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纺织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纺织科技
上海纺织科技

胡申伟

月刊

1001-2044

shfzkj@stri.cn ; shfzkj@sh163.net

021-55211341

200082

上海市平凉路988号

上海纺织科技/Journal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上海纺织科技》创刊于1973年,是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主办的综合性纺织技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连续五届(1992、1996、2000、2004、2008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三十多年来,《上海纺织科技》一直遵循面向经济发展、加强科技交流、传播新兴技术、促进行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传播、普及、推广纺织学科的前沿技术,报道业界的最新动态,并针对企业生产、产品开发与管理提供思路、方法和实用技术。重点报道覆盖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以及管理、经营新理念。 “导向性、知识性、实用性”是《上海纺织科技》的报道特色,在全国纺织企事业单位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上海纺织科技》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收录。《上海纺织科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1-204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1-1272/TS,国内邮发代号4-397,月刊,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每月18日出版。发行覆盖面遍及全国各省市,是国内外知名度高,发行量大的重点纺织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溶胶-凝胶TiO2的棉织物多功能整理

    周稚荃李颖马青松张学坤...
    49-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溶胶,以棉织物为基体,经二浸二轧后分别通过焙烘和汽蒸的热固化方式将二氧化钛溶胶整理于织物表面得到功能改性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仪、Datacolor型测色配色仪、紫外线防护系数测试仪、导热系数测试仪、接触角测量仪等对整理前后织物的表面形貌、灰度差、遮蔽率、防紫外性能、隔热性能和静态水接触角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棉织物表面形成二氧化钛薄膜,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同时视觉遮蔽性能有所改善,还兼具较好的隔热性能和疏水性能.

    棉织物溶胶-凝胶TiO2视觉遮蔽性能抗紫外性能

    乌拉草还原纳米银对棉织物的表面改性

    韩雨桐刘嘉欣吕宏洋沈启慧...
    52-5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乌拉草粉末还原硝酸银为纳米银,并将其用于处理棉织物,研究处理温度、时间、酸碱度对棉织物抗菌性的影响.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得出最优改性处理条件为: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处理条件是加热时间30 min、加热温度90℃、pH值5;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佳的处理条件是加热时间70 min、加热温度80℃、pH值6.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分子结构没有被破坏,纳米银附着在棉织物表面,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经过20次洗涤后,抑菌率仍保持在95%以上.断裂强度略有降低,但仍符合一般性能要求.

    纳米银改性棉织物乌拉草生物还原抑菌性能

    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张京彬刘淑云张子超宁慧...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H-TT的耐碱、耐电解质、耐高温稳定性,分析了柔软整理后织物表面形态的变化和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质量浓度对织物抗起毛起球、顶破强力、柔软性、亲水性及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H-TT具有良好的耐碱、耐电解质、耐高温稳定性;织物经柔软整理后,纤维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导致织物的顶破强力、抗起毛起球性及亲水性降低,柔软性变好,而且对织物颜色影响较小.

    棉织物氨基改性柔软整理稳定性

    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对胡麻脱胶工艺的影响

    李宛鑫石大为张鑫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胡麻纤维的脱胶效果,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预处理方法对胡麻韧皮纤维进行脱胶.通过正交分析,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压力50 Pa、放电功率275 W、时间4 min.在该条件下进行试验,胡麻纤维失重率为11.74%、残胶率为7.54%、断裂强力为49.03 cN.同时进行了相应的表征,证明该前处理在去除响应抗性结构的同时对胡麻韧皮纤维性能影响较小.

    胡麻纤维预处理脱胶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参数

    消防员低温深冷防护手套复合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张希文郭晶吕欢屈斐...
    64-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酰亚胺纤维与芳纶制备了低温深冷防护手套复合织物,分析了不同比例的芳纶1313与聚酰亚胺纤维混纺制备的外层织物在液氮作用后的理化性能及热防护性能,测试了外层织物覆不同厚度PTFE膜的剥离强力及不同厚度的聚酰亚胺絮片复合织物的湿阻与热阻.结果表明:外层织物原材料配比为聚酰亚胺/芳纶1313/导电纤维50/48/2、覆膜厚度为0.03 mm,絮片厚度为20 mm时,制备的复合手套织物在超低温作用后仍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防水性能、热防护性能及热湿舒适性能,能够满足消防员在低温深冷环境中的作业要求.

    复合织物防护手套断裂强力阻燃性能热防护性能聚酰亚胺热阻湿阻

    导电纤维沙发面料的设计与研究

    董跃冯瑜潘莲君刘丽...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并设计了具有抗静电、防尘洁净效果的沙发面料.将碳黑导电纤维引入沙发面料的设计中,利用粗细纱复合的方式将涤纶FDY、黏胶和导电纤维复合成导电色纱,通过具有双喂人装置的喷气式织机将导电复合纱纬向嵌织,得到的沙发面料具有仿麻的织物风格.结果表明:面料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力和尺寸稳定性,织物厚实耐磨,透气性好,表面光泽柔和.导电纱线的加入使得织物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弥补了涤纶织物易起静电、易吸附灰尘的缺点,有助于保持沙发面料表面清洁.

    导电纤维复合纱线抗静电沙发面料

    锦纶赛络双丝包芯包缠混纺纱的开发及性能

    王宏官江明邢明杰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赛络双丝包芯包缠的纺纱方法,开发了锦纶/细旦黏胶60/40+N(30 D/24 F)×4和锦纶/细旦黏胶60/40+N(30 D/24 F)×2两种长丝复合纱.针对锦纶强伸性高、弹性较好、比电阻较高的特点,对锦纶进行抗静电预处理,解决了纤维缠绕罗拉的纺纱难题,并对两种纱线的结构、性能和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赛络长丝复合纺纱线具有较高的强力、耐磨性、不易起球的优良特性;增加锦纶长丝包芯包缠根数可提高纱线质量,开发出放湿功能性纺织品.

    锦纶赛络纺混纺纱细旦黏胶双丝包芯包缠放湿性

    一体织造双层联合色织填芯产品的设计

    孙宏陶磊靳雯卿
    73-7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基于一体织造成型技术的色织双层中空填芯织物的设计原理和方法,选用天然棉纤维及再生纤维混纺纱为原料,再生涤纶三维卷曲纤维为填芯料,以平纹地表里换层双层组织形成的空心管或袋为主要结构,与经起花组织、灯芯绒组织、三维组织联合使用,根据纹样设计图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和上机工艺设计,运用多臂织机进行一体织造.通过研制得出:表里换层双层中空结构与其他组织部分的紧度保持一致;根据充管尺寸大小进行双层中空结构的宽度设计,且通道贯通;边界要设计过渡组织,避免纰裂,防止芯材钻出.开发的提花管状填芯产品、间隔方块填芯灯芯绒、蜂窝方块填芯产品具有立体凹凸的时尚外观,手感舒适,配色自然,可满足市场个性化、高端化需求.

    双层组织中空结构一体织造成型色织物织物设计

    针织全成形保健头套的设计与开发

    潘祎曹伊程夏风林吴紫娟...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技术,在日本岛精MACH2X 153型四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上开发了一款具有保健功能的全成形头套.对头套进行了款式结构设计,设计了原料选择、编织设备与工艺和染整工艺等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了上机试织.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款式与组织结构设计,在全成形电脑横机上可快速生产出美观舒适的针织全成形头套,功能性纱线的选用和相应的后整理工艺可赋予头套抗菌保健功效.

    全成形头套四针床电脑横机筒状编织工艺设计

    无纺布环保置物袋性能

    董楚涵张才前孟少妮汪喆弘...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纺布置物袋可较好满足人们出行和购物需求,其产品类别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为优选合适的无纺布置物袋,根据置物袋实际使用需求,测试5种常规环保置物袋的拉伸、撕裂、顶破、透气、耐磨和散热性能.得到结论如下:无纺布置物袋的拉伸强力、顶破、撕裂等力学性能随着面密度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耐磨性能随面密度呈线性递增,透气性、散热性能与面密度呈对数衰减趋势.30-40 g/m2环保购物袋的性能最优,可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无纺布置物袋力学性能面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