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维生素D缺乏和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度的相关性研究

    杨秀赛皮耶·阿卜来提乔梦菲阿丽娅·吉力力...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是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发生风险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9名患者根据眼底检查分为DR组(n=50)和正常眼底(NDR)组(n=159)。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病程、FBG、HbAlC、25(OH)D与DR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居住地(城镇)、与维生素D缺乏、SBP与DR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DR发生的影响因素,比较各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病程、FBG、HbAlc及25(OH)D对DR的预测价值。结果:DR组的居住地(农村)、FBG、HbAlC、病程等均大于NDR组,25(OH)D水平低于NDR组,DR组维生素D缺乏率大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R与居住地(城镇)呈负相关(P<0。05),与SBP、维生素D缺乏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DR与25(OH)D呈负相关(P<0。05),与病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病程、FBG、HbAlC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维生素D缺乏的T2DM患者DR发病风险是维生素D不缺乏者的22。019倍(OR=22。019,95%CL2。119~228。77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病程、FBG、HbAlC、25(OH)D作为联合变量可有效预测DR,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结论:25(OH)D与DR呈负相关,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有关。

    维生素D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清ANXA1、dickkopf-1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姚寅生叶士露雷钟奇丁鑫...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I(ANXA1)、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1)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aSAH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NXA1、dickkopf-1水平,比较两组血清ANXA1、dick-kopf-1水平差异。分析血清ANXA1、dickkopf-1水平与aSAH患者脑损伤程度和手术治疗后预后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血清ANXA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ickkop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NXA1与Hunt-Hess评分、WFNS评分和改良Fisher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dickkopf-1与Hunt-Hess评分、WFNS评分和改良Fisher评分均呈正相关(P<)。05)。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经统计术后预后不良患者有56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NXA1水平为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高dickkopf-1水平、高Hunt-Hess评分、高WFNS评分、高改良Fisher评分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血清ANXA1、dickkopf-1及Hunt-Hess评分、WFNS评分、改良Fisher评分对aSAH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最高,ROC-AUC(0。95CI)为0。843(0。748~0。942)。结论:aSAH患者血清ANXA1、dickkopf-1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联合血清ANXA1、dickkopf-1与病情评分对aSAH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ANXA1dickkopf-1预后

    益心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婷程秋雁张俐可欣胡楠...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心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南京市中心医院2020年7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3,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和研究组(n=63,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心舒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CO、LVEF升高,LVEDD缩小,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下降,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ET-1下降,NO升高,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4。76%)、研究组(6。3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益心舒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益心舒片美托洛尔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

    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生娣陈淼廖光冲王铁柱...
    121-12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联合血清转位蛋白(TSPO)、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接受DC的sTBI患者,根据30 d(短期)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计算GCS评分和检测血清TSPO、RANTES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水平对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sTBI患者DC后30 d死亡率为30。39%(31/102)。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GCS评分降低,血清TSPO、RANTES水平升高(P<0。05)。死亡组合并多发伤、受伤至手术时间≥6h、瞳孔散大、颅内血肿量≥40mL、中线移位≥5 mm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h、瞳孔散大、中线移位≥5 mm、TSPO和RANTES升高为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预测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单独预测(P<0。05)。结论: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水平与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独立相关,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预测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价值较高,可能成为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辅助预测指标。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转位蛋白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短期死亡预测价值

    RCI、LHR、NLR与AECOPD患者Ⅱ型呼吸衰竭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常方玉张迁许晓曼张茹玉...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指数(RCI)、淋巴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L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Ⅱ型呼吸衰竭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n=47)和无呼吸衰竭组(n=92),随访以上患者出院90天内的预后情况,剔除失访和死亡病例,分为预后不良组(n=26)与预后良好组(n=101),计算RCI、LHR以及NLR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CI、LHR以及NLR比值在AECOPD患者短期内预后不良中的研究价值。结果:呼吸衰竭组NLR、RCI高于无呼吸衰竭组,LHR低于无呼吸衰竭组(P<0。05)。预后不良组COPD病程长于预后良好组,NLR、RCI高于预后良好组,BMI、LHR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RCI升高与LHR降低均是AE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CI、LHR与NLR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0。681、0。770,三者联合的AUC为0。863,联合预测时的AUC最大。结论:RCI、LHR及NLR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AECOPD患者严重程度,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预测短期预后不良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RCILHRNLR预后预测价值

    MTA、iRoot BP Plus及氢氧化钙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

    杨雪垠金武龙格根塔娜李丽洁...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iRoot BP Plus(iRooT)以及氢氧化钙(Ca(OH)2)三种材料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需要接受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患者(60颗患牙)按照使用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三组:MTA组、iRooT组和Ca(OH)2组,每组20例(20颗患牙),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手术成功率、牙本质桥形成和牙齿变色发生率、牙根管壁厚度、牙齿功能和美观度、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1)三组患者仅术后6个月临床治疗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05);(2)Ca(OH)2组术后牙本质桥形成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牙齿变色发生率显著低于MTA组(P<0。05)和显著高于iRooT组(P<0。05)。(3)三组患者治疗后牙根管壁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治疗后Ca(OH)2组患牙根管壁厚度增加显著低于MTA组和iRooT组(P<0。05)。(4)Ca(OH)2组患者术后6个月牙齿舒适功能、固定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MTA组和iRooT组(P<0。05),而牙齿美观度评分显著低于iRooT组(P<0。05)和显著高于MTA组(P<0。05)。(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MMP-3和IL-8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并且MTA组患者血清MMP-3和IL-8水平显著高于iRooT组(P<0。05)和显著低于CaOH组(P<0。05)。结论:iRoot BP Plus和MTA材料应用于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均具有较高的远期成功率,但MTA材料远期牙齿变色率较高因而影响牙齿美观度。

    三氧化物聚合体iRootBPPlus氢氧化钙恒牙活髓切断术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任莹蒋文婷刘苏雅谢宁...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和联合组(n=3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下降,但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升高,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CEA、CYFRA21-1、CA125水平。

    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卡铂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稳心颗粒联合盐酸决奈达隆片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氧化应激、心肌纤维化和外周血单核细胞Cx40、Cx43的影响

    龙骁陈然黄玉艳汤长春...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盐酸决奈达隆片对阵发性房颤(PAF)患者氧化应激、心肌纤维化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0(Cx40)信使核糖核酸(mRNA)、缝隙连接蛋白43(Cx43)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9例P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盐酸决奈达隆片治疗)和研究组(40例,稳心颗粒联合盐酸决奈达隆片治疗)。对比两组房颤(AF)发作次数、静息心率、AF持续时间、氧化应激指标、心肌纤维化指标和外周血单核细胞Cx40mRNA、Cx43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相比,研究组的AF发作次数更少,静息心率更低,AF持续时间更短,丙二醛(MDA)、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外周血单核细胞Cx40mRNA、Cx43mRNA更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更高(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盐酸决奈达隆片治疗PAF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心肌纤维化损伤,调节外周血单核细胞Cx40mRNA、Cx43mRNA水平。

    稳心颗粒盐酸决奈达隆片阵发性房颤氧化应激心肌纤维化Cx40Cx43

    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MPV/PC比值、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彭超张贵平徐杰程秀丽...
    144-1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AI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常规检查,获得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计算MPV/PC比值、NLR。出院后90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MPV/PC比值、NLR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MPV/PC比值、NLR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小于预后良好组(P<0。05)。IMT、PSV、EDV、MPV/PC比值、NLR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710、0。693、0。769、0。771,联合IMT、PSV、EDV、MPV/PC比值、NLR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MPV/PC比值、NLR在AIS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超声预后MPV/PC比值NLR预测价值

    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湿热侵络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谢田孙侃张松翟力...
    148-1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湿热侵络型高血压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薛氏4号方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湿热侵络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及联合组(n=60,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薛氏4号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眩晕、头痛、口渴少饮、肢体困重、失眠、心悸、胸闷、肢体麻木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湿热侵络型高血压,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压,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薛氏4号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湿热侵络型高血压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