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二氧化锰/聚(5-醛基吲哚)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

    邓许坤聂广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电化学方法分两步制备了二氧化锰/聚(5-醛基吲哚)(MnO2/P5FIn)纳米复合材料,以该材料组装了超级电容器并测试了其性能。MnO2通过在电极上施加恒定负电位进行电沉积,P5FIn则是通过循环伏安法进行电聚合制备。为了得到具有最优电化学性能的MnO2/P5FIn电极,对P5FIn电聚合过程中的循环伏安圈数进行了优化,并在0。2 mol·L-1的氯化钾溶液中对复合材料电极进行了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极的最大比电容可达4。31 mF·cm-2。以凝胶电解质组装了基于该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其最大比电容可达3。80 mF·cm-2,拥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该研究通过一种低成本的方法,对MnO2的储能能力进行了改善,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基超级电容器的研制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思路。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二氧化锰聚(5-醛基吲哚)电化学合成

    P(VA-g-MAA)/Ag气敏传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邸宏伟张楠司志财董俊玲...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化工厂爆炸事故层出不穷,有毒、易燃气体泄漏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设计制备监测气体的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分子/纳米银导电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接枝到聚乙烯醇上,制得聚乙烯醇-接枝-聚甲基丙烯酸(P(VA-g-MAA))胶糊,然后以P(VA-g-MAA)为模板或纳米反应器,用柠檬酸三钠原位还原AgNO3,制得银纳米粒子导电高分子胶糊。由红外光谱测试可见,样品红外谱图有聚乙烯醇和甲基丙烯酸特征吸收峰,说明成功制备了 P(VA-g-MAA)。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所得银纳米粒子形貌,发现银纳米粒子为球形。用制得的P(VA-g-MAA)/Ag糊状物涂覆在电极片上,制得气敏传感元件,然后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测其电阻值,发现丙酮及石油醚溶剂响应性高,可作为检测丙酮及石油醚的气敏传感器。

    纳米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聚乙烯醇-接枝-聚甲基丙烯酸银纳米粒子

    ZIF-8@PVA/PAA-丙烯酸树脂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阿莫西林吸附的研究

    钟乐怡王潇浚岳思羽胡志伟...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是环境中典型的新兴污染物,通过制备沸石咪唑骨架材料,并将其负载到高分子纤维上对阿莫西林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以丙烯酸树脂为原料利用光固化3D打印机制备出基材,再采用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PAA)制作涂层,将制备的ZIF-8材料分别以与涂层质量比为5%和10%负载在基材上,形成ZIF-8@PVA/PAA-丙烯酸树脂材料对阿莫西林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与材料5%质量比添加量相同的单一 ZIF-8粉末对水中阿莫西林的吸附率达到了 58%;与10%添加量相同的单一 ZIF-8对阿莫西林的吸附量达到了 65%;负载质量比5%的ZIF-8@PVA/PAA-丙烯酸树脂材料对阿莫西林的吸附率为49%;负载质量比10%的ZIF-8@PVA/PAA-丙烯酸树脂材料对阿莫西林的吸附率为57%。虽然,制备出的ZIF-8@PVA/PAA-丙烯酸树脂材料吸附率有所降低,但是吸附完成后易从水中分离,在MOFs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潜力。

    阿莫西林ZIF-8水处理3D打印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及性能研究

    魏芳李玉宏张振乾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绿色环保和有效利用为出发点,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氨水为碱性催化剂,不断调整优化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得到了粒径大小可控的超疏水纳米溶胶。实验结果表明,当TEOS用量为3 mL、EtOH用量为80 mL、NH3·H2O用量为2mL,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5 h,它的官能团、形貌特征和粒径大小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纳米粒度仪等方法表征,结果表明已经获得平均直径在200 nm以内的纳米SiO2粒子。

    纳米二氧化硅粒径表面形貌

    沉香四味散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周伟平罗琰彭夏萍薛晓彤...
    17-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沉香四味散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出沉香四味散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平台检索IHD靶点,构建沉香四味散与IHD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提取关键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药效成分28个,药效靶点226个,疾病靶点1 570个,药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关键靶点196个、KEGG通路169条。结论:沉香四味散治疗IHD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柚皮素、(2-苯基乙基)色酮类,核心靶点为NTRK1、APP、TP53、EGFR、CUL3、ESR1、UBC、FN1。初步揭示了沉香四味散治疗IHD的作用机制,为沉香四味散的临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网络药理学沉香四味散缺血性心脏病分子机制信号通路

    红荧烯纳米材料制备及对正丁胺传感作用

    张海容覃宁陆志方马卉芳...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荧烯(Rubrene,简称RBE)为原料,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分子自组装法制备了 RBE有机纳米材料。通过电镜(SEM)、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纳米材料RBE进行表征。利用超声-乙醇溶解得到纳米溶液,用荧光测定有机小分子乙酸、甲苯、甲醇、正丁胺、三乙胺、硝基苯、甲酰胺、苯、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乙醇胺、乙腈、四氢呋喃对RBE纳米材料的猝灭作用,发现正丁胺对该纳米结构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以此建立了测定正丁胺蒸汽分子的RBE荧光传感新方法。

    真空气相沉积法红荧烯纳米材料化学传感器

    咪唑并杂环骨架与吩噁嗪的电化学偶联反应

    汪媛媛胡博鑫魏良文朱雪华...
    27-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咪唑并杂环骨架不仅在许多天然产物中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结构,在光电材料结构中也具有特殊作用。开发了一种通过简单的电化学脱氢C-H/N-H交叉偶联方法实现咪唑并杂环骨架与吩噁嗪的电化学偶联反应,具有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和优异的产率。反应在一个简单的单室电解池中进行,并且不使用金属催化剂或过量的化学氧化剂。与之前的方法相比,无需使用昂贵的Pt电极和更高的反应电流,反应条件更温和。

    有机电合成氧化偶联咪唑并杂环绿色化学

    灵新煤热解及焦油析出行为研究

    冯盛丹薛新巧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热解是煤炭加工利用过程的基础,是气化、液化等加工利用途径的首要步骤。本文通过热重分析法对灵新煤的热失重行为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加热速率的升高,热重曲线和微分热重曲线向高温区偏移,产生热滞后现象。搭建了固定床热解实验装置模拟实际生产中热解过程,发现在700 ℃时,煤焦油产率出现最大值,且焦油的产率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不断升高。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计算了整个热解过程的活化能在44~600 kJ/mol,整个过程的平均活化能为206。43 kJ/mol,且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该研究可为企业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煤热解热重活化能焦油

    3D打印制备PVDF/MXene多孔复合热管理材料

    胡楠张超
    34-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辐射热管理作为一种物体被动降温与加热的无能耗热管理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如何调控材料独特的电磁频谱反射与发射性能成为辐射热管理领域的挑战之一。通过3D打印制备了 MXene含量呈不对称分布的PVDF/MXene分层复合多孔材料,其中,PVDF侧(降温面)在太阳光波段下具有高反射率(98。0%)且在大气窗口具有高发射率(95。4%),表现出良好的辐射降温性能,而MXene侧(加热面)中红外发射率低至18。2%,具有高达70。5%的太阳光吸收率。在降温模式中,该复合多孔材料降温面日间辐射降温功率达到105。8 W·m-2,其平均降温可达4。1℃;而在加热模式中,该复合多孔材料加热面最高可升温9。8℃,平均升温约5。7℃。

    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孔结构相分离辐射制冷

    铜色牛肝菌多糖的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海娣刘丽张旭锋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加热提取铜色牛肝菌(Boletus aereus)多糖,采用30%双氧水进行脱色、Sevag法除蛋白,通过FT-IR分析证明BA-2多糖存在β构型的吡喃糖。柱前衍生化HPLC证明多糖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三种单糖。尺寸排除色谱结合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和示差检测器分析多糖的Mw为7。760×105 Da和Mn为2。671×104 Da,其多分散系数Mw/Mn为29。049,其多分散系数值很大,表明BA-2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很宽。在BA-2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50。07%和32。2%,表明BA-2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更好。这些结果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开展对铜色牛肝菌多糖的抗氧化研究,以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药用价值。

    铜色牛肝菌多糖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