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LncRNA TUG1、miR-29a-3p表达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变程度、肺功能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研究

    张瑜荣向永红庞宗东张润娟...
    4766-4768,4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微小核糖核酸-29a-3p(miR-29a-3p)表达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病变程度、肺功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PF患者52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ncRNA TUG1、miR-29a-3p水平、肺功能参数[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评分及PI3K、Akt、mTOR mRNA表达。采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LncRNA TUG1、PI3K、Akt、mTOR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iR-29a-3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LC、FEV1%pred、FVC、DLCO%pred低于对照组,HR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 LncRNA TUG1 表达与 HRCT 评分、PI3K、Akt、mTOR mRNA 表达呈正相关,与 TLC、FEV1%pred、FVC、DLCO%pred 呈负相关(P<0。05);miR-29a-3p 与 HRCT 评分、PI3K、Akt、mTOR mRNA 表达呈负相关,与 TLC、FEV1%pred、FVC、DLCO%pred呈正相关(P<0。05)。结论:IPF患者血清LncRNA TUG1呈高表达,miR-29a-3p呈低表达,二者与IPF患者肺组织病变程度、肺功能受损程度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密切相关。

    LncRNATUG1miR-29a-3p特发性肺纤维化病变程度肺功能PI3K/Akt/mTOR信号通路

    3D-ASL联合mRS评分对醒后卒中患者降纤治疗疗效预测研究

    贾宇胡津铭李琳林朋...
    4769-4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是一种在组织水平无创、定量的脑灌注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在早期对急性脑梗死区血流量变化进行监测。本研究对3D-ASL技术在醒后卒中缺血区绝对脑血流量(aCBF)和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进行探究,并分析相关参数值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醒后卒中患者58例(男性38人,女性20人),急诊入院行头部磁共振TIWI、T2WI、DWI、MRA、3D-ASL,并进行CBF和ADC测量,计算rCBF等参数值;三个月后根据改良的Rankin(mR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mRS量表,预后良好组(mRS≤2)36人,占比62%;预后不良组(mRS≥3)22人,占比37。9%。aCBF对预后良好组的评估方面有较好的诊断价值;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较,rCBF值更高;ROC曲线提示,当临界值aCBF=17。90,rCBF=40。9%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高。结论:醒后卒中缺血病灶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灌注减低,3D-ASL对醒后卒中患者的预后具有可靠的预测作用。

    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急性脑梗死醒后卒中预后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全麻下Pierre-Robin序列征婴幼儿窒息插管期的应用研究

    杨泽雯乔宝江司振强赵龙德...
    4774-4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全麻下对Pierre-Robin序列征(PRS)婴幼儿窒息插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全麻下行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术(MDO)的PRS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插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HFNC,对比两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成功后(T2)时间点两组HR、MAP升高(P<0。05)。T2时间点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两组PaO2、SaO2下降,PaCO2升高(P<0。05)。T2时间点研究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麻下PRS患儿窒息插管期应用HFNC,可有效减少插管次数,缩短插管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提高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改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Pierre-Robin序列征婴幼儿全麻窒息插管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张姝媛游佳华魏利宁白旸...
    4778-4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PD)患者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PD患者分为对照组(n=74,多巴丝肼片治疗)和研究组(n=7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比较两组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肠道菌群和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DNF、CAT、NGF、GSH-Px、GDNF、甲型变形菌纲、弯曲菌目、肠杆菌属、拟杆菌属eggerthii菌种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PD患者,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肠道菌群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多巴丝肼片帕金森病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神经营养因子

    基于血清Hcy、UA/Cr比值、TG/HDL-C比值构建体检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布尔列妮·吾力加别克全丽娟乌丽盼·波拉提邹媛...
    4781-4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肌酐比值(UA/Cr比值)、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比值)构建体检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653例体检人群根据是否发生MAFLD分为MAFLD组(161例)和非MAFLD组(49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的653例体检人群中,MAFLD发生率为24。66%(161/65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DL-C升高是体检人群发生MAFLD的保护因素(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Cr、UA、总胆固醇(TC)、TG、Hcy、UA/Cr比值、TG/HDL-C比值升高以及男性是体检人群发生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校正后,以血清Hcy、TG、TC、HDL-C、UA、Cr、ALT、UA/Cr比值、TG/HDL-C比值为自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体检人群MAFLD发生风险的敏感性为99。38%,特异性为86。9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4,95%CI为0。976~0。991。结论:体检人群确诊MAFLD者血清Hcy、UA/Cr比值、TG/HDL-C比值升高,基于Hcy、UA/Cr比值、TG/HDL-C比值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体检人群MAFLD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肌酐比值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列线图预测模型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凋亡分子和血浆CXCL10、CXCL13的影响

    罗鸣曾锦明唐毅向科...
    4785-4787,4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凋亡分子和血浆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5例肝癌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维持麻醉,62例)和研究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63例)。对比两组术后苏醒效果、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凋亡分子、血浆CXCL10、CXCL13。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术后6h、术后12 h两组Ramsay镇静评分下降,VAS评分升高,但研究组术后6 h、术后12 h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血浆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存活素(Survivin)低于对照组,血浆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4(Caspase-4)、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血浆CXCL10和CXCL13水平下降,且研究组术后1 d血浆CXCL10和CXCL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可有效控制凋亡分子和血浆CXCL 10、CXCL13水平,提高患者术后苏醒效果。

    丙泊酚瑞芬太尼肝癌切除术凋亡分子CXCL10CXCL13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戈舍瑞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PI3K/Akt信号通路、凋亡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安然万涛李茜陆一菱...
    4788-4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戈舍瑞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凋亡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化疗基础上接受戈舍瑞林治疗)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凋亡因子水平、PI3K信使核糖核酸(mRNA)、AktmRNA相对表达量、生活质量及短期预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抗原(TPA)、胸苷激酶1(TK1)、诱骗受体3(DcR3)、环氧化酶-2(COX-2)水平、PI3K mRNA、Akt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8、24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可有效控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并能改善其短期预后,这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凋亡因子水平的调控和生活质量改善有关。

    复方斑蝥胶囊戈舍瑞林绝经前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凋亡因子短期预后

    神经肌肉刺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躯体症状及躯体活动能力的影响

    葛云芳张力何钢闫伟敏...
    4791-4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躯体症状及躯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92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呼吸训练干预,n=46)和试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神经肌肉刺激干预,n=46)。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躯体症状[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躯体活动能力[6分钟步行实验(6MWT)、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FVC%pred、FEV1/FVC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8周后,两组SGRQ、mMRC评分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8周后,两组6MWT、ASMI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用于AE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躯体症状,提高躯体活动能力。

    神经肌肉刺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躯体症状躯体活动能力

    基于骨正筋柔理论运用中医运动康复体系干预膝关节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曾得明周杰谢韶东朱海丰...
    4794-4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基于骨正筋柔理论,运用中医运动康复体系(CMTT)干预膝关节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行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需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CMTT,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25(OH)D]]、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骨密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两组干预12周后ALP、25(OH)D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INP、β-CTX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CRP、IL-6、IL-1β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MDA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GSH-PX、SOD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胫骨近端骨密度T值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正筋柔理论指导下CMTT应用于膝关节术后患者,可提升患者骨密度、促进骨代谢和骨折愈合,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氧化反应,让患者早期快速康复。

    胫骨平台骨折中医运动康复体系骨密度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反应

    白花蛇舌草的抗肠癌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冰超王斌旭邱梓桐董育杉...
    4798-4800,4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肠癌又称之为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中医体系内,大肠癌属"肠覃""脏毒""锁肛痔"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大肠癌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白花蛇舌草作为治疗癌症的中草药代表之一,在抗癌方面主以"祛邪"兼以"扶正",白花蛇舌草通过其多种活性成分发挥着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炎症、逆转耐药等作用。该研究对白花蛇舌草治疗大肠癌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概述,为大肠癌中药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白花蛇舌草大肠癌药理活性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