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金石斑鱼肌肉蛋白质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及评价

    韩丽娜李志鸿朱海赵光军...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对黄金石斑鱼肌肉蛋白质和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黄金石斑鱼肌肉中含水分77.33%、粗蛋白19.56%、粗脂肪1.92%、粗灰分1.13%.黄金石斑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的17.89%,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8%;共检测出14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含量分别为肌肉的0.2523%,0.19437%和0.2446%.研究表明,黄金石斑鱼肌肉是一种氨基酸、脂肪酸含量丰富,组成均衡的优质蛋白;黄金石斑鱼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高品质鱼类,具有较高食用和推广养殖价值.

    黄金石斑蛋白质脂肪酸分析评价

    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果蔬叶片中钾的条件优化

    卢丽娟赵晓蕊于佳伟唐君伟...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苹果、番茄、黄瓜的叶片为试材,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研究了消煮液酸种类和待测液酸度、燃气种类、燃气压力、助燃气压力、吸样时间、清洗时间等条件对钾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消煮液酸度控制在5%以内,以丙烷为燃气,燃气压力0.07 MPa,助燃气压力15 psi(1 psi=6897 Pa),吸样时间40 s,清洗时间50 s,该条件下,钾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结果的重复性比较好.同时,样品的检测速率提高了32%,因此优化后的条件可用于植物总钾的快速测定.

    连续流动分析法苹果叶片番茄叶片黄瓜叶片总钾

    木本蔬菜广西盾翅藤的营养分析与评价

    梁小春杨钦潮黄松殿卢德阳...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盾翅藤为研究对象,从主要营养成分、矿质营养元素和氨基酸3方面分析其可食叶和可食茎的营养成分构成.结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中国卫生行业标准测定各类营养元素含量,并通过营养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指标,评价广西盾翅藤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结果表明:与3种常见木本蔬菜相比,广西盾翅藤的营养价值更高、含量更丰富,其中,蛋白质4.9 g/100 g、维生素C 0.121 g/100 g~0.421 g/100 g、锌4.78 mg/kg~7.35 mg/kg、钙1080 mg/kg~2150 mg/kg、镁370 mg/kg~570 mg/kg.氨基酸总量为3.11 mg/kg~3.58 mg/kg,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37.4%~42.4%,均比3种常见木本蔬菜相应指标高.广西盾翅藤可食叶与可食茎的营养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可食叶中维生素C、钙、铁、镁、硒5种营养素的含量相对较高,氨基酸构成也更接近营养标准模式的理想值.广西盾翅藤营养成分含量高,营养组分均衡,并含有较丰富的呈味和药用氨基酸.

    广西盾翅藤木本蔬菜营养成分营养评价氨基酸

    猴头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酚类物质定量分析

    姚芬高虹殷朝敏史德芳...
    16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 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UPLC-ESI-MS)对猴头菇醇提物(ethanol extract,EE)及其石油醚萃取物(petroleum ether fraction,PEF)、氯仿萃取物(chloroform fraction,CF)、乙酸乙酯萃取物(ethyl acetate fraction,EAF)和正丁醇萃取物(n-butanol fraction,NF)中的14种酚酸和12种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猴头菇醇提物及4种有机萃取物中黄酮含量远远低于酚酸含量;不同萃取物间酚酸组成较一致,但各组分含量差异显著,而黄酮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均有明显差异.其中,苯甲酸和L-苯丙氨酸在EE、PEF、CF和NF中含量最高,反式阿魏酸和表儿茶素在EAF中含量最高.试验结果可为猴头菇酚类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猴头菇提取物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酚酸黄酮定量分析

    20个品种树莓果实品质评价

    周双孙兰英杨光焦奎宝...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份不同品种的树莓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树莓果实的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平均单果重在1.82 g~3.75 g,果实出汁率在58.77%~72.7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2%~11.2%,VC含量在12.24 mg/100 g~37.92 mg/100 g,花青素含量变幅为142.24 mg/100 g~374.23 mg/100 g,固酸比为4.59~14.06,糖酸比为2.85~8.63.20份树莓品种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后,第一类固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相对较高,适宜作为加工果脯和果酱,第二类出汁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适宜加工果汁果酒,第三类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适宜,并且口感甜酸,适宜作为鲜食品种.

    树莓品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评价

    超声破壁刺五加叶茶营养成分分析

    季羽周彤宫益霞孙长海...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超声破壁的刺五加叶茶为试材,测定刺五加叶茶的水分、灰分、还原糖、粗蛋白、粗纤维、脂肪、维生素C、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并将其与未经处理的刺五加叶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评价刺五加叶茶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茶中水分含量为(7.495±0.79)%,灰分含量为(0.131±0.02)%,粗蛋白含量为(2.081±0.12)%,粗脂肪含量为(2.072±0.09)%,粗纤维含量为(5.743±0.83)%,还原糖含量为(6.237±0.71)%,维生素C含量为(7.834±0.52)mg/100 g;氨基酸总含量为18.404 g/100 g;共检出7种微量元素,5种B族维生素.除水分外,刺五加叶茶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未经处理的刺五加叶.综上,超声破壁的刺五加叶茶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适宜工业化规模生产.

    刺五加叶茶刺五加叶超声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

    速冻调制食品中沙门氏菌及干扰菌的分离与鉴定

    黄宝莹佘之蕴李沅镁金佳佳...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速冻调制食品中沙门氏菌及干扰菌的污染状况和生化特性,参照国家标准对6个类别307批次速冻调制食品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对分离出的目标菌及干扰菌进行初筛试验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在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沙门氏菌可疑率为41.69%,初筛试验后可疑率降至16.29%,沙门氏菌检出率为0.98%,鉴定出19种干扰菌.速冻调制食品中检测出大量非沙门氏菌干扰菌,其营养需求和生化特征与沙门氏菌相似.鉴定出的干扰菌均为食源性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应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管.

    速冻调制食品沙门氏菌干扰菌分离生化鉴定

    负载多酚的纳米复合物制备方法及结构表征

    梁艳蔡路昀侯东园施佩影...
    18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酚类化合物因为其独特的生物活性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多酚类化合物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蛋白质和多糖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将多酚类物质包埋起来,不仅可以克服多酚水溶性差、易降解、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保留多酚原有的生物活性,而且可以实现多酚类物质的缓释.对纳米复合物的4种制备方法、表征手段以及颗粒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多酚类物质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指导.

    多酚纳米复合物制备结构表征影响因素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猕猴桃品质检测研究进展

    胡静黄金发刘小丹毕洁...
    196-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快速、准确地检测猕猴桃果品品质至关重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具有分析快速高效、方便准确、非破坏性、无污染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已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分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水果分级、加工和品质评判.该文概述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猕猴桃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酸度、损伤和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猕猴桃品质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

    近红外光谱猕猴桃品质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黄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进展

    李冬琴杨萌文笑雨吴云霞...
    20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酒属于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香气浓郁,成分复杂,其风味主要由酯类、醇类、醛类等物质构成.这些风味物质部分来源于酿造原料、麦曲,还有一部分是由微生物的代谢和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生化反应生成.该文综述黄酒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比较不同地区黄酒的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对黄酒香气产生影响的因素,总结常用的风味物质检测方法,为提升黄酒整体风味提供参考.

    黄酒挥发性风味影响因素富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