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一字之师"看陶行知的儿童教育观

    胡英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在儿童教育方面,他亲力亲为,提出并践行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当我们深入挖掘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可以清晰地发现,陶行知先生始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重视儿童的创造潜能.到了今天,陶行知的儿童教育观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只有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儿童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才能真正实现儿童自主学习.笔者以为,我们今天进行儿童教育不能脱离陶行知先生的儿童教育思想,而要从中汲取养分,帮助儿童不断成长.

    陶行知儿童教育自主学习

    信息素养提升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探析

    陈勇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力量.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成为当前"双减"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化成为制约或促进教育改革,构建教育高质量体系的关键要素.文章讨论了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制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问题表现,探析信息素养提升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环境建设、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意识转变、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形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四个方面.

    信息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

    "知行合一"视域下少数民族学生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李苗苗吉文丽汪春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和田地区洛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探讨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结合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分析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方案与实施过程.改革实践表明,教学模式改革能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及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改革也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陶行知教学理念少数民族学生中职教育

    以"赏识树"为媒,提升班级学生自信与表达

    亓宗会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认为,"赏识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与已和、与人和、与天地万物和".针对班级学生不敢表达、羞于表达、不善表达、不会表达的"集体人格",笔者以"赏识树"为媒介,从构建赏识文化、营造赏识氛围、组织赏识活动等维度入手,探索提升学生自信和表达的实现路径,成就学生的自信与表达,成就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职业素养提升.

    赏识树自信心自我表达

    陶行知"真人"教化思想指导下的学校德育践行

    徐燕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教育求真.作为班主任,尤其要用一颗赤诚之心、奉献之心、责任之心来实践家校共育之路.对于身边的"另类家长""另类学生",我们应该放下偏见与不满,走进他们的内心,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将心比心打动他们,并可以尝试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引领他们,把他们从教育的不配合者转化为教育的合作者.

    另类家长另类学生陶行知教育理论德育教育

    基于陶行知"爱满天下"理论的初中德育管理探究

    孙振坤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座右铭,也是他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其深刻阐述了"爱"的教育思想,提倡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用爱来滋润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下,陶行知"爱满天下"理论对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了科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此为研究课题,对陶行知"爱满天下"理论的内涵及教育价值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实际,具体探讨了陶行知"爱满天下"理论在初中德育管理中的有效践行路径.

    陶行知爱满天下初中德育管理

    生活教育理论引领下游戏精神融入语文课堂的策略探寻

    徐婷婷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曾经在他的《读书日记》中提到过:"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语文课堂要凸显游戏精神的内在涵义和价值,融入游戏元素、游戏本质和游戏样式于课堂,让学生在真实性、探究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发展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游戏教学

    基于阳澄地域文化资源与园本课程"三岛-六乐园"的有效链接

    陈君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在课程实施中,幼儿园教师以游戏精神为引领,基于游戏精神的内涵和幼儿生长及学习需要,将园所所处的地理资源、环境资源、教育资源、社区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和设计园所内外空间,充分挖掘阳澄半岛区域文化资源,师幼共同打造"三岛-六乐园"园本课程内容,将游戏理念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中,遵循幼儿发展特点,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获得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体验.

    园本课程资源建设链接

    让育人回归儿童的世界——统编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学感悟

    解澎波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性综合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适应新生活"是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内容,要求教师既要读懂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又要把握学生"适应难"的核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学生与教材间的桥梁,组织学生开展植根生活的学习、探究活动,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凸显儿童的本真,让育人回归儿童的世界.

    情境回归儿童游戏价值生活育人

    以游戏化思维提升课堂学习实效性

    谢丽群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素养,课堂教学很重要.单一沉闷的课堂教学方式却常常压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笔者基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游戏化思维"引入课堂,选择最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呈现方法——游戏,利用游戏贴近小学生生活的特点,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可以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更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孩子深入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提升语文课堂学习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独有的教育作用,促使学生个体更快更好地成长,最终实现真教育.

    语文课堂游戏化思维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