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王恩多

月刊

1004-0374

cbls@sibs.ac.cn

021-54922830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

生命科学/Journal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评述、综述、研究简讯(动态)等形式报道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重点报道生命科学领域的评述性或综述性文章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命科学有关的项目介绍、研究进展、管理经验和问题咨询,同时也报道该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科学家介绍、研究机构介绍和书评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球全时空视域下的生命"超链接"

    吴家睿
    1451-1457页

    微生物源性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阮迪张璐张怡洋刘阳...
    1458-1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辐射技术的广泛应用,辐射损伤防护与医疗的研究与需求与日俱增.辐射损伤防护剂是救治与防护辐射损伤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手段之一.以往的辐射损伤防护产品的研发都是从动植物着手或者化学合成获得,少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微生物是地球上抗辐射能力最强的生命形式之一,是研发辐射损伤防护剂的理想对象和产品来源.为此,本文聚焦微生物源性辐射损伤防护剂的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细菌、真菌和古菌源性辐射损伤防护剂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伪枝藻素(scytonemin)、黑色素(melanin)、类菌胞素氨基酸(MAAs)、锰十肽抗氧化剂(MDP)、CBLB502-恩托莫德和类胡萝卜素等的抗氧化与抗辐射等功能,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研发新型微生物源性辐射防护剂提供参考依据.

    辐射损伤抗辐射辐射损伤防护辐射防护剂微生物

    种子萌发的奥秘:生理、生态与分子的综合解析

    李飞飞刘杨徐飞
    1470-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中,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周期的起点,其不仅对植物的生存、繁衍有着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种子萌发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自身基因、种子成熟度和休眠状态以外,还受到环境因素、体内激素以及小分子物质等的调节.本文针对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调控因素进行了简要综述,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调控的影响机理和研究进展.

    种子萌发调控激素小分子物质

    CGP和IGF-1在大脑发育和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陈巧巧杨杨
    1478-1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在改善大脑发育和维持认知功能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内源性生长因子.IGF-1随年龄增加的变化是老年性认知障碍发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循环中,IGF-1与IGF结合蛋白-3(IGF-binding protein-3,IGFBP-3)的可逆结合能调节功能性IGF-1含量.而环甘氨酸脯氨酸(cyclic glycine-proline,cGP)是IGF-1的代谢产物,能与IGFBP-3的对应位点结合,即具有与IGF-1竞争结合IGFBP-3的能力.因此,cGP和IGFBP-3能协同调节IGF-1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临床观察显示,cGP/IGF-1摩尔比值较高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较好.本文综述了 cGP和IGF-1在大脑发育以及老年性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期望cGP/IGF-1摩尔比可作为认知功能障碍的新型标志物.

    环甘氨酸脯氨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环甘氨酸脯氨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摩尔比大脑发育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细胞初级纤毛在精神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胡霖霖张芯
    1485-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级纤毛是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微管结构细胞器,主要由基体、轴丝、纤毛膜及纤毛基质构成.作为细胞的重要信号转导装置,神经细胞初级纤毛参与调控神经发育、神经元活动、感官功能和生物节律等生理过程,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神经细胞初级纤毛的多种生理功能,特别强调其在成熟神经系统中的调控作用,讨论了初级纤毛在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等精神疾病中的作用.这为理解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望为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初级纤毛神经系统精神疾病研究进展

    核受体在胎源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

    龚正戴永国郭麒孙潇翔...
    1493-1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以肝脏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可导致更严重的肝病.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动物研究证明,NAFLD的发生具有发育起源.在成人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核受体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环境或激素信号作用下,调控肝脏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或干预NAFLD的发生.近年来研究显示,生命早期不良环境也会影响核受体的表达和功能,经表观遗传修饰引起其自身或其下游基因表达发生持续性改变,可能参与调控胎源性NAFLD的发生.本文旨在对核受体在胎源性NAFLD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发育源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肪酸代谢核受体表观遗传修饰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调控骨组织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翁凯鸿何玉婷毛钰蘅翁锡全...
    1503-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骨质疏松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细胞老化过程中伴随着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t 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分泌增多.SASP包括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能够加速细胞衰老,影响骨组织细胞功能,打破骨稳态,加速骨衰老进程.近年的研究表明,SASP有望成为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的治疗靶点.然而,SASP调控骨组织细胞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鉴于此,本文对SASP在骨组织细胞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可为衰老相关骨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细胞衰老骨质疏松骨组织细胞

    IFN-γ在脑缺血中的双重作用

    李米亚陈越兰平张文欣...
    1514-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参与体内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近年研究发现IFN-γ与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进程密切相关,IFN-γ不仅通过介导炎症反应损害血脑屏障促进脑缺血早期T细胞和NK细胞浸润等过程对脑缺血性疾病发挥神经损伤作用,也可通过促进神经再生和在脑缺血恢复期招募CD169巨噬细胞浸润脑实质等过程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除此之外,IFN-γ在脑缺血并发症中也发挥不同作用:促进早期卒中后抑郁发病和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该文重点围绕IFN-γ在脑缺血中的双重作用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防治脑缺血提供研究基础.

    IFN-γ脑缺血神经损伤神经保护

    HIF-1α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兰平尚文豆何治陈越...
    1525-1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指围产期因多种不利因素导致新生儿大脑部分或完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损伤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调节细胞适应缺氧环境的关键转录因子.在HIBD中,HIF-1α的表达对神经元既有保护作用也有毒性作用,主要与新生儿大脑缺血缺氧的时间和程度有关.本文就HIF-1α及其所调控的下游基因在HIBD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缺氧诱导因子-1α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lncRNA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郑铂陈越王锦坤李米亚...
    1535-1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还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脑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促进脑血管新生有助于恢复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深入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后lncRNA在脑血管新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研究意义.本文详细综述了 lncRNA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lncRNA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