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

屠用利

月刊

1004-471X

021-65126911

200082

上海市济宁路28号

食品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食品工业》为综合性食品科技刊物,介绍食品及食品工业相关的工艺、工程、流通、综合利用、新产品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制造、开发、近期市场和技术信息等。涉及的专业面广、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B族维生素的6种化合物的方法优化

    胡文森杨路宽栾奕
    302-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超声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烟酸、烟酰胺、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盐酸吡哆醛和盐酸吡哆胺的检验方法.色谱条件:SB C18柱(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A为0.1%三氟乙酸、流动相B为甲醇.洗脱程序:0~4min,3%B;4~9 min,15%B;9~10 min,15%~20%B;10~11 min,60%~95%B;11~15 min,95%B;15~15.5 min,95%~3%B;15.5~18 min,3%B.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表明,烟酸、烟酰胺、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盐酸吡哆醛和盐酸吡哆胺线性范围为0.5~50 μg/mL,相关系数0.999 9.以0.125,0.500和1.250 mg/kg为3个水平加标,测得的回收率在90%~102%,SRSD≤4%.该方法简单、快捷、检测时间短,可同时对保健食品中的烟酸、烟酰胺、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盐酸吡哆醛和盐酸吡哆胺进行检测.

    保健食品B族维生素高效液相色谱超声萃取

    HPLC-MS/MS法测定猪肉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及沙丁胺醇

    双杨赵燕夏林林吴磊磊...
    305-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及沙丁胺醇,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1.0~50.0 ng/mL浓度范围内3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2 μg/kg时,3种化合物响应值均大于3,方法定量限为0.5 μg/kg时,3种化合物响应值均大于10.在1.0,4.0和8.0 μg/kg浓度水平上加标回收率为81.0%~94.0%,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1.83%,3.07%和3.50%,满足方法验证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蔬菜基质对气质法测定有机磷和聚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

    刘兰刘培勇张良成张惠...
    310-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验证萝卜、上海青、生姜3种基质标准工作液以及色谱柱分离条件对测定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2类农药残留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研究萝卜、上海青、生姜空白基质配制成3种基质的工作标准溶液和调整气相色谱柱分析条件,测定3种蔬菜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及基质标准工作液交叉相互测定.结果表明: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00 88 mg/kg,萝卜基质毒死蜱线性范围为0.005~0.5 μg/mL,r2=0.999 899 69;萝卜基质高效氯氟氰菊酯线性范围为0.005~0.5 μg/mL,r2=0.999 821 41.生姜基质毒死蜱线性范围为0.005~0.5 μg/mL,r2=0.999 927 79;生姜基质高效氯氟氰菊酯线性范围为0.005~0.5 μg/mL,r2=0.999 902 86.上海青基质毒死蜱线性范围为0.005~0.5 μg/mL,r2=0.999 800 60;上海青基质高效氯氟氰菊酯线性范围为0.005~0.5 μg/mL,r2=0.999 640 33.毒死蜱加标量为0.5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加标量为0.4 mg/kg,n=6.3种空白基质标液对萝卜、小白菜、仔姜的测定精密度显示:小白菜加标毒死蜱SRSD为4.6%,高效氯氟氰菊酯SRSD为8.5%;萝卜加标毒死蜱SRSD为5.5%,高效氯氟氰菊酯SRSD为5.9%;仔姜加标毒死蜱SRSD为6.5%,高效氯氟氰菊酯SRSD为5.5%.精密度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均在86.2%~105.2%之间.基质标准溶液互测3种样品加标结果重现性好,精密度高.采用该方法任意选择3种蔬菜中的一种作为空白基质配制标准工作液测定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都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特点,对蔬菜农药分析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气质法基质影响

    不同酿酒原料发酵香气成分分析

    刘芳张清玫王慧琳易伟...
    313-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以糖化酶、酵母为发酵剂的5种单粮及混合五粮发酵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发酵后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及混合五粮检出风味物质分别为52,50,45,51,51和51种.高粱醇类物质含量最高,玉米酸类物质及呋喃类物质含量高于其他原料,糯米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均为最低.与单粮发酵相比,五粮具有香气成分协调、酯类物质含量高、高级醇含量低的特点.单粮及混合五粮发酵后香气成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麦五粮香气成分最相似.

    原料模拟发酵香气成分

    基于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甘草的质量评价

    胡力飞梅菊吴涛石榴花...
    318-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甘草的质量,对甘肃、内蒙古、新疆9个市/州共计29批甘草样本的甘草苷、甘草酸、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铅、镉、砷、汞、铜、五氯硝基苯、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甘草的质量及分类情况进行评价.采用OriginPro 2023软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样本及变量的聚类分析情况与主成分分析情况较为一致,其中甘肃兰州样本与新疆样本较为相近,甘肃武威及金昌样本、内蒙古鄂尔多斯样本、甘肃酒泉3组样本较为相似且与甘肃白银样本相近.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砷、铜、总灰分、甘草苷和甘草酸为区分6个组别样本的代表性差异成分.该研究可为工业应用过程中甘草的原料产地选择提供参考.

    甘草甘草苷甘草酸化学计量学

    宁夏自治区食品检测研究院顺利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验收

    宁夏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322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米中3种香兰素的含量

    周美丽王瑞卢薇王岩...
    323-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大米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含量的方法.3种香料在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分别为5,2和3 μg/kg,定量限分别为15,6和9 μg/kg,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值;加标水平为30,100和300 μg/kg时回收率在96.4%~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8%~3.1%(n=6).该方法提取过程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非常好,能有效满足大米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快速测定.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大米中存在内源性香兰素,建议相关部门及时调整相应的国家标准限量值及监管措施,以免误判.

    香兰素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大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测定茶叶中灭草松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吴晓萍
    326-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QuEChER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建立一种测定茶叶中灭草松及其代谢物6-羟基灭草松、8-羟基灭草松残留量的方法.用水浸泡茶叶样品一段时间后,用1%的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经无水硫酸镁、PSA、C18、GCB进行混合净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及外标法对茶叶中的灭草松及其代谢物6-羟基灭草松、8-羟基灭草松残留进行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灭草松及其代谢物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100 μg/L范围内,r>0.99),在10,20和100 μg/kg这3个水平的加标下,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3.4%~99.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7.3%,方法检出限为0.014~0.42 μg/kg,定量限为10 μg/kg.该方法适用于茶叶中灭草松及其代谢物的同时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QuEChERS茶叶残留

    食品监督抽检分析及优化——基于S省2019-2022年的数据

    周世瑞
    330-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监督抽检作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常态化工作,是实现食品安全"三个最严"的有力抓手,对于市场上食品安全态势的把握、食品风险的防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也是食品犯罪治理的基础环节.探究食品监督抽检工作中的问题及要素,为优化食品监督抽检提供针对性建议.对S省2019-2022年的食品监督抽检数据进行梳理,重点对抽检数量、不合格类别、检验项目、检验机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食品监督抽检存在检验标准存在漏洞、数据公开不规范、抽检对象选择不足3个方面问题.提出应通过强化检验标准体系、加强抽检监督、丰富检验对象3条途径进行优化.

    食品监督抽检犯罪治理定位现状优化

    云南独龙族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研究

    范申申韩秦瑜
    334-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龙族是云南特少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怒江州独龙江乡.近年来推行的"整乡推进和整族帮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使其生存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通过田野调研发现,独龙族家庭在安全行为、安全态度、安全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问题,对当地居民卫生健康造成威胁.该研究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探究区域家庭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食品安全知识匮乏、食品处理不科学、传统烹饪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继而提出开展食品安全行为调查、加大宣传教育、建立食品安全规范制度等合理化建议.

    独龙族家庭食品安全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