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心滋肾汤辨证加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兰冰贝李秀娟王李菲张琼...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清心滋肾汤辨证加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为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本院检查并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共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8)予以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n=38)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心滋肾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阴部清洁度、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介素-4(IL-4)、血清白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为92.11%、73.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为7.89%、28.9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烘热、出汗、心烦不宁、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阴道pH值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及阴道健康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Fisher精确概率=1.000).结论:清心滋肾汤辨证加减治疗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确切,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阴部清洁情况与体内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老年性阴道炎肾虚湿热型清心滋肾汤

    芪桂温补汤加减治疗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1、Hcy、PLGF水平的影响观察

    巫家璐王静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芪桂温补汤加减治疗对重度子痫前期(ESPE)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同型半胱氨酸(Hcy)、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94例ESPE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常规药物联合芪桂温补汤加减治疗.评价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尿蛋白、血清sFlt1、Hcy、PLGF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4.47%(P<0.05),且研究组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研究组SBP、DBP、尿蛋白、血清sFlt1、Hcy、MD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PLGF及SOD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分别为21.28%、17.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43%、36.17%(P<0.05).结论:芪桂温补汤加减治疗ESPE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尿蛋白及血清sFlt1、Hcy及PLGF水平,同时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妊娠结局.

    芪桂温补汤重度子痫前期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同型半胱氨酸胎盘生长因子

    桂枝茯苓汤结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MCP-1、TGF-β1、GM-CSF水平的影响

    苏楠张磊封艳梅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桂枝茯苓汤结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疗效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粒-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CPID患者共93例,按不同给药方法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奥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汤结合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及血清MCP-1、TGF-β1、GM-CS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腰腹疼痛、带下量多、疲乏无力等各项中医症候积分相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其中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细胞比容、Fib、血浆粘度相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MCP-1、TGF-β1、GM-CSF明显下降且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结合金刚藤胶囊治疗CPID,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并降低血清MCP-1、TGF-β1、GM-CSF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桂枝茯苓汤金刚藤胶囊慢性盆腔炎MCP-1TGF-β1GM-CSF

    耳穴压豆联合疏肝中药疗法对肝郁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视野缺损及眼部血流的影响

    陈晓希王万杰徐智科汪娟...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疏肝中药疗法对肝郁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压、视野缺损及眼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肝郁型POAG患者,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基础组55例(110眼)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中医疗法组55例(110眼)在基础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疏肝中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昼夜眼压、视野平均缺损、跨筛板压力差(TCLPD)、视野指数(VFI)、视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指标[盘沿面积、垂直C/D比率、视杯体积、视网膜纤维层厚度(RNFLT)]、眼部血流、中医证候评分差异.结果:比较昼夜眼压、视野平均缺损、视盘OCT指标、TCLPD、VFI治疗前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视野平均缺损、TCLPD及7点、14点、21点的眼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中医疗法组昼夜眼压、视野平均缺损、TCLPD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VFI、RNFLT升高,中医疗法组治疗后VFI、RNFLT更高(P<0.05);两组盘沿面积、垂直C/D比率、视杯体积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无差异(P>0.05).比较眼部血流治疗前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A)较治疗前升高,中医疗法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阻力指数(RI)降低,中医疗法组治疗后更低(P<0.05).比较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视物昏朦、目珠微张、瞳神稍大、情志不舒、胸胁胀痛、口干口苦、耳鸣、便秘评分降低,中医疗法组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疏肝中药疗法治疗肝郁型POAG可减轻症状,降低昼夜眼压,改善眼部血流循环,提高视野.

    耳穴压豆疏肝中药疗法肝郁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部血流

    理伤祛风汤治疗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究

    杨富华李利侠韩子嫚张立炜...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患者应用中药理伤祛风汤治疗后的眼部症状及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理伤祛风汤的治疗效果,并揭示其治疗本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将2022年3月~2023年9月于亳州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理伤祛风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角膜水肿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视力、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数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水肿消失时间为5.5(4.75~8.00)天;对照组水肿消失时间为10.5(5~15)天;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2,P=0.008).观察组治疗前视力1.4(0.8~3.0),治疗后视力0.55(0.300~0.925);对照组治疗前视力0.9(0.6~2.0),术后视力0.4(0.3~0.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角膜厚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数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月,观察组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IL-1β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伤祛风汤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变异数.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重度角膜水肿理伤祛风汤视力角膜内皮厚度炎症因子

    清胃败毒汤联合复方黄芩漱口液对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牙周指标及IL-17、TNF-α、sICAM-1的影响

    王伟德陈清凉李仁强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清胃败毒汤联合复方黄芩漱口液对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牙周指标及IL-17、TNF-α、sICAM-1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12例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8),其中对照组给予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胃败毒汤联合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牙龈红肿及疼痛情况、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龈沟液中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间质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对比,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龈红肿及疼痛症状缓解程度差异更显著(P<0.05).与基线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牙周指标GI、SBI、PLI评估得分、龈沟液炎性因子含量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差异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胃败毒汤联合复方黄芩漱口液对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缓解牙龈疼痛,降低炎症反应,对改善牙周指标有积极作用.

    清胃败毒汤复方黄芩漱口液牙龈炎牙周指标炎性因子

    化瘀去疣汤内服外用治疗对扁平疣患者中医证候、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复发的影响

    阳眉唐文龙曲善忠程孝顶...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化瘀去疣汤内服外用治疗对扁平疣患者中医证候、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32例扁平疣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化瘀去疣汤内服外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皮疹颜色、瘙痒感、身热口干、便干尿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免疫细胞因子[IL-2、IL-10、IFN-γ]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皮疹颜色、瘙痒感、身热口干、便干尿黄)低于对照组(t=6.114;t=5.552;t=6.705;t=5.435,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t=4.056;t=3.630;t=5.918,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FN-γ、IL-2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t=9.462;t=5.429;t=8.314,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55%vs 16.67%,x2=5.114,P<0.05).结论:化瘀去疣汤内服外用治疗扁平疣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免疫细胞因子,降低复发率.

    扁平疣化瘀去疣汤中医证候免疫球蛋白复发

    神经营养类类药物与头针缓解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

    秦彦武谢雪莫仁姣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营养类药物与头顶针联合治疗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3年10月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260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神经营养类药物等基础治疗方法,中西医治疗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法.观察指标包括吞咽功能、精神状态、表面肌电图、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空吞咽和吞咽5mL水的平均振幅值和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后,两组患者的相应评分有差异或显著差异(P<0.05或P<0.001).相比对照组,中西医治疗组在治疗1周、2周、4周后的相应评分有差异或显著差异(P<0.05或P<0.001).结论:神经营养类药物与头顶针能极大程度缓解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同时还能改善精神状态和表面肌电图测试指标,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脑卒中头顶针吞咽功能障碍表面肌电图神经营养类药物

    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反功能的影响

    房慧岭赵鹏飞王迅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治疗配合针刺)、观察组(n=30,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翳风穴温和灸),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部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疗效、面部残疾指数、炎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1)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2)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Ⅰ级和Ⅱ级占比、H-B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H-B Ⅴ级占比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4)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得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P<0.05);(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治疗对于面神经炎患者而言,更能改善中医症状、面部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面部残疾指数,有利于提升疗效,降低炎症水平,且安全性高,具有应用价值.

    翳风穴温和灸针刺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疗效

    安神通督针刺法结合触觉振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

    沈晓聪陈丽罗远黄文静...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安神通督针刺法结合触觉振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5月~2023年9月就诊于我院康复科的9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训练组给予触觉振动反馈训练干预,针刺+训练组给予安神通督针刺法结合触觉振动反馈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步态分析、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测试及评分[简化Fugl-Meyer(FMA)、中医证候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日常生活能力(ADL)]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针刺+训练组总有效率(痊愈0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24例)高于训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髋和膝屈曲RI、健侧步长均较前升高,针刺+训练组较训练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SEBT测试患侧和健侧支撑正前方、后内方、后外方、正后方均较前升高,针刺+训练组较训练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FMA上肢和下肢评分、BBS评分、ADL评分均较前升高,针刺+训练组较训练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前降低,针刺+训练组较训练组更低(P<0.05).结论:安神通督针刺法结合触觉振动反馈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

    安神通督针刺法触觉振动反馈训练运动功能脑卒中偏瘫平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