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之友
数学之友
数学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高维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正面临着挑战.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采纳.它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然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运用游戏教学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旨在探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分析其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增进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积极生长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初探

    杨春喜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小学数学教育面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等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积极生长理念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积极生长理念倡导构建一个既能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又能确保教学评价与目标高度一致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积极生长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积极生长理念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

    彭建莉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着《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分析教材内容编排逻辑,紧扣转化思想,结合大单元整体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单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多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为例

    张冬晶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不仅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知识理解的关键阶段.本文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为例,深入剖析了小学数学复习课的重要性及对策.

    小学数学复习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联系,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以"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为例

    凌慧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学科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为例,运用联系的观点,揭开知识和方法背后的联系,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

    联系数学学习正比例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以"认识时分秒"为例

    缪晓敏
    42-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性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原则、实施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教学策略

    具身学习:让学生在峰值体验中发展思维——以"认识垂线"教学为例

    李晓媛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身学习的探究活动,可以放大学生的多感官体验,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参与数学探究,在峰值体验中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本文以"认识垂线"教学为例,对具身学习的相关问题作出具体阐述.

    具身学习峰值体验认识垂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的策略研究——以"圆柱和圆锥"为例

    周新仪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知识的宝库.本文以"圆柱和圆锥"为例,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巧妙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中,教师应坚守四大原则,使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数学原理相得益彰,从而构建一个具有文化气息和启发性的教学环境.为此,本文提出了 一系列可行性的策略,比如挖掘教材、创设传统文化情境、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圆柱和圆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量感教学——以"1分有多长"为例

    陈圆梅钟杰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本文以"1分有多长"为例,借助钟表等测量工具,让学生体验1秒、n秒、1分以及n分有多长,并通过让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来感知"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次估计、体会1分到底有多长来强化对1分的感知,并拓展学生对1秒的定量思维,形成时间单位结构化的认知.

    量感标准单位定量思维时间观念

    单元整体建构,实现算理与算法的自然生长——以"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例

    朱秋虹
    52-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学时虽然对于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有所注重,但对算法与算理关系的教学局限于一节课中,对同一个主题的教学内容缺乏整体建构意识.这导致学生算理与算法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遵循一致性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结构化的核心问题,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单元整体建构,帮助学生实现运算能力的提升.

    情境运算能力单元整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