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喘固本汤联合氟替美维对AECOPD住院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侯冬莲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平喘固本汤联合氟替美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 4月—2024年 4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8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氟替美维治疗,研究组采用平喘固本汤联合氟替美维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炎症指标及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最大呼气峰值流速快于对照组,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固本汤联合氟替美维能显著改善AECOPD住院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并优化血气分析结果,对疾病的控制及患者预后均有积极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平喘固本汤氟替美维炎症血气分析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通督调神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

    刘文斌
    85-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通督调神针刺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运动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9月—2023年 9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96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通督调神针刺疗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8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言语謇涩、感觉减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中上肢、下肢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通督调神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并提升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中风偏瘫补阳还五汤通督调神针刺疗法神经功能

    APACHE Ⅱ和SOFA评分与血源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薛晓萌魏志勇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与血源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 28 d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5月—2023年 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 91例血源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源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 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ACHE Ⅱ和SOFA评分对此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血源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 28 d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入住ICU、住院天数、肺炎、手术、深静脉置管、纤维支气管镜、肾功能不全、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等指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APACHE Ⅱ和SOFA评分是血源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 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首日的APACHE Ⅱ及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感染当天的APACHE Ⅱ及SOFA评分对评价血源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28 d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鲍曼不动杆菌血源性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预后

    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段争奥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1年 8月—2024年 7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2例疑似早期ANF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与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CT和MRI对早期ANFH的检出情况,同时,比较CT与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效能及各项阳性征象的检出情况。结果:经手术诊断,102例疑似早期ANFH患者阳性 80例,阴性 22例,CT检查阳性 77例,MRI检查阳性 79例。MRI检查对 102例疑似早期ANFH患者的诊断灵敏度 98。75%、特异度 100。00%、准确度 99。02%均较CT检查的 88。75%、72。73%、85。29%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于早期ANFH患者阳性征象骨髓水肿、单一囊变、线样征、线骨小梁结构模糊的检出率分别为 86。27%、81。37%、85。29%、90。20%,均高于CT检查的 68。63%、67。65%、70。59%、7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MRI对于早期ANFH的诊断效能更高,可以有效识别各项阳性征象,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产前MRI对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陆倩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产前MRI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年 1月—2023年 6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 86例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患者均在产前接受MRI和超声检查。对比超声检查和MRI检查的阳性、阴性检出情况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验证不同检查方法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在 86例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确诊阳性患者 62例。超声检查阳性检出 56例,阴性检出 30例;MRI检查阳性检出 60例,阴性 26例。MRI检查的灵敏度为 93。55%、准确度为 93。02%、特异度为 91。67%、阳性预测值为 96。67%、阴性性预测值为 84。62%,均高于超声检查的 78。22%、72。09%、62。50%、83。93%、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Kappa=0。356,一致性欠佳;MRI检查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Kappa=0。831,一致性极好。结论: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中采用MRI检查的诊断价值高于超声检查,更有利于临床医师判断出患者有无发生前置胎盘植入,从而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提供更有利的治疗方案。

    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核磁共振诊断价值产前

    心电图ST-T段回落程度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支秀娟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段回落程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 1月—2024年 1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例行PCI术的AMI患者病例资料。按其术后 1个月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析两组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探究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100例AMI患者中,共有11例(11。00%)发生MACE。预后不良组术前至术后1、2 h的心电图ST-T段回落程度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1、2 h心电图ST-T段回落程度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高危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 1、2 h心电图ST-T段回落程度预测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04。结论:心电图ST-T段回落程度较小可预测AMI患者行PCI术后的预后效果较差,存在一定的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良心血管事件预后

    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与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张雨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性激素、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与围绝经期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2年 1月—2023年 12月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收治的 158例围绝经期 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患者纳入研究组(n=78),非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患者纳入对照组(n=80)。探究血清性激素、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与绝经期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雌激素、孕酮、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发生风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孕酮、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呈负相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呈正相关。结论:在围绝经期 2型糖尿病患者中,雌激素、孕酮、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与其发生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呈负相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呈正相关。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围绝经期

    三维盆底超声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王维玲李士春刘淑英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盆底超声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年 6月—2023年 5月于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的 120例受试者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情况将其分为顺产组、剖宫产组、健康未受孕组,各40例。所有受试者均实施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对比三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的诊出率及诊断效能、不同状态下的盆底指标。结果:顺产组尿失禁、直肠膨出及子宫脱垂的诊出率分别为 60。00%、35。00%及 27。50%,均高于剖宫产组的37。50%、15。00%、2。50%和健康未受孕组的22。50%、5。00%、2。50%,且剖宫产组高于健康未受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比较,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92。11%、93。10%和 91。07%,Kappa系数为 0。842。三组在静息状态、Valsalva及缩肛状态下的膀胱后壁与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膀胱后角角度及直肠壶腹部距肛门内括约肌延伸线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各状态下的盆底指标均大于剖宫产组和健康未受孕组,剖宫产组各状态下多数盆底指标均大于健康未受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在诊断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显示出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特异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三维盆底超声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

    尿液中相关指标联合检测在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毕菲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在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3年 4月—2024年 4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例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单纯高血压患者 120例为对照组,并选同期健康体检者 120例为健康组。三组均采集尿液标本检测mALB、TRF、IgG、RBP水平,比较三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尿液指标在高血压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内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尿mALB、TRF、IgG、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尿mALB、TRF、IgG、RBP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价值均高于尿mALB、TRF、IgG、RBP单独检测。结论:尿mALB、TRF、IgG、RBP检测在高血压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价值均高于单独检测,利于尽早发现早期肾损伤。

    高血压早期肾损伤尿微量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免疫球蛋白G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联合MRI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型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同斯平张瑞林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MRI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年 12月—2023年 12月合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 90例拟诊为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前完善MSCT和MRI检查,以术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MRI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准确率,分析MSCT、MRI对踝关节骨折分型的预后评价。结果:90例患者中,经金标准诊断为踝关节骨折 73例,MSCT、MRI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78%、72。22%、76。67%。MSCT、MRI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 80。82%、84。93%、90。41%,Kappa分别为 0。543、0。570、0。667,约登指数分别为 0。691、0。673、0。728。MSCT、MRI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73。97%、82。19%、9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MRI对踝关节骨折分型PAB、PER、SAB预后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SER解剖复位率97。37%高于MSCT的 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联合MRI技术有利于提高踝关节骨折检出率,并帮助辨别骨折分型,且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踝关节骨折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Lauge-Hansen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