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茯苓多糖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

    潘世杰丁丽婷胡婕伦钟亚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对乙醇诱导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咪替丁组和PCP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脏器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测定胃液pH值,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并做出损伤评价,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切片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胃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rukin-10,IL-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含量及胃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PCP中、高剂量组胃液pH值相比模型组均有极显著回落;从表观图和病理切片图可知,PCP 3种剂量组胃黏膜损伤情况均有所改善;各给药组IL-10、LPS和胃蛋白酶水平相对模型组总体上具有显著改善.

    茯苓多糖乙醇急性胃黏膜损伤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蜂王幼虫冻干粉对PCPA失眠小鼠的改善作用

    唐启河廖世群王佳炫萧杨...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蜂王幼虫冻干粉对失眠小鼠的治疗作用,该研究通过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来构建失眠小鼠模型,连续7 d对失眠小鼠分别灌胃低(0.1 g/kg)、中(1 g/kg)和高剂量(10 g/kg)的蜂王幼虫冻干粉.通过行为学观察和测定小鼠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来评价失眠模型和蜂王幼虫冻干粉的治疗及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小鼠经PCPA腹腔注射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中5-HT的相对体重含量都显著降低(P<0.05),且小鼠行为符合失眠模型特征;经过蜂王幼虫冻干粉灌胃后的失眠小鼠,与失眠模型组的小鼠相比血清中5-H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与空白对照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另外,从行为学观察也发现失眠特征消失.

    蜂王幼虫对氯苯丙氨酸失眠小鼠5-羟色胺睡眠障碍

    橘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刘仙俊李文华孙红艳尤金美...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临海涌泉蜜橘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橘皮、橘肉、橘络中的总酚、总黄酮、多糖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分析各部位活性成分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橘子不同部位的总酚、总黄酮及多糖含量分别在(6.38±0.27)mg/g~(10.51±0.36)mg/g、(1.54±0.05)mg/g~(6.13±0.23)mg/g和(18.05±0.24)mg/g~(36.40±0.11)mg/g的范围内,其中总酚含量以橘肉为最高,总黄酮和多糖含量都以橘皮为最高;橘子3个部位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都比较高,其中对DPPH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率以橘皮为最高,分别为(82.99±0.91)%和(69.61±0.75)%,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橘肉为最高,分别为(58.27±0.98)%和(89.83±0.96)%;相关性分析表明橘子不同部位总酚含量和O2-·清除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橘子活性成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相关性

    12种广西地区茶叶的水提物活性成分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余启明张金华黄泽强张竞荣...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2种广西地区茶叶的水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采用热水浴提取法制备茶叶水提物,测定水提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总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茶叶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茶叶水提物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绿茶和白茶的总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其中三江春总多酚含量最高;红茶的总黄酮含量高于绿茶和白茶,其中梅红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绿茶总糖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最高的为小叶种香茶.绿茶中三江早春侗坡仙茗和昭平乌牛早的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样品,红茶除三江梅红外其余样品均未检出,绿茶和白茶的表儿茶素较红茶高.绿茶和白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较红茶高.总多酚、总糖和表儿茶素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而总黄酮和儿茶素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较差,并呈现负相关.综合表明广西地区12种茶叶中,绿茶中总多酚和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相对较高,且抗氧化活性较好;红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但总多酚、儿茶素含量、抗氧化活性均低于绿茶和白茶.

    茶叶总多酚儿茶素表儿茶素抗氧化活性

    3种百香果果实糖含量与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

    王宇王红林方晓彤穆波...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a Sims)风味浓郁且果实多汁,素有"果汁之王"的美誉.但不同栽培品种间甜味差异显著,导致风味多样,决定水果甜味和风味的主要因素是糖含量.为深入研究百香果糖含量与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关系,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3个不同品种(紫香、黄金和满天星)的百香果果实糖含量进行分析.从百香果转录组注释数据中获得糖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并对其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金百香果葡萄糖、D-果糖、蔗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8.0、228.7、91.0 mg/g,满天星葡萄糖、D-果糖、蔗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9.7、226.3、55.6 mg/g,而紫香葡萄糖、D-果糖、蔗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8.3、210.0、86.4 mg/g.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对糖代谢相关基因: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脱羧酶在3个品种百香果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编码磷烯醇丙酮酸羧化与丙酮酸脱羟酶的两个基因在不同品种间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

    百香果品种糖含量基因差异表达气相色谱-质谱法

    巨大芽孢杆菌LB01粗提物对采后芒果炭疽病的生防效果及成分鉴定

    丁从文韦罗晴马忠璇周尚泽...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LB01粗提物对采后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粗提物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采用乙酸乙酯、石油醚和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对此菌株LB01发酵滤液进行萃取获得粗提物,通过平板扩散法和芒果活体实验法测定巨大芽孢杆菌LB01粗提物对采后芒果炭疽病菌的体外及体内抗菌活性,采用多种色谱柱对粗提物进行分离,运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文献数据鉴定结构.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粗提物抑制平板上病原菌生长的效果优于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粗提物在培养2 d后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6.2±5.2)%和(75.3±6.5)%.乙酸乙酯粗提物(200μL、80μg/mL)对采后芒果炭疽病的体内防治效果与化学杀菌剂施保克相似,7 d后生防效果高达(89.55±1.12)%,此粗提物共分离出3种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苯乙酸、4-氨基苯甲酸、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

    采后芒果炭疽病菌巨大芽孢杆菌LB01粗提物防病效果成分鉴定

    大米粉饺感官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龙慧覃柳迪王世雄郑新雷...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大米粉饺为试验对象进行感官评价,运用模糊数学模型,拟建立传统大米粉饺感官评价标准体系.通过M值法、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筛选大米粉饺的关键评价指标;并采用感官剖面分析法、"0:4评分法"确定感官评价指标的强度及权重.最终确定大米粉饺关键性感官指标为色泽、外型、风味、硬度、弹性、粘牙性及咀嚼性,其权重依次为0.092、0.112、0.092、0.169、0.171、0.178和0.186,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感官指标特性强度,建立大米粉饺感官评价标准体系,可以简单、准确地评价大米粉饺的食用品质,为粉饺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质量评价参考.

    大米粉饺权重感官剖面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标准体系

    沙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辛燕花赵三虎王瑜陈柯文...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甲醇、水、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研究沙棘叶不同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所有活性物质含量以甲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g/mL)时含量最高,得到的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抗坏血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84±0.10)、(64.26±1.38)、(3.41±10.08)、(95.55±0.26)、(7.41±0.07)mg/g.5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都是在料液比1:10(g/mL)时达到最大值,以甲醇作为提取剂,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85.64%,以丙酮为提取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28%、0.85.进一步对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沙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沙棘叶不同提取剂提取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蓝靛果果渣花色苷工艺优化

    刘雪可孟龙月辛欣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蓝靛果果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花色苷的工艺条件,并通过pH值示差法测定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量,探究各因素对蓝靛果果渣中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 min、固液比1:70(g/mL)、微波功率350 W、乙醇体积分数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量为9.37 mg/g.

    蓝靛果果渣花色苷正交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

    大枣果酒发酵剂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韩希凤姜子涛盖旭王俊全...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枣果浆为原料,酒精度、感官评分、抗氧化性等为指标,从6种酿酒酵母(BO2B、X16、F33、EC-118、帝伯士、FX10)筛选适合大枣果酒酿制的发酵剂,并对该发酵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对比分析6种发酵剂发酵过程中及发酵后大枣果酒的品质变化,发现F33酵母发酵能力强,适合制作大枣果酒.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F33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是影响大枣果酒感官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发酵时间,两者均达到显著水平;第三是酵母接种量,最小是初始pH值,且后两者不显著.接种量0.6 g/L、初始pH4.0、26℃下发酵7 d,经验证试验,所得大枣果酒感官评分为90.2分,酒精度9.0%vol,说明此条件为F33酵母菌的最佳发酵条件.

    大枣果酒发酵剂筛选发酵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