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半月刊

时代报告/Journal Time Re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探究

    孙震宇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艺术课程能够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在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进程中,将其与课程思政进行深度融合,已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基于此,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性。随后从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科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高校公共艺术课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旨在通过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新时代人才,为公共艺术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立德树人公共艺术课课程思政

    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刘晓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产教融合,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较强专业能力、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能够有效地发挥高校与企业的育人优势,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良性教育生态,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当前,校企协同育人还存在诸多困境,为此,要明确校企协同育人的权责,严格甄选合作企业,提升教师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能力,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的评估体系,以突破产教融合的瓶颈,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实困境有效路径

    课堂教学技能微格实训过程有效性研究

    李丹马钰斐郑勤敦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技能微格实训是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系统而有效的课程。文章主要从"理论研习,做好实训准备""科学分组,制定教案标准""情境演练,展示演练成果""综合检测,及时反馈评价"四大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微格实训过程有效性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师范院校优化课堂教学技能微格实训体系,探索新型教师培养模式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进而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卓越的教育人才。

    课堂教学技能微格实训师范生教学能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与改革创新

    靳雯捷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领域对新闻人才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人才掌握专业的新闻采访知识,具备较强的新闻写作能力,能结合时事热点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并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较高的思想高度。为满足人才培养要求,高校需加大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以思政理念引领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线上学习、线下活动中领悟思政内涵,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及专业素养。文章针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改革创新要点及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究,以期提升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课程思政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何健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是新形势下提升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学生美育观念和德育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新形势下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以自身美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感受为依托,分析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现状,通过实际案例,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现存问题,探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路径。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课程思政

    高校青年教师推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发展的路径探究

    张晨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教育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因此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应运而生。尽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作为教育行业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面对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育人模式偏向形式化、各方认同不足等问题,不断进行发展路径探索,以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与实施、提升自身认同感、加强教育宣传等途径,不断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为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发展方向。

    产教融合青年教师育人模式

    基于"三个课堂"构建高职院校育人策略研究

    林培煜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基于此,文章将以"三个课堂"为框架,探讨如何构建高职院校育人体系。

    "三个课堂"高职院校全方面育人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精细化管理探索——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黄海涛蔡永东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一中心、双主线、三层面"的学生实习管理体系为例,对强化学生实习过程管理,实行精细化学生实习管理的具体做法做了深度剖析与分享。最后得出结论:实习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实习的精细化管理,并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助力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一中心、双主线、三层面"精细化管理

    职业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任克勤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以其自身更能凸显职教特色、对接市场的特性,成为目前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文章主要探讨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策略。

    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三全育人"视域下钢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张杨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中,传授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情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文章深入挖掘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特征,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以期为音乐表演专业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

    "三全育人"音乐表演钢琴课程思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