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路志正

月刊

1673-6613

sjzxyjh@126.com

010-6482225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医学类科技期刊(月刊,CN11-5511/R,ISSN1673-6673),本刊遵循“以中为本、西为中用”的原则,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医史文献、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研究、药物研究、思路与方法、综述等栏目,充分展示国内外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为继承和宣扬中医药学,提高中医药学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贡献。本刊以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

    石芳郭浩林徐天琦张乃霖...
    849-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为CAG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刘启泉教授治疗CAG门诊处方,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相关用药规律,对核心药物组合活性成分及CAG潜在靶点进行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结果 共纳入635份医案,涉及176味中药,有42味中药使用频次超过110次,主要为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及活血化瘀药;结合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得到治疗CAG的核心药物组合为:蒲公英、延胡索、当归、茯苓、郁金、石菖蒲、白芍、莪术、香附.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核心药物组合中8-异戊烯基山奈酚、山柰酚、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作用于蛋白激酶B1(Proteinkinase B1,AKT1)、肿瘤抑制因子p53(Tumorsuppressorp53,Tp53)、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核心靶点;核心药物组合治疗CAG的潜在靶点主要富集在66个细胞组成、99种分子功能和683个生物过程中;生物学通路主要为癌症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较好体现了刘启泉教授治疗CAG的用药规律,即以"肝郁热毒血瘀"为核心病机,以调肝为先,解毒、活血、补虚并用;并初步揭示了刘启泉教授治疗CAG用药的多靶点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名医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刘启泉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网络药理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须知

    856页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李佳兴贾小强孙秋月
    857-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科学知识图谱软件,对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CRC领域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2-2022年,分析相关文献中研究机构、主要作者和核心内容等信息.结果 总共有731篇文献被纳入,杨宇飞、蒋益兰、金黑鹰等领导核心作者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省中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为主要进行相关研究的机构,高频关键词包括化疗、细胞凋亡、奥沙利铂、增殖、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等,作用机制、肿瘤转移、药理学等为中医药结直肠癌领域近二十年来研究的热点、前沿.结论 知识图谱有助于发现中医药在CRC治疗研究中的关键领域.探讨近20年来该学科的关键问题和最新发展,以指导未来中医药在CRC研究领域的方向.

    中医药结直肠癌CiteSpace知识图谱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防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视化分析

    张一凡潘知玉张琪柳菁...
    864-870,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中医药防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200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录的关于中医药防治RNS的相关文献,统计发文量,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及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694篇文献,自2000年开始到2018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总体趋于平稳.知识图谱中共涉及563位作者,戴恩来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共涉及413所研究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共纳入381个关键词,形成了 10个聚类;近年来突现的关键词有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等.结论 中医药防治RNS研究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研究作者及机构之间合作亟待加强;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以中药及中成药的临床干预效果、作用机制为主,标准化治疗方案有待建立,同时中医药防治RNS作用机制也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药CiteSpace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Meta分析

    冯福清梁亚杰张思羽侯惜缘...
    871-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中西医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收集中西医联合治疗MS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2010年1月-2022年12月,两位研究员根据标准筛选文献,然后提取相关信息,使用Rev Man 5.4软件评估文献质量偏差和风险以及各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 纳入15篇文献,共计1072例患者,治疗组563例,对照组5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治疗比较,EDSS评分[MD=-0.72,95%CI(-1.20,-0.25)],临床症状评分[MD=-2.64,95%CI(-3.22,-2.06)],神经功能体征评分[MD=-1.48,95%CI(-1.95,-1.01)],有效率[OR=4.38,95%CI(2.93,6.56)],复发次数[MD=-0.59,95%CI(-0.70,-0.4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MS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疗法,并且能减少激素带来的副作用、降低复发次数,然而,目前可供参考的文献较为有限且质量有待提高,因此仍需要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确认相关结论.

    中西医结合多发性硬化临床疗效Meta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杨志敏教授治疗中青年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朱焕颖原嘉民朱娟娟杨志敏...
    879-883,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杨志敏教授门诊治疗中青年失眠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探究杨志敏教授治疗中青年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收集杨志敏教授近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门诊医案,筛选中药方剂治疗中青年失眠的医案.采用Excel整理统计所有方药的信息,包括中药的使用频率、归经、功效,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7进行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关联网络图绘制,分析杨志敏教授治疗中青年失眠的使用的中药间的联系和规律.结果 共纳入272个医案,中药的总频次为2452次.高频中药分别是炙甘草、桂枝、生姜、人参、黄芩、大枣、半夏、赤芍等;归经首归脾经,补虚类药物利用度最高,其次是解表药、清热药,药性药味最常用温甘,关联程度最高的主要药对为炙甘草-人参、生姜-大枣、大枣-半夏-黄芩等.结论 杨志敏教授治疗中青年失眠药物多以调和营卫、益气补血、平调寒热等为主,主要药物包括桂枝、炙甘草、人参、生姜、大枣、半夏、柴胡等.

    中青年失眠中药关联规则聚类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陈佳骏孙建方庆亮庄丽...
    884-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处方治疗放射性皮炎(Radiodermatitis,RD)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治疗RD的中医处方,分析处方内所含中药的使用频率和关联规则,总结治疗RD的核心处方.然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核心处方的有效成分及治疗RD的潜在靶点与通路,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评估潜在靶点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共计筛选出78篇文献,78个中药处方,累计纳入117种中草药.治疗RD的高频药物有紫草、黄柏、黄连、大黄、冰片、黄芩等,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为主,药物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药物功效以清热类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黄芩-黄柏""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分别是二联至四联中支持度、置信度最高的组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处方"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共计有效成分213个,与RD的交集靶点143个,筛选得5个关键靶点,即JUN、MAPK1、RELA、TP53和AKT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处方治疗RD的机制涉及IL-17、TNF、PI3K-Akt炎症相关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途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芹菜素、汉黄芩素与筛选的潜在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出中药治疗RD的核心处方,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其治疗RD的潜在有效成分、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为中药治疗RD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放射性皮炎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姚沛雨主任医师辨证论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经验

    高言歌王凯锋马永明樊艳艳...
    895-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总结了姚沛雨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经验.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病机复杂,多为虚实错杂之证.五脏病变、气血津液失调、外邪侵袭或风燥内生皆可致痒,总体病机为消渴日久致阴亏血虚、湿瘀互结、风热内生.治疗应从"肝肺"论治,活血与清热并举、疏风养血贯穿始终,同时强调心理疏导、身心同调.

    糖尿病皮肤瘙痒肝肺论治名医经验姚沛雨

    李佃贵教授防治胆结石经验

    孟宪鑫王东明苏春芝
    898-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浊毒理论是中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佃贵教授将浊毒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提出浊毒致病观.以"浊毒论"为基础,探讨胆结石的病机及治则治法,认为脾失升清,胃失降浊,肝失疏泄,胆失清净是本病发生的基础;浊毒内蕴,胆腑炼汁为石为核心病机;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在胆结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五脏失调均会引起浊毒内蕴,故治疗当化浊解毒,以求胆清汁净;提出化浊解毒的治疗总则,与肝相关则养阴柔肝,与胆相关则清热化湿,与脾胃相关则健脾祛湿,与气相关则疏肝利胆,与血相关则活血化瘀,坚积难去则软坚散结.

    胆结石浊毒化浊解毒名医经验

    刘凤斌教授从脾虚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证经验

    杨希玲张佳河祝旺侯秋科...
    903-906,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刘凤斌教授治疗IBS-D经验丰富,认为其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病范畴,病因病机以脾虚为本,常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脾虚湿滞证、脾虚湿热证、脾肾不足证,治疗上以健脾补气、顾护中土为主,兼疏肝、祛湿、清热、补肾,调畅全身气机,常用的药对有甘草-白芍、陈皮-青皮、防风-白芍、柴胡-枳实,木香-黄连等,刘凤斌教授每以此法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均能取得较好疗效,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刘凤斌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