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芽糙米百香果桃酥配方优化及品质评价

    郑艺梅林妹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并添加百香果全粉制作桃酥.采用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配方并评价其品质.结果表明,发芽糙米百香果桃酥最佳配方:以混合粉(其中发芽糙米粉占22%,低筋面粉占78%)为100%计,百香果全粉添加量10%、玉米油添加量50%、糖粉添加量39%、鸡蛋液添加量15%、膨松剂添加量3%,在此条件下桃酥品质最佳.

    发芽糙米百香果桃酥模糊数学响应面品质评价

    三产地百香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许梦圆景继月韩宝荣兰文伟...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福建和四川三产地百香果叶为研究材料,运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制备百香果叶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芦丁为标准品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将总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百香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三产地百香果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百香果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70:1(mL/g),超声时间30 min,乙醇含量40%,在此提取条件下,广西北流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1.55 mg RT/g DW,福建南平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3.67 mg RT/g DW,四川凉山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4.86 mg RT/g DW,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四川凉山样品最优.

    百香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抗氧化产地

    鸡血血肽分离纯化与抗氧化性研究

    李新汪兰丁安子吴文锦...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鸡血血红蛋白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血肽酶解制备条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血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通过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对血肽进行分离纯化,分别测定血肽粗品、纯化后组分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与O2-自由基清除率.血肽酶解条件为血红蛋白底物浓度5%、酶添加量1.5%、酶解时间5 h,浓缩冻干得到血肽粗品;血肽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500 Da~1000 Da与180 Da~500 Da,分别占比23.97%、66.07%;血肽经Sephadex G-15层析主要分离出4个洗脱峰,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一致;180 Da~500 Da血肽表现出更高的抗氧化性,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与O2-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28%、52.45%、23.86%与18.14%.

    鸡血酶解血肽纯化抗氧化性

    超声结合酶法辅助提取甘蔗渣中水溶性多糖的工艺优化

    吴金松许美娟耿广威任聪...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甘蔗渣为原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甘蔗渣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对其进行紫外吸收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先用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逐个进行试验,比较提取率,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提取率最高.以纤维素酶作为辅助酶结合超声进行优化试验,结合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最佳优化工艺条件:料液比1:30(g/mL),酶解pH5.0,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底物的4.5%,超声酶解时间60 min,超声酶解温度55℃,超声功率350 W,平均提取率为12.78%,比优化之前提取率高16.78%.紫外吸收图谱显示在波长260 nm~280 nm无特征吸收峰,即多糖中不含核酸和蛋白质,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官能团的伸缩振动峰图谱表明提取物质符合多糖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说明该提取工艺的可靠性.

    甘蔗渣水溶性多糖超声结合酶法正交试验优化紫外吸收红外光谱

    野地瓜茎中3种绿原酸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永玲马风伟赵治兵杨怡...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野地瓜茎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对野地瓜茎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评价不同提取工艺下野地瓜茎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地瓜茎提取物中3种绿原酸得率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3%、提取温度72℃、料液比1:26(g/mL),经验证试验总评归一值为0.9201±0.0230.与预测值(0.9280)的偏差为0.85%,二项式拟合效果好;最佳工艺下野地瓜茎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4.32±0.52)、(67.52±0.89)μg/mL;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贡献显著.

    野地瓜茎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提取工艺抗氧化相关性分析

    乳清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优化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蔡惠钿谢妍纯张逸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乳清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物为原料与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制备乳清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whey protein peptides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WPP-MRPs),并测定其对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WPP-MRPs制备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葡萄糖浓度8.3%、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和pH9.0,在此条件下WPP-MRPs的还原力为0.93±0.02.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WPP-MRPs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47.15±0.83)mg/mL和(44.28±0.95)mg/mL.结果显示WPP-MRP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乳清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优化工艺抗氧化活性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泡菜风味马铃薯饼干研制

    崔妍杨丹璐陈姗姗吴金鸿...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以马铃薯粉为原料的新型风味产品,提高马铃薯粉的综合利用价值,将改性的泡菜粉加入到马铃薯饼干中,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工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定、质构分析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泡菜风味马铃薯饼干的最优配方为低筋面粉145 g、奶粉15 g、鸡蛋15 g、牛奶40 g、黄油35 g、白砂糖30 g、泡菜粉13 g、马铃薯粉22 g、泡打粉4 g.复配粉过140目筛有利于提高产品质构和感官品质.产品营养评价结果显示,泡菜风味马铃薯饼干是一种高膳食纤维、高蛋白质、低热量的新型功能性营养食品,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泡菜风味马铃薯饼干主成分分析营养评价

    响应面法优化蒲公英柚子酸奶工艺研究

    赵建英白建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蒲公英汁、白砂糖及柚子汁为主要添加物,经过发酵制作蒲公英柚子酸奶,以综合评分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获得蒲公英柚子酸奶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柚子汁添加量20 g,蒲公英汁添加量8 g,白砂糖添加量7 g,在此工艺条件下制成的蒲公英柚子酸奶口感俱佳且具有独特的风味.

    蒲公英汁柚子汁酸奶响应面工艺研究

    莲子含水率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构建

    崔蕴涵许金钗方智毅叶大鹏...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水率是衡量莲子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为实现莲子烘干过程中其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武夷山和广昌两个莲子品种在4个不同干燥时间的光谱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法建立莲子含水率检测模型.结果表明,两个品种莲子数据混合后,基于原始光谱建立的PLS模型预测决定系数RP2为0.9283,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0.1125,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为3.7343.进一步比较卷积平滑(savitzky golay,SG)、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和归一化4种不同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对PLS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MSC预处理后的光谱建立PLS模型预测性能最好,RP2为0.9453,RMSEP为0.1083,RPD为4.2750.研究表明,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莲子光谱反射率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莲子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

    莲子含水率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无损检测

    小麦霉菌污染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的建立

    吕都唐健波赵绪婷刘永翔...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判别小麦霉菌污染的方法,该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以126份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剔除异常样品、光谱降维和预处理,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cation,SVM)方法建立判别模型.结果表明:运用基于马氏距离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异常样品5个,将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8个主成分,能够代表原始样本的98.80%.输入变量的最佳预处理方式为标准正态变量变换,最佳核函数为linear,核函数参数C值为10,SVM判别模型的训练集判别正确率为100%,交叉验证判别正确率为98.89%.用未参与建立判别模型的外部验证集样品对SVM判别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VM判别模型对外部验证集样品的判别正确率为100%.该研究所建立的SVM判别模型可以用于小麦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小麦霉菌判别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