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施氮量对麻竹光合特性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林美霞苏建霖朱芃铠陈凌艳...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麻竹为材料,分别设置 0g/丛(N0,对照)、11。2 g/丛(N1)、13。5 g/丛(N2)、22。5 g/丛(N3)共 4 个施氮量水平,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出笋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出笋数量与各出笋期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强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提高出笋数量。麻竹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及出笋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3 处理即施氮量为 22。5 g/丛时各指标达到最大值,而胞间二氧化碳(Ci)则呈相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出笋期叶片Pn、Gs、Tr和NR、GS、GOGAT活性与出笋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看出,施氮量 22。5 g/丛(N3)能够更好地协调碳氮代谢水平,增强麻竹光合特性,提高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麻竹出笋数量。

    麻竹施氮量光合特性氮代谢出笋数量

    水肥耦合效应对设施番茄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祝洋刘志应李新苗王楠...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南疆地区设施栽培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和高效栽培,并提高新疆产蛭石的利用率,将蛭石与黄沙、菇渣混合,研究以蛭石为主复合基质栽培模式下温室番茄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试验以"双赢先锋"番茄为材料,设灌水量、氮、磷、钾 4 个因子素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二分之一执行,设置18 组水肥耦合处理,其中 5 组灌水量分别设置为基质田间持水率的 66。0%、70。8%、78。0%、85。2%、90。0%,分析各因子的主效应、单因素效应和双因素耦合效应。结果表明:①经综合评价,W18 为最优处理,即在灌水量为 78。0%的田间持水率下,施N 340 kg/hm2、P2 O5 185 kg/hm2、K2 O 310 kg/hm2,番茄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最优水平,有利于提升产量。灌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起决定作用,灌水量与施氮量具有耦合正效应,同一灌水量下,适当提高氮肥用量有利于番茄对水分的利用,但过量施氮则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②灌水量、施氮量、施磷量对番茄生长有显著正效应,而施钾量对番茄的生长作用不显著,各因素对番茄生长的主效应大小为灌水量>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③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各生长指标随着水肥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呈抛物线趋势,水肥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番茄生长受到抑制。④耦合效应分析表明:水氮耦合、水磷耦合、氮磷耦合对番茄生长有耦合正效应,均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其中水氮耦合的作用最大。

    设施番茄水肥耦合效应生长水分利用效率

    改良剂施用对硫酸盐型棉田产量及土壤盐渍化参数的影响

    李双君胡桂清张文太孟景怡...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施用酸碱平衡护理剂改良盐渍化棉田的效果与机制,为盐碱地改良和棉花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新疆沙湾县硫酸盐型棉田为试验对象,于 2021-2022 年设置施用酸碱平衡护理剂和对照两个处理,监测0~20 cm土层土壤的电导率和pH值,测定棉花长势、产量和土壤盐分指标。结果表明:(1)相较于对照,酸碱平衡护理剂处理的棉花出苗率显著提高 4。93~6。13 个百分点。(2)2021、2022 年酸碱平衡护理剂处理籽棉产量分别为 5 210。06、6 815。43 kg/hm2,较对照显著提高 25。98%、8。87%。(3)2021 年酸碱平衡护理剂处理10~20 cm土层土壤钠吸附比值较对照降低 0。077,2022 年 0~10、10~20 cm土层土壤分别较对照降低 0。204、0。173。(4)土壤全盐变化量与SO2-4 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Na+变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棉产量变化量与单株成铃数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电导率变化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单铃重变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表明,硫酸盐型棉田施用酸碱平衡护理剂能够降低土壤盐分,提高籽棉产量。

    酸碱平衡护理剂硫酸盐型盐渍土盐渍化参数棉花籽棉产量

    土壤改良剂对强酸性土壤中菠菜生长和镉累积的影响

    王其选范贝贝王巍翰孙玲丽...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用于强酸性镉(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材料,本研究以菠菜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沸石、硅钙基调理剂、商品有机肥和腐植酸4 种土壤改良剂对强酸性土壤pH值、菠菜生长和植株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 4 种土壤改良剂均能提高土壤pH值(0。72~2。04 个单位),降低土壤DTPA-Cd含量(14。5%~42。2%),减少菠菜对Cd的吸收(4。8%~83。6%)。与对照相比,施用 30 g/kg的硅钙基调理剂或腐植酸处理的菠菜植株Cd含量分别降低 83。6%和 61。5%,重金属镉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降低 79。9%和60。1%。4种改良剂均能有效改善土壤酸度,降低土壤交换性Al3+含量,促进菠菜生长,与对照相比,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 73%~1 230%和 71%~1 059%。4 种改良剂的促生效果表现为:硅钙基调理剂>腐植酸>沸石>商品有机肥。此外,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交换性Al3+含量是提高菠菜生物量的关键措施。综上,硅钙基调理剂在提高强酸性土壤生产力和修复Cd污染农田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

    土壤改良剂菠菜生物富集系数土壤酸度

    毛锤角细蜂寄生对黑腹果蝇转录组的影响

    陈鑫雨何亮胡霞杨泽众...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腹果蝇是水果近成熟期的主要害虫,直接影响葡萄、蓝莓等浆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本研究选用黑腹果蝇蛹期优势寄生蜂——毛锤角细蜂为试材,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RNA-Seq技术对被毛锤角细蜂寄生 6h和未寄生的黑腹果蝇蛹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寄生前后两组样本间共得到 294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 98 个,下调基因 196 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并探究寄生对寄主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毛锤角细蜂可能属于免疫逃避型寄生蜂。研究结果可为黑腹果蝇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毛锤角细蜂黑腹果蝇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生物防治

    无子刺梨内生真菌拮抗活性菌株筛选及分子鉴定

    罗福新阚欢李永和赵平...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无子刺梨枝条和叶片中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内生真菌,以 2 种木腐菌和 4 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采用五点对峙法筛选对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并探讨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菌株RSZF 36、RSZF 39 和RSYF 34 对 2 种木腐菌的抑制率均达 80%以上,菌株RSZF 34 和RSZF 36 对 4 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 75%,菌株RSZF 36 对 6 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高于 75%,呈现强抑制能力。84 株内生真菌中有 12 株对 6 种病原菌抑制率均在 70%以上,属于活性菌株,其中 9 株来自枝条,3 株来自叶片。对 12 株活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归属为1 门2 纲3 目3 科4 属,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为优势菌属,占活性菌株的 41。67%。综上,无子刺梨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抑菌活性菌株,且不同内生菌株对不同病原菌的拮抗能力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或专一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无子刺梨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无子刺梨内生真菌拮抗活性筛选鉴定植物病原菌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内生真菌筛选鉴定及促生作用测定

    杨明国芦俊佳田芸菁张梓月...
    13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是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高山栎组常绿乔木或灌木,对极端生态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了解刺叶高山栎内生真菌的促生功能作用,本研究从云南省昆明市采集刺叶高山栎的根、茎、叶等器官组织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可培养内生真菌,继而对获得的内生真菌进行固氮、溶磷、解钾以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等促生特性测定,筛选具有多种促生特性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形态学鉴定,测定其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及盆栽幼苗生长的促生效果。结果显示,在刺叶高山栎根、茎、叶等器官组织中共分离得到 74 株内生真菌,挑选其中 11 株进行促生特性测定得出,10 株具有产IAA能力,8 株具有固氮能力,1 株(JG2)同时具备溶磷、解钾以及产IAA的能力,2 株(J06 和JJ15)具有固氮及良好的产 IAA能力。对 JG2、J06 及 JJ15 进行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得出,JG2 为 Talaromyces erythromellis,J06 为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JJ15 为光炭轮菌(Daldinia eschscholtzii)。在种子萌发与盆栽试验中,JG2 菌株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均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表明JG2 菌株具有促生潜力。

    刺叶高山栎内生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鉴定促生特性

    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性品种筛选

    苏晓梅王梦蕊吕宏君刘淑梅...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番茄颈腐根腐病是设施番茄冬春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我国设施番茄的安全生产。近年来番茄颈腐根腐病在我国番茄主产区发生日益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采集典型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方法,确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lycopersici,Forl)。之后利用分离的病原菌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合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方法,对 32 个番茄商品种进行抗颈腐根腐病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有 18 个表现抗病,与分子标记Frl-ZL的鉴定结果一致,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育种或生产。

    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鉴定分子标记

    羊栖菜多糖抗A型塞内卡病毒感染PK-15细胞活性和机制探究

    张诗悦张亮张伟陈九...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羊栖菜多糖抗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感染PK-15 细胞的活性及机制。首先采用水提法提取羊栖菜粗多糖,然后用不同孔径超滤膜将粗多糖分为不同分子量段;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分子量粗多糖抗SVA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将抗SVA活性最高分子量段的粗多糖进行纯化并测定其细胞毒性及抗SVA活性;通过在SVA感染周期不同阶段给药研究纯化多糖的抗SVA机制。结果表明,分子量越大的粗多糖抗SVA活性越强;多糖浓度和SVA浓度均与抗SVA活性呈现量效关系,纯化后的多糖对SVA(MOI=0。1)感染PK-15 细胞的治疗指数为412,1 mg/mL的多糖对SVA(MOI=10-1~104)感染PK-15 细胞病毒载量的抑制率在 90%~99。999%之间;不同给药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多糖能在SVA吸附或穿入细胞以及病毒复制过程发挥抗病毒作用,其中抑制SVA吸附或穿入的活性最强。本研究分离纯化得到的羊栖菜多糖有很强的抗SVA活性,可为后续抗SVA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羊栖菜多糖A型塞内卡病毒提取纯化抗病毒

    群体感应分子3OC12HSL对小鼠生长、血液和肠道的影响

    陈帅高前磊李川皓张相伦...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群体感应分子 3OC12HSL对小鼠生长、炎症因子及肠粘膜屏障的影响。采用高剂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方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对正常小鼠和腹泻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二甲基亚砜(DMSO)、溶于DMSO的 3OC12HSL溶液。结果显示,灌胃 3OC12HSL降低正常小鼠和腹泻小鼠的增重,提高血清中D-乳酸、TNF-α含量,降低大肠长度及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P<0。05);腹泻提高血清中IL-1、IL-8、TNF-α含量,降低空肠及回肠绒毛长度(P<0。05);灌胃 3OC12HSL和腹泻对回肠绒隐比有协同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3OC12HSL不利于小鼠的生长,腹泻可能加重 3OC12HSL的影响。

    3OC12HSL小鼠腹泻生长血液肠道粘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