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海军

半月刊

1003-0069

010-65815864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下斜街29号

设计/Journal SHEJI
查看更多>>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界权威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作出版,是中国唯一一本中国工业设计界全国发行的国家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宋文化视域下开封文创的设计转译研究

    黄超郭可意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的新途径,促进开封市传统文化的传播,探究宋文化如何成为开封市独特的城市标签。通过文化转译这一理论,对开封宋文化中所蕴含的色彩、造型和内涵进行提炼与分析,提取出具有典型性的宋代建筑文化元素,利用"礼盒+文创"的方式完成创新性转译以及衍生文创的设计方案。以转译所解析出的结果为基准对宋代建筑文化进行礼盒包装和文创设计从而形成一系列典型的开封文创产品。以文化转译中的物质、行为、精神层3个层次为基础进行创新设计,可以获取优秀的开封宋文化创新设计方案。并为地域性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保护。

    宋文化开封文化转译传统文化文创

    符号学三元理论视角下的青原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王一粟郁舒兰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青原区文创产品设计为例,研究符号学视域下的地域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为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路径。对青原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青原区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对青原区地域文化及历史文化因子的提取与分析,归纳出适合青原区文创产品设计的纹样和色彩,通过再设计,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面向当前的青原区文创产品开发,符号学理论视角的设计研究能够协助提高产品的文化传播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并提供理论化的路径指导。通过对符号的起源和原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青原区的文化特色,挖掘青原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承和民俗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符号资源,对于促进青原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创产品地域文化符号学三元理论乡村旅游文创文创设计方法

    十里红妆朱金木雕装饰特征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转化与应用

    章陈虹潘春宇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拓宽朱金木雕传承与发展路径,弘扬十里红妆文化,提炼十里红妆朱金木雕装饰元素并转化应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通过实地调研法和文献研究法,挖掘十里红妆朱金木雕装饰典型的艺术特点与背后的文化成因,从色彩、纹饰、造型、工艺4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并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探究活化利用于现代服饰设计的应用方法。得出的方法包括:红金配色沿用保留,纹饰元素归纳再构,造型轮廓提取参考,工艺材质借鉴模仿。将十里红妆朱金木雕装饰特征融入服饰产品中,使传统工艺以新形式焕发新活力,同时也使现代服饰彰显中国的审美旨趣。

    朱金木雕十里红妆装饰特征服饰设计转化应用

    泰山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朱程王凤华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发掘泰山地域性文化资源,探究泰山地域性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思路。通过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传播泰山地域性文化,树立泰山地域性文化自信,打造泰山地域性文化品牌。根据泰山文化文创产品发展的现状以及文创产品对于文化的传播作用,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对泰山地域性文化符号进行多方面的梳理与解析。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理论剖析元素内容和层次、产品内容形式、用户情感认知和相关背景三者间关系。构建了泰山地域性符号文创产品设计模型,并进行设计实践。对于泰山地域性文化文创产品设计而言,应该深入发掘泰山地域性文化的内涵,运用适当的设计手法,做到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使文创产品做到行之有效的文化传递,为开发具有泰山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提供一定参考。

    文创产品设计泰山地域性文化符号学文化传播文具设计

    符号学视角下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

    汪一帆王玥玥王丽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自然博物馆的科普宣传作用,唤起人们对自然博物馆的兴趣与相关认识。文章基于莫里斯符号学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以中国著名古生物化石"黄河象"为例,进行自然博物馆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根据黄河象自身特点与背后的文化内涵,选用合适的文创产品载体。设计了一组以"黄河象"为主题的文具。将符号学运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可以此融入地方特色,打造合适的产品。

    自然博物馆黄河象莫里斯符号学文创产品科普宣传

    数字化农业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

    李宏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有效传递科普信息还存在不足。本研究以数字化农业为发展契机,普及科学知识为目标,为农业科普提供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与实践参考。通过对农业科普信息特征和需求的分析,从信息可视化基本理论概念出发,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农业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方法流程,主要包括信息传播与认知理论、可视化设计理论与技术、数据收集与处理、用户研究与体验,以及效果评估为主要环节的技术体系。该方法流程和应用路径,为农业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可视化设计与农业科普事业的深度融合及具体应用,为后续具体农业科普实践项目设计,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作用。

    农业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科学素养数字农业

    基于特征融合的贵州历史文化街区标志设计与应用

    杨颖旎罗玉美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格外重视,贵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与全国同步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贵阳市文昌阁街区等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因此,对贵州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本文以设计的视角出发,并在特征融合视域下进行展开,阐述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志设计具体原则,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传播力并强化地域特征的表达。同时以贵阳市文昌阁街区为例进行设计实践,设计了一套以文昌阁为灵感来源标志及其在城市家具中的应用,对提升本地区人民的文化认同度及建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历史文化街区特征融合文化表达标志设计城市家具

    遗产廊道架构下的遗址景观设计路径探究——以桐柏山岩画遗址为例

    郭明瑞田承晟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桐柏山岩画遗址景观进行设计策略研究,把岩画遗址从单一保护引导到多维度开发轨道上。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勘察分析,探索其遗址景观空间的设计要点。具体以"空间规划、节点整合、动态传承"为规划路径进行论述,结合节点景观构筑设计实践,助力突显和延续岩画文化的价值。将遗产廊道理论与景观设计方法相融合,可有效解决遗址空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对岩画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岩画遗产廊道遗址景观景观设计景观构筑

    融合可拓语义与形状文法的蜡染图案重用方法

    郑雪吕健潘伟杰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蜡染图案创新较少以及生成图案生硬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合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蜡染图案重用方法。首先,对蜡染语料进行词频分析,以专家匹配的形式提取图案语义,分析最具有设计价值的语义词汇;其次,通过对蜡染语义进行图解分析,评估词汇的辨识度以及其在设计应用中的价值,以确定图解的最大可拓展范围。最后,将图案分解为设计因子,以形状文法进行变换获得创新图案设计。得到具有蜡染语义特征的创新设计方案。该方法能够有效转化贵州蜡染的语义特征,并将其应用于示范性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提供方法。

    贵州苗族蜡染可拓语义形状文法图案重用图案设计

    外卖送餐平台服务设计研究

    唐明慧陈建新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服务设计的理念对外卖送餐平台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对现有的点餐和配送方式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调研和分析,结合用户画像、数据分析以及用户旅程图等分析等方法归纳出用户的痛点和需求,深入分析其中的设计机会点和设计策略。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针对性的服务设计策略,包括优化界面设计、改进订单流程、提升配送效率等方面。文章所提出的设计策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为其他相似研究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服务设计外卖平台App设计设计策略智能送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