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字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

双月刊

数字教育/Journal Digital Educati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习投入理论视域下教师干预对在线协作会话的影响研究

    张琦吴林静高喻廖鑫...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协作会话活动经常出现浅层认知、社交孤立等问题.及时的教师干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以学习投入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学习投入理论的教师干预框架,并设计了相应的干预策略.以某师范大学"计算思维"课程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认知网络分析,探究了行为干预、情感干预和认知干预对学习者在在线协作会话中行为分布、社会交互和认知模式的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1.与行为干预相比,情感和认知干预对在线协作会话活动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2.情感干预能够激发同伴间的评估行为,并提升社区的社会交互积极性.3.认知干预能够显著促进学习者的高阶认知发展,并促进其产生更丰富的认知模式.基于上述结论,该研究得出了相关启示,对在线协作会话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行为干预情感干预认知干预社交互动在线协作会话

    人机协同教学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韩小利陈凯泉吕伟刚仲国强...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机协同的理念从工业领域引入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人机协同教学是大势所趋.但在人机协同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的同时,相关实践应用却较为匮乏,特别是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及其实践案例参照;在具体实践模式上,缺少同时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开展的人机协同教学研究.因此,该研究从实践角度出发,进行混合式教学下的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模型构建,探究人机协同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优秀层、良好层、薄弱层)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人机协同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影响不同,学生的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无显著差异,但在行为投入和学习投入的总体水平上差异显著.

    人工智能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学习效果

    数据支持的学教评一体化教研模型构建

    王慧敏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研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形态,在促进课程改革、学科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专业支撑,然而传统教研活动大多依赖于教研员的专业经验,实证数据支持不足.该研究从数据贯通教研全过程的视角,聚焦学生问题的发现、诊断和解决全过程,构建数据支持的教研模型.该模型以学生测评数据作为教研问题发现的依据,以课堂观察数据作为诊断教学问题的反思依据,以群体感知数据作为教研评价的依据,促进问题解决方案的生成.该研究旨在从学、教、评 3 个维度实现教研内容精准发现、参与群体精准确定、教师群体智慧有效汇聚、教研过程性评价客观真实,从而改变传统教研活动的经验取向,向精准化教研转型,为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精准教研提供借鉴思路.

    数据支持教研模型人机协同精准教研

    基于生理计算的认知负荷测评:动因、关键问题与特征——兼论认知状态评估的生理计算框架

    王国华田梁浩俞树煜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场域中的认知负荷测评存在缺乏过程性数据、测评维度单一、测评精确性不足等问题.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技术从多维时空角度揭示认知负荷的表征机制,将认知负荷测量问题置于数据驱动范式中重新审视,有助于形成理解学习认知和相关规律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基于此,文章从认知负荷测评研究的现状出发,梳理分析了融合生理数据驱动认知负荷测评的动因.深入分析了相关研究开展所涉及的认知负荷可计算、认知负荷表征模型的可解释、认知负荷要素权重的计算等关键问题,明晰了融合生理数据驱动认知负荷测评的多维性、过程性、精确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理论模型—数据采集—模型构建—计算分析与模式识别"思路构建了教育生理计算框架.

    认知负荷生理数据数据融合测评多模态

    混合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度提升策略研究

    王洪江王清清叶思思李灵...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当前,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整体学习参与度偏低.因此,该研究分别从混合教学以及创业课程两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学习参与度提升策略,构建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学习同伴、教学资源、教学环境 5 个维度的学习参与度提升策略模型,在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模式与实践"混合式教学课程中开展了策略干预研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ICAP编码框架和Senta开源情感分析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学员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差异,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同时注意到在讨论区的"休息区",学生情感呈正向,积极情感的发生概率高于"课程任务区".此项研究成果可以为讨论区板块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混合教学环境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参与度

    知识建构视域下的高校课程体系设计模式研究

    殷常鸿叶凯云张义兵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体系作为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其系统建设及研究历来是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所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虽然课程体系建设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出现了诸如精品课程、慕课、"一流"课程等诸多的建设模式和体系,但仍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既有的课程建设模式和框架,根本原因在于其课程观仍未突破知识获得隐喻以及知识参与隐喻的桎梏.为此,该研究以知识创造隐喻为着眼点,在系统探究课程以及课程体系发展、演变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知识建构范式的课程观,并以此为依据尝试性地构建针对课程内容的高校课程体系设计模式,为丰富和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模式参考.

    知识建构课程课程观课程体系知识创造

    OBE视域下的高中人工智能教学活动框架及应用

    张妮谢林易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OBE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习者高质量参与教学活动.文章在OBE视域下构建了高中人工智能教学框架,并选取我国G省X高中开展两轮迭代教学应用,利用准实验研究法探究了OBE视域下的高中人工智能教学活动框架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OBE视域下的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信心、知识水平、核心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OBE教学活动框架

    在线协作学习中的角色互动与干预策略研究

    王辞晓李晶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时代下,在线协作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协作中的角色互动对于协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该研究以社区型在线开放课程cMOOC6.0 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识别分析协作角色的分布、转换规律,划分出角色类属,并探究各类角色在协作中的具体贡献和角色间的交互,进而挖掘出各组的协作模式.最终基于研究结果,为提升在线协作学习的效果提出可行的干预策略.

    在线教育协作学习在线学习社区角色互动干预策略

    元认知导向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与路径探析

    孙林君曹美梦张一春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认知作为一种高阶内隐的思维过程,赋予学习型社会中的个体对认知活动能动计划、监测和调整的能力.多模态的兴起,催生出多感官协同学习与意义建构的教学新模式,促使学习者在多感官并用的同时聚焦于自身认知学习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元认知的形成与发展.该研究基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为教师探索在多模态教学视域下如何促进与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构建以激发元认知为导向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元认知多模态教学信息技术教学

    "GAI-虚拟数字人"赋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型构建与应用——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智慧农场"项目为例

    董琳雪王同聚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GAI与虚拟数字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数智融合和技术赋能教与学,提升了教师数字素养,减轻了教学负担,推动了教育高质量发展.该研究以建构主义和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以GAI和虚拟数字人为技术支撑,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跨学科项目式教学为主线,构建了"GAI-虚拟数字人"赋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型,通过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智慧农场"项目教学案例的应用,分析"GAI-虚拟数字人"赋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型的应用成效,以期为数智赋能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数智融合GAI虚拟数字人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