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的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的化学
生命的化学

阮康成

双月刊

1000-1336

smhx@sibs.ac.cn

021-54921091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407

生命的化学/Journal Chemistry of Lif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述性、通讯性的学术期刊,重点刊登国内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新发展趋势的综述性、进展性文章,同时也刊登技术和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的传记轶事、书评、教学讨论、访问观感、学术活动信息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AG2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田彬彬唐宝元罗长江
    240-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2(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2,BAG2)属于BAG基因家族成员,其特征是含有一种新型热休克蛋白70核苷酸交换因子结构域,即"BNB"结构域,可以通过各种机制介导细胞凋亡、肿瘤生长、神经元分化和应激反应等.BAG2通过与肿瘤微环境中的相关信号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在不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BAG2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结直肠癌、胶质瘤、胃癌、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腔癌、食管癌、肝细胞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并对BGA2在各种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力进行展望.

    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2恶性肿瘤表达预后

    内质网整合膜蛋白SEC62研究进展

    廖志权张瑞唐景峰
    247-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质网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加工的必要场所,经过加工的蛋白质才能在内质网中驻留或转运至高尔基体.如果内质网中蛋白质未能正确折叠与运输,内质网内就会累积大量蛋白质,造成内质网应激.SEC62在维护蛋白质稳态中扮演重要作用,它是由39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内质网跨膜蛋白,能够参与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及膜结合蛋白的翻译后易位,也能够与SEC61通道结合调控内质网中的钙稳态,并在内质网应激恢复过程中被显著激活来维持内质网体积和大小.本文系统地阐述了SEC62的功能、调节的信号通路,及其在包括病毒复制和多种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及意义,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可能将SEC62作为抗病毒治疗及肿瘤精确诊断、治疗的新靶点,为新药物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SEC62翻译后易位病毒复制癌症

    TIPE2在炎症、免疫相关疾病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陈亚琳程怡相新新
    257-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8-like 2,TIPE2)是一种新型的先天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因子.TIPE2负向调节Toll样受体和T细胞受体的功能,其在免疫系统的选择性表达可抑制炎症反应并维持免疫稳态.大量研究表明,TIPE2是多种肿瘤生成和肿瘤免疫平衡动态调节的负性调节分子,是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成熟和抗肿瘤免疫的潜在检查点.TIPE2在炎症、免疫相关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具有作为临床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本文总结了TIPE2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异常表达和临床意义,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肿瘤炎症免疫稳态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栾诗佳范翔王洁黄菊...
    264-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被认为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癌症中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二位.青蒿素是我国自行研制出的抗疟药物,目前关于青蒿素抗癌特性的研究数据迅速增加.本文综述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ARTs)作为抗癌药物在治疗结直肠癌的机制研究、临床试验以及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为未来针对ARTs治疗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青蒿素结直肠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翁慧敏李宁张婧娴姚俊...
    270-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公藤有黄藤木、断肠草、蒸龙草、震龙根等别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雷公藤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药的历史源远流长.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其病理基础是滑膜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和疼痛.本文先分别叙述雷公藤和类风湿,最后对近年来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的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RA的提供理论参考.

    中药雷公藤不良反应类风湿关节炎

    两种微量热技术定量检测蛋白质与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特色比较及相互验证

    吴萌王凯华李竑高大明...
    279-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互作技术通过检测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如亲和力常数等探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其中,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和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 scale thermophoresis,MST)在分子互作定量检测中广泛应用.本文以一种磷酸甘油酸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P1)和药物分子盐酸特拉唑嗪(terazosin hydrochloride,TZ)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测为例,运用ITC和MST技术顺利获得实验结果并可相互验证,同时对两种检测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不同条件下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子间相互作用等温滴定微量热微量热泳动

    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HspX蛋白的表达条件优化、纯化和鉴定

    魏婧郑如明李康生李柏青...
    286-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HspX基因,通过DNA无缝克隆技术将其克隆至pET28a质粒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spX.将pET28a-HspX转化至大肠埃希菌表达菌株BL21(DE3),采用不同温度、IPTG浓度和时间诱导HspX蛋白表达.使用Ni-ID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HspX蛋白,透析去除咪唑,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spX抗原特异性.最终确定表达重组蛋白HspX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诱导温度37℃、IPTG浓度0.2 mmol/L、诱导时间8h.结果表明,获得了高纯度和被特异性识别的可溶性HspX蛋白,为未来HspX蛋白用于结核病诊断试剂和疫苗奠定基础.

    结核分枝杆菌HspX原核表达纯化条件优化

    YAP抑制剂Verteporfin对食管癌细胞存活和同质黏附能力的影响

    王秀丽李婷杨子怡李鑫婷...
    296-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抑制剂Verteporfin(VP)对食管癌细胞存活和同质黏附(即细胞间黏附)能力的影响,采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VP对食管癌细胞KYSE150和KYSE30存活率的影响.利用细胞聚集实验、细胞分离实验检测了VP处理后对KYSE150和KYSE30细胞同质黏附能力的影响.MTT比色法实验结果显示,VP对食管癌细胞生存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强;细胞聚集实验和细胞分离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经药物处理的细胞相比,VP处理后的细胞聚集的团块数量较少、体积较大、细胞的分离程度小,且浓度越大越显著.以上结果提示,细胞同质黏附能力显著增强,且呈浓度依赖性.VP能抑制食管癌细胞存活,增强食管癌细胞同质黏附能力,为VP可能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新型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Yes相关蛋白抑制剂Verteporfin同质黏附能力食管癌

    高校遗传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霍慧君李超
    303-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经历了由点到面、由外到内、由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由选点渗透到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过程.遗传学的专业性很强,本文从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角度,针对遗传学课程特点,从生成性学习、形成性评价、科研挫折的心理调适、科研品格的形成四个方面研究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并相互关联,形成体系,以期贯穿于学生遗传学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课程思政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品格的优化保驾护航.

    遗传学课程思政生成性学习形成性评价科研品质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魏曼曼梁成伟王秀丹王霞...
    31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以OBE(oul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为指导,从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4个方面进行剖析,探索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一个中心,两个课堂,三个融合,面向应用"的教学模式,以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生物化学新工科OBE教学模式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