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DNMT1、TIM-3与HBV-DNA病毒载量和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李倩睿唐娟张永男丁祎...
    656-660,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1(DNMT1)、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TIM-3)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病毒载量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6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为HBV感染组,根据HBV-DNA病毒载量分为阳性组56例和阴性组130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另选取同期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孕检的150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DNMT1、TIM-3水平。比较HBV感染组与对照组、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DNMT1、TIM-3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NMT1、TIM-3水平对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BV感染组血清DNMT1、TIM-3水平升高(P<0。05)。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血清DNMT1、TIM-3水平升高(P<0。05)。186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为55。38%(103/186)。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结局不良与HBV感染孕周、HBV-DNA病毒载量、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DNMT1、TIM-3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DNA病毒载量阳性和DNMT1>34。94 ng/mL、TIM-3>18。96 pg/mL为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NMT1、TIM-3水平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91、0。870。结论: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血清DNMT1、TIM-3水平升高与HBV-DNA病毒载量阳性和妊娠结局不良密切相关,血清DNMT1、TIM-3水平联合对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预测价值良好。

    妊娠乙肝病毒感染DNMT1TIM-3HBV-DNA妊娠结局

    血清IL-16、CCL27及TRAIL与多发性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刘丽娟任鲜卉李敏康娟...
    661-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CC趋化因子配体27(CCL27)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多发性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为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发作期(n=40)及缓解期(n=32),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5例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与多发性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对多发性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的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与多发性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36,0。461,0。44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联合预测多发性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期检测血清IL-16、CCL27、TRAIL水平对多发性硬化病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

    多发性硬化IL-16CCL27TRAIL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预测价值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气、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排合日丁·卡米力江安外尔·阿皮孜李建杨春波...
    66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重症医学一科在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注射液滴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α(TNF-α)]和血清生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PaO2显著增加,PaCO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高(P<0。05)。(4)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改善患者血气和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AECOPDⅡ型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丹参注射液血气肺功能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NLR、MLR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赵青刘红阳赵正宇顾玲玲...
    670-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扫描-核磁共振检查(DCE-MRI)定量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及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MLR)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3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实施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放疗,根据预后评价分为预后良好组(n=48)与预后不良组(n=82)。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NLR、MLR;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联合NLR、MLR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无失访,预后不良组的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间隙体积百分数(Ve)、NLR及MLR较预后良好组明显更高(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和肿瘤分级为Ⅲ~Ⅳ级、低分化及术后放疗的比例均分别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卡氏(KP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trans、Ve、NLR及MLR升高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DCE-MRJ定量参数Ktrans、Ve联合NLR、MLR对预后不良患者的预测价值最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灵敏度为95。21%,明显高于其他各项单独检测的结果。结论:脑胶质瘤预后不良患者的NLR、MLR与DCE-MRI定量参数异常升高,且三项联合有助于提升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DCE-MRI定量参数NLRMLR脑胶质瘤预后预测价值

    左心耳封堵术后房颤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朱紫薇陈建淑王玉琴李勇男...
    675-679,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LAAC)术后对房颤(AF)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LAAC治疗的213例A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将213例LAAC术后AF患者分为低生活质量组(总分≤50分,n=107)和高生活质量组(总分>50分,n=106)。收集并比较AF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实验室资料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AAC术后A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低生活质量组心房颤动血栓发生危险度(CHA2DS2-VASc)评分高于高生活质量组(P<0。05)。低生活质量组的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比高于高生活质量组(P<0。05)。高生活质量组红细胞水平高于低生活质量组(P<0。05)。高生活质量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低生活质量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A2DS2-VASc评分偏高、LVEF偏低是影响LAAC术后AF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HA2DS2-VASc评分偏高、LVEF偏低是影响LAAC术后AF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可降低LAAC术后AF患者的生活质量。

    左心耳封堵术房颤生活质量影响因素CHA2DS2-VASc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

    血清zonulin、MCP-1、HIF-1α与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分析及其鉴别价值分析

    罗芙蓉林奕王叶青何盛伊...
    680-68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连蛋白(zonul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克罗恩病(CD)患者疾病活动度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分析zonulin、MCP-1、HIF-1α鉴别重度CD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2例CD患者,根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将CD患者分为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分别为42例、69例和51例,另选同期151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CD患者和对照组血清zonulin、MCP-1、HIF-1α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zonulin、MCP-1、HIF-1α与CDAI评分、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zonulin、MCP-1、HIF-1α鉴别重度CD的价值。结果: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zonulin、MCP-1、HIF-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zonulin、MCP-1、HIF-1α水平、大肠杆菌、沃氏嗜胆菌、Atopobium parvulum相对丰度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普拉梭菌相对丰度轻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重度组(P<0。05)。CD患者血清zonulin、MCP-1、HIF-1α水平与CDAI评分、大肠杆菌、沃氏嗜胆菌、Atopobiumparvulum相对丰度呈正相关,与普拉梭菌相对丰度呈负相关(P<0。05)。联合zonulin、MCP-1、HIF-1α鉴别重度CD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高于单独zonulin、MCP-1、HIF-1α的0。706、0。693、0。747。结论:CD患者血清zonulin、MCP-1、HIF-1α水平均升高,且与CD疾病活动度增加和肠道菌群紊乱有关,可能是重度CD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克罗恩病zonulinMCP-1HIF-1α疾病活动度肠道菌群相关性鉴别价值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指标和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

    梁锦锋陈汉波黄怀李兴科...
    685-688,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神经功能指标和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n=49)和实验组(对照组基础上接受rTMS,n=49)。对比两组量表评分、神经功能指标、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外周血NLRP3mRNA、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治疗PSCI,可有效减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调节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和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

    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NLRP3炎症小体

    凝血与纤溶指标与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关系及对脑心综合征的预测效能研究

    徐丹书王昀秦虎张鹏...
    689-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凝血与纤溶指标与颅脑损伤(TBI)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的关系及对脑心综合征(CCS)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并计算非ATC患者与ATC患者、非CCS患者与CCS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水平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TAT/PIC比值;并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检验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相关性,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TBI后ATC和TBI合并CCS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凝血与纤溶指标对TBI合并CCS的预测效能。结果:80例TBI患者的ATC发生率为27。50%;与非ATC组比较,ATC组PT、APTT、D-D水平较高,TAT/PIC比值较低(P<0。05)。PT、APTT、D-D与颅脑损伤后ATC呈正相关性,TAT/PIC与ATC呈负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AT/PIC是颅脑损伤后AT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80例TBI患者的CCS发生率为20。00%;与非CCS组比较,CCS组PT、APTT、D-D 水平较高,TAT/PIC 比值较低(P<0。05)。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PT、APTT、D-D、TAT/PIC 是 TBI 合并 C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BI 合并 CCS 预测中,PT、APTT、D-D 的 ACU 均>0。70,TAT/PIC>0。85。结论:TAT/PIC 与 TBI 后ATC存在一定关联,同时还能预测CCS的发生,在TBI患者预后预测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TBIATCCCS凝血指标纤溶指标预测价值

    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与肝细胞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疗效的关系研究

    张子涵黄金刚邱世香陈超...
    695-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HSP)27、HSP70、HSP90α与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25例,根据TACE治疗疗效分为无效组(47例)和有效组(7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对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血管侵犯和HIF-1α、HSP27、HSP70、HSP90α升高为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联合预测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大于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 单独预测的 0。750、0。739、0。742、0。749。结论:血清 HIF-1α、HSP27、HSP70、HSP90α 升高是 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联合预测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价值较高。

    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HIF-1αHSP27HSP70HSP90α疗效

    血清ProGRP、TSGF与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华红付爱锋戴露婵刘明霞...
    701-707,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红岛人民医院、青岛市交运老年病医院、青岛市胸科医院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95例。所有患者根据疗效情况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法检测有效组与无效组血清ProGRP、TSGF的差异。随访3年统计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根据血清ProGRP(365。73±14。35)pg/mL、TSGF(147。88±27。59)U/mL均值将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分为高 ProGRP 组(≥365。73 pg/mL,41 例)、高 TSGF 组(≥ 147。88 U/mL,46 例)、低 ProGRP 组(<365。73 pg/mL,54 例)、低TSGF组(<147。88 U/mL,49例)。Kaplan-Meier法绘制高/低血清ProGRP、TSGF水平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曲线。并根据预后情况将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分为存活组(56例)、死亡组(39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oGRP、TSGF水平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6周后,无效组血清ProGRP、TSGF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随访期间无失访病例,95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0。53%(67/95),3年总生存率为41。05%(39/95),中位生存时间16。00个月。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高ProGRP组、高TSGF组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低于低ProGRP组、低TSGF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Ⅳ期、低分化、ProGRP升高、TSGF升高为影响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roGRP、TSGF水平联合预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大于血清ProGRP、TSGF水平单独预测的0。765、0。773。结论:血清ProGRP、TSGF水平升高与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血清ProGRP、TSGF水平联合检测对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ProGRPTSGF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疗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