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霍尔三维空间模型,双元共育数字营销人才——以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李晓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发展,数字商业产业链趋于扁平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行业大规模数字化转型,对既掌握数字技能又熟悉营销业务的"数字"营销人才的需求大幅提升.市场营销专业介绍国家标准对培养目标强调数字化培养,专业能力明确要求具有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本文提出"DBL"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数字营销素养及技能的霍尔三维模型.剖析三维度六方面的实施路径,增强学生"乐学、精练、善用"的数字素养和技能.

    霍尔三维教育评价数字经济数字素养

    具身认知理论在职校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与启示

    冯西双麦磊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具身认知理论在职校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及对教育的启示.在职校心理活动课中引入具身教学,通过强调实践经验、注重情境融合、倡导团队合作和互动式学习、强调个性化学习体验使学生更有效地投入心理课堂.具身认知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师生关系、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不仅提升了心理课程的实效性,也为职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具身认知职校心理活动课

    数字化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陈湘媛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教育数字化融入到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能够使学生对课堂学习更有兴趣,达到积极地情绪投入,获取成就感;教师从课堂内容、学习空间与环境、评价与反馈方面入手,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本文以中职数学一年级课程为例,开展了基于数字赋能框架与数字化转型的理论路径下中职数学课堂实践探索,实现了利用数字化驱动精准教学,促进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性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数字赋能与提质增效.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职数学有效教学信息化教学

    新时代中职学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以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为例

    张俊容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新时代中职学校开展学生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为例,分析了该校通过"两途径、三牵手、四育品"的"234"育人体系打造以"和融"为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情况,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三全育人中职学校立德树人德育工作实践路径

    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案例分析与探讨

    聂富春龚文元钱显明
    88-9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健全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建设的辐射与社会服务作用,以《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实训》课程中继电器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通过对建设目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建设过程、建设成果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实训》课程建设完成后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为后续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者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思路.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路信号基础实训国家教学资源库教学应用

    基于技能创新的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为例

    杨凤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轨道交通产业升级背景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技能创新的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和方法,并以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专业在培养具备技能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方法和经验.

    技能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新就业形态下技工院校学生职业跨界能力培养策略思考

    姜力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职业生态重塑,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与新业态,以职业零工化为标志的零工经济新就业形态得到迅猛发展.文章聚焦技工教育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来满足零工经济的多元化等需求,以零工经济为研究背景,以技工院校学生跨界能力培养为研究主线,提出技工院校人才培养需满足知识技能型零工的现实需求.零工经济下技工院校学生职业跨界能力培养需要政府、技工院校、学生协同努力.

    零工经济职业跨界能力技工院校

    新媒体视阈下高等职业教育"三对接"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以影视鉴赏课程为例

    陈卓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高职教育大学生的特点,开创"三对接"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人文教育与技能培训相对接、影视理论与影视鉴赏相对接、影视语言与实践操作相对接",即引入实践操作、翻转课堂等新形式,结合"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开展短视频的创作与欣赏教学,探索、创新、改革公共艺术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走向,构建实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艺术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新媒体影视鉴赏课程"三对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练"教学模式下新形态教材编写与设计研究

    王蔚茹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向科技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专业教材设置等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教学流程,科学合理的教材设计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大作用.本文立足提高职业技能,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对新形态教材编写与设计进行了理论研讨与实践开发研究.

    中职计算机新形态教材多样化创新

    基于产教融合的六安市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肖宇麒林华刘建树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课题结合六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本特征,充分发掘该职业教育相关的科学人文素养和思政建设元素,充分发挥本地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作用,加强区域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积极整合政府、高校、行业和企业在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多方资源,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有力推动了六安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内涵发展.

    新能源汽车课程思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