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

屠用利

月刊

1004-471X

021-65126911

200082

上海市济宁路28号

食品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食品工业》为综合性食品科技刊物,介绍食品及食品工业相关的工艺、工程、流通、综合利用、新产品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制造、开发、近期市场和技术信息等。涉及的专业面广、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OPPPS+对分"在"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中的设计

    汤晓娟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结合课程的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介绍"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的实施路径.通过实例探讨如何以"BOPPPS+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为助力,构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课堂的全方位育人教学模式,旨在更好贯彻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突出课堂德育,为不同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教学改革思路.

    食品工艺学BOPPPS对分课堂课程思政课堂德育

    基于目标管理和时间节点的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策略

    刘夫国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断追求卓越教育质量的时代,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此研究以目标管理和时间节点相结合的模式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在食品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学生学业和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构建目标导向的教学框架和时间管理的评估体系,文章旨在提炼出能够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在此框架下,研究生在导师细致的指导与监督下,将学术追求与职业规划紧密结合,按照明确的时间节点推进研究,保证学业进展和质量.研究提出的管理模式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食品科学人才,对当前和未来的食品专业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目标管理时间节点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新"融合的"一基三构"食品专业"三创"教育与实践

    薛山李变花江文辉廖小文...
    212-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浪潮的背景下,"四新"融合的食品专业"三创"教育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通过分析改革背景,理清改革的实施思路,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创新"四新"融合的"一基三构"食品专业"三创"教育与实践举措,即革新"四新"融合的基于"设计思维"视域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一基),构建开源、开放的"三创"实践平台,构建"师生共创"模式教育教学新生态体系,构建"产教研融合"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三构),探索食品专业新工科建设与"三创"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与实践路径.同时,基于制度、师资、经费、平台、"四新"融合及对外交流的保障举措,为食品专业"一基三构"的"三创"融合改革提供支撑,最终为全面提升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及地方经济发展、为闽南乃至闽台食品产业创新提供不竭动力与智力支持.

    "四新"融合"一基三构"食品专业"三创"教育改革

    通知公告|关于批准发布T/CBJ 3304《工坊啤酒产品认证与评价实施规则》团体标准的通告

    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审查委员会
    217页

    中医传统食养文化与践行国家大食物观的契合研究——以《饮膳正要》为例

    张阳王海焱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食物观"是一种替代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囊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的多元化食物观.随着大食物观的不断推行与完善,我国农业结构已不断向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靠拢,但仍存在大众现有饮食观念难以转变,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不健康,且缺乏健康饮食常识的现状与挑战.文章旨在从《饮膳正要》中汲取优秀思想价值,应用于"大食物观"的建设中,发挥传统典籍的现实价值.选择最适合国人体质的食物观,从而达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体系的目的.

    大食物观健康中药食疗养生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刘荟萃陈霞王树林叶英...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传统教学过程枯燥、知识点繁杂、教学效果差、考核形式单一,难以满足食品行业发展的需求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因此,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下,为提高学习效果,对标学生的毕业要求设定课程目标,从"食品工程原理"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全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实践

    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侯雨杉周杰杨可欣张耀伟...
    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果蔬菜在采后储运过程中易受自身生理代谢、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病菌侵害和机械损伤等的影响,导致其大量腐烂变质.因此,基于果蔬的劣变机理,开发保鲜性能好、绿色环保、安全易降解的纳米复合薄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特点,分析了纳米复合薄膜在机械性、阻气性、抗菌性、可降解性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在果蔬保鲜领域应用较广泛的纳米金属复合薄膜、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薄膜和天然高分子纳米纤维复合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复合薄膜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纳米复合膜制备果蔬保鲜

    功能性食品学教学改革探索

    郭妍郭怡琳冯赛赛徐建国...
    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以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功能性食品人才.

    功能性食品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融入食品风味化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魏超昆刘敦华
    234-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学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全过程和立德树人的根本.食品风味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对标课程思政,文章从教学内容、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自然融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深化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课程思政食品风味化学教学

    中外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王斐曾雪君李延康何亮亮...
    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空前发展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新时代食品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势在必行.因此,聚焦社会发展态势、完善课程设置、培养新型食品人才,是符合社会变革的应时之举.文章选取国内外多所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计划、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对国内外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提出构建"嵌入社会"的培养模式,综合多元、教学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以期为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