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晚期踝关节炎三维打印导板踝关节融合术关节镜

    分层换药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康复中的价值探讨

    贾贺培赵永健梁彦辉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换药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患者康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 2020年 1月—2023年 12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 89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法,研究组采用分层换药法,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四肢、躯干、颜面部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6、9 d后,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 14天,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 84。09%,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换药法应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有助于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分层换药法创面愈合时间生活质量

    环乳晕切口手术联合腋窝淋巴清扫手术对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上肢活动度及乳房美观的影响

    房漫军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环乳晕切口手术联合腋窝淋巴清扫手术对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上肢活动度及乳房美观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4年 2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60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跟进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研究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联合腋窝淋巴清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上肢活动度、乳房美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 93。33%和 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 86。67%和 93。33%,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个月后,研究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等上肢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美观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低于对照组的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手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在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应用具有一定疗效,有利于恢复上肢活动度,保持乳房美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早期乳腺癌环乳晕切口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上肢活动度乳房美观度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谢善冰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10月—2023年 2月莒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78例CHD-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9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情况、炎症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31%,高于对照组的 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弱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相较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对CHD-AP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血清中的炎症物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冠心病心绞痛尼可地尔曲美他嗪临床疗效炎症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鼻息肉患者的效果分析

    赵玉娟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鼻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0年 2月—2023年 2月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例鼻息肉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独治疗组,各 50例。单独治疗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独治疗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比较两组疼痛情况、鼻腔鼻窦功能、鼻内镜影像改善效果、生活质量、实验室炎症指标、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 96。00%,高于单独治疗组的 84。00%,复发率为 6。00%,低于单独治疗组的 20。00%,并发症发生率为 6。00%,低于单独治疗组的 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总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IL)-4、IL-5 及IL-17 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量表、Lund-Kennedy评分系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分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鼻内镜手术应用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效果尚佳,能够改善鼻内镜影像效果,减轻疼痛程度,抑制炎症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鼻息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鼻内镜手术康复效果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LD术后疼痛程度与MRI参数和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温进杰王庆鹏邵鹏
    77-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术后疼痛程度与MRI参数、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1年 3月—2023年 10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治疗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PELD,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将患者分为恢复良好组(n=102)和恢复不良组(n=48),比较术后 4周两组患者的MRI参数(髓核区、纤维环区T2 值)、氧化应激水平(血清活性氧、丙二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并用Pearson分析术后疼痛程度与MRI参数、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术后 4周,恢复良好组髓核区、纤维环区T2值均高于恢复不良组,血清活性氧、丙二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均低于恢复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疼痛程度与髓核区和纤维环区MRI参数、血清活性氧呈负相关,疼痛程度与丙二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正相关。结论:患者疼痛程度与MRI参数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可通过MRI参数与氧化应激水平预测患者疼痛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术后疼痛程度MRI参数氧化应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