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双月刊

生物化工/Journal Shengwu Huag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luronic/TPGS共同修饰对姜黄素脂质体理化性质和释放行为的影响

    王奕熊静文王坤玲李文娟...
    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脂质体包封效果和储藏稳定性,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构建普朗尼克(Pluronic F87)与聚乙二醇 1000 维生素琥珀酸酯(TPGS)共同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考察Pluronic F87 和TPGS质量比例对载体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PGS比例的增加,姜黄素脂质体粒径减小,分散性均较好,微观形态呈球状;体外释放行为表明,姜黄素脂质体均呈现初始阶段突释后缓慢释放的特性,随着TPGS的比例升高,姜黄素的累积释放量降低.本研究为开发新型脂质体并应用于药物包埋、缓释提供新思路.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琥珀酸酯(TPGS)普朗尼克修饰脂质体

    橘皮油微胶囊的制备及质量分析

    马文张金瓯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喷雾干燥法制备橘皮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并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产品进行质量对比.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橘皮油微胶囊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 195℃、进料速度 91.2 mL/min、固含量 34.7%.将该方法条件下制备的产品与冷冻干燥法进行对比,发现喷雾干燥法制备的胶囊呈规则的球形结构,手感细腻,具有密实的囊壁和较高的包埋率,耐热性较好,适用性更高.

    橘皮油微胶囊喷雾干燥法响应面试验最佳工艺

    锌离子对CHO细胞IgG2抗体表达及二硫键异构体分布的影响

    刘学明蒋仁材韦梦娟刘唯...
    14-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Zn2+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生长、IgG2 表达及其二硫键异构体分布的影响.方法:补料分批培养外分泌IgG2 的CHO细胞株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酸锌,每天监测细胞密度以及活率;培养 14 d后离心除细胞得上清液,通过生化分析仪测定上清液中IgG2 含量,之后应用蛋白A磁珠亲和得到IgG2 纯化样品,非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nrCE-SDS)、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CEX-HPLC)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IgG2 二硫键异构体分布.结果:25~200 μmol/L浓度条件下,Zn2+对于CHO细胞生长,活率维持以及IgG2 抗体的表达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与Zn2+浓度具有负相关性;而Zn2+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IgG2 二硫键异构体中IgG2-B亚型的比例,下调IgG2-A和IgG2-A/B两种亚型比例.其中 100 μmol/L Zn2+效果最明显,IgG2-B比例提高近 10 个百分点.结论:Zn2+能够抑制CHO细胞生长以及IgG2 表达,同时Zn2+对二硫键异构体的调控至关重要.

    CHO细胞免疫球蛋白G2锌离子二硫键异构体

    基于机器学习的DNA序列分类研究

    保志康陈继璇刘印晓张茂源...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DNA承载了生物体内的所有遗传信息,决定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对DNA所属类别进行预测,可以判断一个未知类是否为新物种、外来物种或者熟知物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如何从获取到的DNA序列中提取完整信息并预测其序列组成,找到组成规律,准确反映物种特性成为生物信息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从NCBI网站上下载序列登录号为CP021707和CP085300的两类DNA序列文件,基于碱基频率和数量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单碱基、双碱基和三碱基的特征提取,构建出84维、168 维和 35 维特征向量,分别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以及K近邻和支持向量机融合(KNN-SVM)算法模型进行分类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在 168 维特征向量下,基于KNN-SVM算法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比基于KNN或SVM算法模型的分类准确率高,对判断一个未知类的相关特性具有积极意义.

    支持向量机DNA序列特征提取K近邻分类准确率

    灵长类动物心脏衰老中的单细胞转录组生物信息学研究

    黄渊清李志雄张海涛雷宇清...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探究灵长类动物心脏衰老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库Genome Sequence Archive中查找到的和"primate cardiac aging"有关的单细胞测序原始数据集CRA002689和CRA002810,通过细胞聚类、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调控心脏衰老可能的信号通路.结果:过滤得到 220915 个细胞测序数据,其中年轻组心脏细胞78546 个,年老组心脏细胞 142369 个,聚类成 15 个细胞亚群,纤维原细胞(Fib)细胞亚群占比最高.上皮细胞(Epi)中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多,而抗炎巨噬细胞(M2)中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少.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supramolecular fiber organization"和"actin filament-based process"等通路.结论:上皮细胞在心脏衰老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可能在心脏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上皮细胞的"supramolecular fiber organization"和纤维原细胞"actin filament-based process"通路与衰老密切相关.

    心脏衰老单细胞转录组生物信息学

    ARTP诱变灰葡萄孢霉筛选高产脱落酸菌株

    周金龙廖海兵毛玉华卢山...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技术对生产脱落菌的潜力宿主灰葡萄孢霉进行诱变,以获得遗传稳定性好的高产脱落酸的突变菌种.方法:利用酶解法去除灰葡萄孢霉细胞壁,从而获得灰葡萄孢霉原生质体.接着将灰葡萄孢霉原生质体在输出功率 120 W,工作气流 10 L/min,照射距离 2 mm,照射时间 120 s的条件下进行ARTP诱变处理.检测突变菌株的脱落酸产量,并对最佳突变菌株进行发酵优化.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菌株的脱落酸生产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突变菌株A4 和A7 的脱落酸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 26.3%和 30.5%.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突变菌株A7 的最佳发酵碳源和氮源成分为葡萄糖和黄豆粉,最佳接种量为 8%.结论:采用ARTP诱变技术能够有效获得高产脱落酸的突变菌株,为脱落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支撑.

    脱落酸灰葡萄孢霉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脱落酸生产水平

    黄花倒水莲花的化学成分及体外降胆固醇活性研究

    薛佳丽李连春潘争红谭兰芳...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黄花倒水莲花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胆固醇活性,本文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 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黄花倒水莲花的 95%乙醇提取物低极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 11 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及文献比对,分别鉴定为 3,4-二甲氧基肉桂酸(1)、1,3,6-三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2)、7-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3)、1,7-二羟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4)、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5)、1,3-二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6)、(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7)、楤木脑苷脂(8)、波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棕榈酸(10)、硬脂酸(11),其中化合物 7 和 9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试剂盒法测定所获得化合物对HepG2细胞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8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为40.3 µmol/L,可作为降胆固醇药物研发的候选分子.

    黄花倒水莲化学成分降胆固醇活性

    刺芫荽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吕双双刘佳月廉伟伟刘金海...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刺芫荽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并研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方法提取刺芫荽中的总黄酮,基于单因素实验分析并利用正交实验来优化刺芫荽中的总黄酮提取工艺,通过滤纸片法和肉汤稀释法实验测出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而研究刺芫荽黄酮类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 70℃、超声时间 40 min、乙醇体积分数 80%、料液比 1∶25(g∶mL),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 1.480%.刺芫荽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50 mg/mL和0.500 mg/mL.结论:优化后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可行性强,稳定性好,操作简单,为刺芫荽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刺芫荽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抑菌活性

    黄芪甲苷提取物干预牙周炎模型大鼠对牙周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

    谭佳妮王忠良林睿媛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黄芪甲苷提取物干预牙周炎模型大鼠对牙周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进行造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造模后注射黄芪甲苷提取物)和对照组(造模后注射氯化钠溶液),比较实验前和实验后两组大鼠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2]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大鼠的PD、PLI、SBI、TNF-α含量、IL-6 含量、IL-12 含量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发现:黄芪甲苷提取物干预的研究组大鼠PD[(2.26±0.38)mm]、PLI[(0.61±0.15)分]和SBI[(1.38±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PD[(3.49±0.42)mm]、PLI[(1.52±0.76)分]和SBI[(2.54±0.47)分];研究组大鼠TNF-α[(136.55±5.26)pg/mg]、IL-6[(41.09±2.71)pg/mg]和IL-12[(32.01±4.06)pg/mg]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TNF-α[(194.26±7.26)pg/mg]、IL-6[(65.39±4.28)pg/mg]和IL-12[(45.03±5.00)pg/mg];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82.98%).结论:黄芪甲苷提取物可以减轻大鼠牙周炎模型的炎症损伤,降低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值得进一步在牙周炎治疗中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黄芪甲苷提取物牙周炎炎性损伤探诊深度菌斑指数

    秦艽根和玉米须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治疗效果研究

    李琪幸鸿雁李伟坤马诗蓓...
    54-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秦艽根和玉米须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制备秦艽根和玉米须乙醇提取物,对Wister大鼠进行干预构建HUA模型,同时采用非布司他片对HUA大鼠进行治疗.通过检测大鼠治疗前后血清中的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e)含量,以及制作HUA大鼠双肾切片,观察其对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2.7 mg/(kg·d)]秦艽根和玉米须醇提取物治疗组的大鼠血清中SUA、SCre含量显著降低.结合组织结构观察,发现秦艽根和玉米须醇提取物能有效减轻肾脏肿胀与肾细胞变性坏死情况.结论:秦艽根、玉米须醇提取物可以对HUA大鼠的肾脏起到保护和干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高尿酸血症秦艽根玉米须醇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