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联合羟考酮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中的对比研究

    陈霞郑立东詹利叶奎...
    3061-3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QLB)联合羟考酮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CS)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期间148例行LCS的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例数分别为49例、49例和50例。A组接受羟考酮,B组接受后路QLB联合羟考酮,C组接受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QLB-LSAL)联合羟考酮。对比三组术后48 h补救镇痛例数、自控静脉镇痛(PICA)有效按压次数、静息时和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苏醒质量、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B组、C组的术后48 h补救镇痛例数依次减少(P<0。05)。A组、B组、C组的PICA有效按压次数依次减少(P<0。05)。A组、B组、C组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依次缩短(P<0。05)。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A组、B组、C组的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依次下降(P<0。05)。术后1d,A组、B组、C组Cor、E、NE依次下降(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QLB-LSAL联合羟考酮用于LCS后镇痛效果明显,可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羟考酮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镇痛效果

    浮针联合穴位推拿对血瘀气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和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影响

    邹可言王淑平贺青涛崔威...
    3066-3069,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浮针联合穴位推拿对血瘀气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和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收治的80例CSR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穴位推拿)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浮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红外热成像温度差和颈椎活动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外热成像温度差较对照组更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活动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浮针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血瘀气滞型CSR患者,可降低患者颈椎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障碍、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和红外热成像温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浮针穴位推拿血瘀气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红外热成像温度

    TyG指数、血清Gal-3、HDAC3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王燕红吕学祥李念陈家骏...
    3070-3074,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CI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收治的NVAF患者34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CIS分为CIS组和非CIS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al-3、HDAC3水平,并计算TyG指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NVAF患者发生CIS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yG指数及血清Gal-3、HDAC3对NVAF发生CIS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NVAF患者CIS发生率为22。77%(79/347)。CIS组TyG指数、血清Gal-3、HDAC3水平高于非CI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LAD)、TyG指数、Gal-3、HDAC3升高是NVAF患者发生C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VEF升高是NVAF患者发生CIS的保护因素(P<0。05)。TyG指数、Gal-3、HDAC3预测NVAF发生CI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1、0。790、0。769,联合预测的AUC为0。918。结论:TyG指数、血清Gal-3和HDAC3升高是NVAF患者发生CIS的独立危险因素,TyG指数、血清Gal-3和HDAC3联合检测对NVAF患者发生CIS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TyG指数Gal-3HDAC3预测价值

    高压氧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状态及血清IMA、NFL、Occludin水平的影响

    钱晓林耿文丽马莉莉乔妍...
    3075-3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状态及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神经丝轻链蛋白(NFL)、闭合蛋白(Occlud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12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卒中量表(NHISS)与改良型Rankin(mRS)评分、脑组织血流灌注状态[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反应时间(TMax)]、血清IMA、NFL、Occludi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2周后NHISS、mRS评分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2周后CBF、CBV升高,MTT、TMax缩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2周后血清IMA、Occludin、NFL水平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可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状态,降低血清IMA、Occludin、NFL水平,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高压氧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灌注状态IMANFLOccludin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他卡西醇软膏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黄凯赵世享腾娟陈秋...
    3079-3082,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和他卡西醇软膏联合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计12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和联合组(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各为62例。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及肠道微生态指标。同时记录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评分、CD8+、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更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CD3+、CD4+、CD4+/CD8+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基础上结合润燥止痒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肠道微生态,且安全性好。

    润燥止痒胶囊他卡西醇软膏寻常型银屑病免疫炎症反应肠道微生态

    不同频次电针足三里对脾虚气陷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唐运媛林奕韩秀芳段文丽...
    3083-3086,3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脾虚气陷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采用不同频次电针足三里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脾虚气陷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的康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脾虚气陷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共计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均实施止血、抗炎、止痛药物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于术前30 min给予电针足三里治疗,每日1次,研究组于术前30min、术后2h给予电针足三里治疗,每日2次,比较两组肛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疼痛应激介质。结果:两组术后24h肛门疼痛评分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术后24h肛缘水肿评分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症状(水肿、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术后24 h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脾虚气陷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采用电针足三里治疗的效果较好,与每日电针足三里1次相比,每日电针足三里2次更有利于肛门疼痛和肛缘水肿评分、临床症状、疼痛应激介质的改善。

    不同频次电针足三里脾虚气陷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临床疗效

    估计脉搏波速度与中国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潘锦滨张土明陈建英张兴斌...
    3087-3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估计脉搏波速度(ePWV)与我国社区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第一波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中老年人纳入本研究。收集人群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ePWV对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共9542例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其中共1348例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在调整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无论作为连续变量还是分类变量,ePWV都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显著相关。作为连续变量时,ePWV每增加1个单位,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8%(OR=1。08,95%CI:1。02-1。14,P=0。008)。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60岁、高中以下学历、已婚的亚组中,ePWV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显著,在年龄>60岁、女性、吸烟、饮酒(从不饮酒vs每月1次vs每月<1次)、BMI(<25vs≥25),ePWV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不显著。结论:ePWV是中国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未来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监测的指标,但仍需更多的研究证实。

    心脑血管疾病估计脉搏波速度动脉硬化中老年人

    Masquelet技术保肢治疗Wagner2-4型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

    马庆鹿亮刘彬曾健学...
    3093-3097,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Masquelet技术保肢治疗Wagner2-4型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足外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共计98例Wagner2-4型的糖尿病足溃疡病人,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组(n=49)与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组(n=49)。研究组行常规清创联合抗生素PMMA治疗;VSD组行常规清创联合VSD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分泌物病原学培养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截肢率、创面愈合方式、溃疡复发率及总体住院时间。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3月至2年随访,两组患者在创面分泌物病原学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PMMA组治疗3个月后AOFAS评分明显高于VSD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VSD组(P<0。05);PMMA总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截肢率、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VSD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经Masquelet技术治疗后具有优良的创面愈合率及保肢率,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Masquelet技术糖尿病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冯燕李萌杨建成唐清华...
    3098-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非骨质疏松患者作为非骨质疏松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检者骨代谢标志物表达水平,并以双能X线吸收法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骨代谢标志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临界值。最后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三组受检者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血钙(Ca)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受检者尿1型胶原C端肽(CTX-1)、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PTH)对比差异显著,骨质疏松组CTX-1、PTH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及对照组,骨钙素较非骨质疏松组及对照组低(P<0。05);CTX-1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临界值为525。74 µg/mmoL Cr,灵敏度83。35%、特异性67。95%,骨钙素的诊断临界值为14。12 ng/L,灵敏度81。27%、特异性79。46%,PTH的诊断临界值为45。75 pmol/L,灵敏度74。84%、特异性81。36%;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程、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空腹血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BMI、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CTX-1、骨钙素、PTH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年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CTX-1、骨钙素、PTH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CTX-1、PTH水平升高,骨钙素降低,三者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可提供重要参考意见,且年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CTX-1、骨钙素、PTH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标志物危险因素骨钙素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AA、PCT/Lac比值、CRP/Alb比值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肖甜甜焦政殷晶晶张芳...
    3103-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比值、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78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根据入院28 d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死亡组。对比两组血清SAA、PCT/Lac比值、CRP/Alb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PCT/Lac比值、CRP/Alb比值预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入院28 d后,患者死亡31例,死亡率为17。42%。死亡组血清SAA、PCT/Lac比值、CRP/Alb比值比生存组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程度为重度、SAA水平升高、PCT/Lac比值升高、CRP/Alb比值升高是影响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SAA、PCT/Lac比值、CRP/Alb比值及三者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04、0。852、0。901。结论: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AA、PCT/Lac比值、CRP/Alb比值上升,且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联合血清SAA、PCT/Lac比值、CRP/Alb比值对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血乳酸比值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