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陶柏康

双月刊

1009-3176

xzxyxb@mail.sdx.sh.cn

021-22880427

200233

上海市虹漕南路200号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培养高素质的中高级国家公务员服务。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学理论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服务。本刊坚持高学术标准,高学术品位,发表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何以"自由":理解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一个中观层面的整合性框架

    袁方成王善达
    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头官僚理论的发展,需要加强微观与宏观研究的衔接.基于互动主义视角搭建权力要素系统的整合性框架,讨论自由裁量权的产生、运作及形变逻辑.研究发现,要素系统由权力场景与权力关系交互形塑,边界产生的权力基础在非对称博弈中强化,赋能权力方式,反作用于系统各要素,推动系统运行与更新.该框架可以为打通微观与宏观研究提供分析工具,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街头官僚政治的理论意蕴和研究议题.

    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权力互动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选贤任能制度的理解路向、辩证分析与创新发展

    应验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贤任能制度是制度化的选贤任能,蕴含了"两个结合"的时代转化,体现了人事与制度的良性互动.中国古代吏制中有崇德尚贤选拔标准、客观公正任用方式和开放包容人才观念等优点,也存在阶级属性落后性、君臣关系仆从性和发展演进迟滞性等弊端,其中注重历练、分类任职、以德为先、廉洁奉公、人尽其才等经验性举措,对新时代干部管理五大体系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新时代选贤任能制度需要坚持辩证分析、发展转化和现实导向,在传承扬弃、吸收借鉴和实践探索中实现创新发展.

    选贤任能"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区居民参与的本土理论构建与实践发展动向

    俞祖成彭扬
    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城市治理场域而言,不管是"群众广泛参与",还是"共建共治",抑或"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等政策要求,都深刻揭示出社区居民参与的极端重要性.社区居民参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实践的社会概念,应当置于具体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前提下加以讨论.就当下我国的现实国情而言,社区居民参与应遵循居民自治的理念,坚持居民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通过一定的组织或渠道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或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截至目前,国内学界构建出"本土居民参与阶梯理论""群众参与理论""社区行动者理论"以及"居民社区责任理论"等本土理论,从近年来的实践发展动向来看,不少探索有力回应了其中的若干理论,但也有不少探索突破了已有理论的检视范畴.未来,进一步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并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应从物质基础、价值动力和实践场域三个维度加以展开.

    社区居民参与居民自治理论本土化实践发展

    从空间非正义到空间正义:城市空间治理的问题、归因和路径

    程海艳刘会强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空间治理的过程是助推人民的美好生活进一步实现的过程,如果人民的城市空间权益没有被公平、公正、及时维护,公众主体之间在城市空间资源、空间权利的分配和获取上差距较大,衍生出空间剥夺、空间隔离、空间新贫困等问题,其实质是空间主体性丧失产生的空间同质性、空间文化流失等非正义问题.从城市空间的生成逻辑、空间主体逻辑、城市文明逻辑进行探索,旨在推动城市空间非正义现象发生转向.在新时代城市空间正义理念的引领下,沿着空间正义的路径,充分发挥现代化城市空间治理的作用,逐步建成正义型城市空间格局.

    空间非正义空间正义城市空间治理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政务服务整合供给的路径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一业一证"改革为例

    石晋昕杨宏山
    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当建立高效整合的政务服务供给模式.通过梳理政策法规文件、深度访谈和具体案例剖析,以整体政府、协同治理等跨部门治理理论为基础,构建政务服务整合供给的分析模型.将政务服务整合供给的运作过程分为路径透视分解和要素耦合迭代两个阶段.路径透视分解阶段,根据治理空间和供需关系,将政务服务供给分为窗口整合、平台整合、流程整合与信息整合四种路径;要素耦合迭代阶段,以价值整合为引领,制度集成、技术迭代双轮驱动,共同促进上述各路径耦合优化,形成更高能级的政府服务供给模式.

    政务服务整体政府一业一证数字化转型

    助企纾困政策实施中的治理网络模式

    潘浩之林瑊顾莹施睿...
    6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多重超出预期的挑战,市场主体受到的冲击明显增加.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而重点难题是如何通过科学、系统、多元的政策实施手段发挥助企纾困政策的功效.从网络化治理理论出发,采用文本编码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各地在2020至2022年间的助企纾困政策案例,发现:政府与企业等多元主体,形成了三种治理网络模型:闭环治理模型、交叉治理模型、单向治理模型.闭环治理网络模型适用于人力资源支持和复工复产;交叉治理网络模型适用于金融支持、租金减免、绿色通道;单向治理网络模型适用于财税支持等.建议探索精准帮扶广大中小企业的治理网络模式,推广扁平化和常态化的治理网络.

    治理网络助企纾困政策实施文本分析政企关系

    面子再生产:积分治理有效的中介机制——基于浙江省T村社区治理的经验

    陈东洋郭圣莉王阳
    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生动力不足是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中长期存在的困境,近年来一些乡村治理中出现的积分制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乡村社会的治理水平.既有研究从清晰化治理的视角探讨了积分制在乡村治理的有效性,但对其为何能发挥有效作用缺乏深入的探究.通过对浙江省T村的实地调研发现,积分制是将科层治理任务与乡村内生需求结合起来的创新实践,其发挥有效性的核心在于积分制赋予了"面子"社会属性和约束性,激活了"面子"的传统治理功能.其中,积分指标的治理属性激活了"面子"的社会性,积分评比的操作过程实现了"面子"的规范性,积分结果的呈现方式发挥了"面子"的约束性.积分制对传统治理资源的激活,既完善了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也促进了传统治理经验回归现代化治理的发展进程.

    面子积分制农村社区乡村治理清晰化治理

    要素演化视角下的报酬变动规律研究——从现实物理世界到虚拟元宇宙的变迁

    石涛于元华
    9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经济活动从农业社会发展到数字经济时代,并延伸到元宇宙虚拟空间.这个从现实物理世界到虚拟元宇宙的变迁过程伴随着基本投入要素从有形要素形态向无形要素形态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形要素的比重相对下降、无形要素的比重相对上升.同时,要素形态的转变过程引致了报酬变动规律方向的变化,但具体变动的方向是递减还是递增,则取决于在现实物理世界和虚拟元宇宙混合形成的虚实融合世界中,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要素在现实物理世界和虚拟元宇宙中的占比变化及其引发的报酬规律变动,进一步揭示出报酬递减规律和报酬递增规律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存在于虚拟现实混合世界中,并对经济发展产生有差别的影响.

    有形要素无形要素报酬递减报酬递增元宇宙

    征稿启事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