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温经散经皮给药的刺激性、过敏性及急性毒性.方法:(1)刺激性试验:新西兰兔4只,雌雄各半,给药前1 d,用动物剃毛机将新西兰兔脊背两侧对称部位去毛,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左侧为对照侧,右侧为给药侧,给药剂量为8 g/(kg·d).给药侧:取备好的温经散均匀涂抹于皮肤,1次/d,连续给药14 d;对照侧:涂抹温水.给药后每天观察新西兰兔的一般生理状况以及皮肤有无红斑和水肿,并进行评分;第14 d给药4 h后空气栓塞法处死新西兰兔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取给药部位皮肤进行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组织学变化.(2)过敏性试验:豚鼠1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组和温经散组,每组6只.各组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致敏,末次致敏后14 d进行1次激发.温经散组豚鼠给药剂量为6 g/(kg·d),阳性组涂抹1.0%2,4-二硝基氯苯(C6H3N2O4Cl),对照组涂抹温水.于激发后1 h,1 d,2 d,3 d观察各组豚鼠的皮肤有无红斑、水肿,并对其进行评分;豚鼠麻醉后颈椎脱臼法处死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3)急性毒性试验: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温经散组,每组20只.温经散组给药剂量为6.3 g/(kg·d),对照组大鼠背部两侧涂抹温水,给药后1 d,7 d,14 d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情况,给药后1 h,1 d,3 d,14 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及给药部位皮肤状况,第14天给药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常规;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进行大体解剖学检查.结果:刺激性试验中新西兰兔给药侧皮肤偶见红斑,无水肿;HE染色显示新西兰兔给药侧和对照侧皮肤结构清晰,无炎性细胞浸润.过敏性试验中阳性组豚鼠过敏现象明显,致敏率为100%,对照组及温经散组豚鼠无过敏现象,致敏率为0.急性毒性试验中,在整个给药期间,两组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增长正常,无死亡;大鼠皮肤无红斑、水肿,大体解剖学观察各脏器均未发现异常改变.与对照组比较,第14天温经散组大鼠血常规检测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温经散对皮肤无刺激性,未发生过敏反应,外用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