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绥化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绥化学院学报
绥化学院学报

田军

月刊

2095-0438

shxyxb@vip.126.com

0455-8301079

152061

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绥化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概括为:追寻科学理念,探索学术真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精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美育工作

    殷石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美育的重要思想基础。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涵养爱国情怀,锻造国家责任意识;唤醒国家认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通过精神引领,实现美育高质量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应传承发扬民族文化艺术,助推高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开展;实现多个学科协同共建,创新高校美育教育工作体系;创新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审美教育学习兴趣;加大美育人才培养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智力支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美育审美立德树人

    新时代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人才共育机制

    沈瑞贵褚春元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实施并没有改变当前继续教育的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校和企业的认识诉求不一致,双方合作机制和保障制度不健全,合作形式单一,难以实现互利共赢的深度合作。新时代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应积极回应社会"终身学习"的需求,回归教育本质和育人初心,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打造继续教育保障制度的融通机制,构建"产学研"的融合体系,激发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实现人才共育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进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人才共育机制终身学习互利共赢深度合作

    大学生党史教育常态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程祥宇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党史教育常态化建设完整问题逻辑链条的建构,设计党史教育常态化框架,明确党史教育常态化应坚持的原则,探寻大历史观与党史教育常态化的契合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常态化建设路径,发挥主渠道作用,推动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探索第二课堂建设,增强党史教育的实践育人效能;创新载体方式,实现党史教育信息化发展;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提升党史教育质量与效果,助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

    大学生党史教育常态化三重逻辑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劳动教育探索

    钱德敏李宜蓬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共同体,是做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高校应以引领、聚焦、融合为着力点,从拓展育人资源、强化内容构建、优化生态空间、探索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社区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径,实现"一站式"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和时代诉求。

    "一站式"学生社区劳动教育探索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尉靖王可答李贺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具体表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情况,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强化与地方支柱产业及特色资源的对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文章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探索,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思路,并对人才培养路径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较为科学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希望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形成更为鲜明的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面向林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

    谭世超曹颖崔茁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黑龙江省5所高校857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对大学生面向林区基层就业意愿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EViews6。0中的Ordered分析方法得出,在极限误差条件下影响大学生林区基层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林业专业背景、性别、林区就业的发展潜力和林区就业保障政策。提出国家要加大林区经济建设、改善林区就业环境及林业高校要担负起向林区"输血"重任的建议。

    林业高校就业意愿林业基层就业

    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路径构建

    陶德强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安全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探索与实践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背景下,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加大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无疑是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内容随意化,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法律规范、教育法规的缺失,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中主体不明确,职责不清晰,高校管理者出于教育资源的分配考虑,使得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难以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导致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强、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对此,必须在界定好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在责任机制、教育机制、方式方法上科学探索,形成科学有效的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模式。

    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路径总体国家安全观

    双导师制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索

    金鑫颜婉茹杜青林邵鲁华...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导师制度在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理论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双赢以及解决就业和工程人员深造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文化认知制度构成了双导师制度的应用要素。然而,该制度目前还存在有名无实、校内外双导师协调困难、产学研平台建设不充分以及考核评价反馈机制缺失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双导师制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双导师制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推动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双导师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与探索

    教学交往观的哲学认识基础转向: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

    樊迪谭玮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被认为是一种交往,其哲学认识的基础不断嬗变。从主客二分法的主客体视角,到主体间性的对话、平等式理想,都对教学交往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阐释,而他者哲学的引入,从伦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交往视为一种不对称的关系,为教学交往观的理解提供了新视角。

    他者教学交往观列维纳斯主体性主体间性

    基于地理要素的高中生综合思维培养研究

    于悦赵丽颖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要素综合思维水平,分析高中生地理学习、要素综合思维理解、教学策略和培养现状。运用教育实验法,结合人教版教材必修部分地理要素知识,探索要素综合思维培养策略。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不同层次要素综合思维教学效果。结果表明,高中生对人文要素间联系的掌握程度优于对自然要素间联系的掌握,理解人文要素或自然要素组内多要素关系能力优于理解组间要素关系能力,人地综合思维培养效果有待提高。据此提出提升学生要素知识掌握水平,提高组间要素联系理解能力和要素综合思维应用能力的教学建议。

    高中地理地理要素综合思维要素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