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双月刊

生物化工/Journal Shengwu Huag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花果原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何秋玲陈晓玉杨申明徐兴丽...
    1-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无花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无花果原花青素(Ficus carica L.Proanthocyanidin,FCPC)工艺进行优化,同时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来综合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FCPC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 68%,液料比 41∶1(mL∶g),提取时间 29 min,超声温度 47℃,FCPC平均提取量为(15.75±0.28)mg/g,接近模型预测值(15.60 mg/g).FCPC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和O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当FCPC质量浓度为 0.013 2 mg/mL时,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达为 94.64%和 70.73%.优化的FCPC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提取的FCP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大于同质量浓度的维生素C.

    无花果原花青素超声提取响应面法抗氧化性

    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赵婷李响杨晓阳邹妍...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桃红四物汤颗粒的制剂处方及工艺参数.方法:对无辅料干膏粉的性质进行考察,判断颗粒剂制备的可行性.以乳糖、玉米淀粉、糊精和麦芽糊精为辅料,以制粒情况、一次成型率、颗粒性状、颗粒溶化性为考察指标进行辅料种类和用量的筛选.结果:采用无辅料干膏粉直接制粒,制备得到的颗粒可压性一般,流动性良好,有引湿性,可用于干法制粒.优选的辅料为麦芽糊精,载药量在 50%~90%,制备得到的颗粒大小均匀,流动性均较好;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 66%~72%,实际生产中应将外部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 65%以下.3 批工艺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选的制粒方法制备得到的颗粒收率较高.结论:优选的桃红四物汤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后续桃红四物汤颗粒产业化生产中.

    桃红四物汤干法制粒辅料筛选工艺参数

    基于魔芋胶的食品3D打印凝胶体系的构建

    卢丽姣昝盛翔朱强强张云鹤...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目前的食品 3D打印技术可用材料较少,导致 3D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因此本实验拟利用魔芋淀粉成胶特点,开发出一种可用于食品 3D打印的凝胶体系.方法:运用硬度测试、黏度分析、流动性测试、色差分析等技术手段,探究魔芋胶、结冷胶和茶褐素的复配凝胶体系中三者不同的添加量对凝胶体系 3D打印性质的影响.结果:三种原料对打印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魔芋胶>茶褐素>结冷胶,最佳工艺配方为魔芋胶、结冷胶和茶褐素的质量比为 0.67∶0.70∶0.03,在此条件下,测得魔芋胶 3D打印产品的感官评分为 85 分,3D打印成品硬度、黏度、流动性、颜色都较好.结论:本研究为食品领域的 3D打印技术开发出新型打印材料,为食品创新和个性化营养食品定制提供新思路.

    魔芋胶结冷胶食品3D打印凝胶特性

    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废渣超声辅助提取蛋白工艺

    廖宽祺丁宁聂立璇姜振锟...
    19-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发酵废渣中提取蛋白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废渣的蛋白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缓冲液pH 9.59、缓冲液体积 35 mL(料液比 1∶350,g∶mL)、超声温度 80℃、超声时间 40 min的条件下,可提取蛋白量为(70.42±0.53)mg/g,相比优化前提高了 197%.该工艺能为后续相关蛋白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原料供给.

    发酵废渣废物利用响应面优化蛋白提取

    葡萄干总黄酮和多酚成分的富集纯化及其对卷烟抽吸质量的影响

    吴静谢传奇王璐吴磊...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植物粗提物在卷烟中的应用受限问题,充分发挥天然植物多元成分在卷烟加香加料的作用,利用纯水、50%乙醇溶液和 90%乙醇溶液对葡萄干进行提取得到粗提物,利用D101 大孔树脂通过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洗脱对葡萄干粗提物进行纯化,得到葡萄干精制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精制前后的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变化,评价葡萄干粗提物、精制物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提取溶剂获得的葡萄干粗提物总黄酮含量差异明显,50%乙醇粗提物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437 9 mg/g,粗提物中均不含多酚;(2)经大孔树脂富集后,30%乙醇洗脱流份中的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最高,纯水、50%乙醇和 90%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 7.21%、16.04%和 15.43%,多酚含量分别达到 3.72%、5.50%、7.66%,实现了有效成分的富集;(3)葡萄干精制物对卷烟烟气的修饰作用明显优于粗提物,其中 10%乙醇和 30%乙醇洗脱精制物在柔和烟气、增加烟气量和改善抽吸品质方面效果更佳.

    葡萄干大孔树脂卷烟总黄酮多酚

    蓝莓花青素功效学人群试验研究

    熊亚茹尹晓晨吴媛妮李梓民...
    30-3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服用蓝莓花青素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招募 30~65 岁受试者 75 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连续服用蓝莓花青素 45 d,通过血生化、血常规、视力、抗氧化指标测定及健康状况调查,评估服用蓝莓花青素综合功效.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试验前相比,试验后人体的心率、血压、血常规、生化常规分析等指标均不受影响,视疲劳症状积分、丙二醛含量、睡眠/免疫/疲劳症状总积分发生显著下降(p<0.05).结论:长期服用蓝莓花青素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视疲劳症状、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提示其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蓝莓花青素视疲劳抗氧化

    基于DNA条形码鉴别青葙子及其混伪品绿穗苋种子

    孙一帆王孟虎白华张娣...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DNA条形码对青葙子、绿穗苋种子进行鉴定.方法:基于ITS2、psbA-trnH、matK、rbcL常用DNA条形码的通用引物对样品进行扩增、测序,并从NCBI数据库下载ITS2、psbA-trnH、matK、rbcL碱基序列.利用MEGA 11.0软件构建NJ系统发育树、计算遗传距离及比较种间差异,并基于ITS2 序列构建二级结构.结果:基于上述序列构建的NJ树均独立聚为一支,其中ITS2 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大,基于ITS2 构建的二级结构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基于DNA条形码ITS2 碱基序列及其二级结构可准确鉴别出青葙子及其混伪品绿穗苋种子,psbA-trnH碱基序列可以作为辅助鉴别序列.

    DNA条形码青葙绿穗苋ITS2二级结构

    盐酸环丙沙星对大豆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余小壮张燕高大鹏杨傲傲...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盐酸环丙沙星类抗生素残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设置系列浓度梯度的盐酸环丙沙星,研究其对大豆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在 0~100 mg/L的浓度条件下,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盐酸环丙沙星浓度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当盐酸环丙沙星浓度为 5 mg/L时,发芽势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当盐酸环丙沙星浓度>5 mg/L时,随浓度升高发芽势不断下降.在 96 h内,5 mg/L组的大豆总长度均高于其他组,但随着时间延长,大豆总长度随盐酸环丙沙星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 100 mg/L抑制作用最明显,总长度最短.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幼苗鲜质量和各类叶绿素含量均随盐酸环丙沙星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结论:环境中的高浓度的盐酸环丙沙星会抑制大豆的萌发及早期生长发育.

    盐酸环丙沙星抗生素大豆生长发育叶绿素

    表达驱动蛋白KIF4A磷酸化突变体蛋白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魏雅婷李心怡朱长军
    49-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驱动蛋白家族成员 4A(KIF4A)在细胞有丝分裂早期调控染色质凝缩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构建表达KIF4A磷酸化突变体蛋白的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蓝白斑筛选后提取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转染Sf9 细胞并培养以获得病毒液.结果: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获得表达KIF4A突变体蛋白的病毒液.结论:本研究为后续大量表达及体外纯化KIF4A突变体蛋白奠定了实验基础.

    驱动蛋白KIF4A点突变杆状病毒

    原生质体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俞海燕杨佳炎钟红燕吴芷静...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原生质体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育种技术,以褐黄孢链霉菌为出发菌株,成功筛选出三株产纳他霉素能力较高且遗传稳定的突变菌株.实验发现,复合诱变最佳条件为氯化锂质量分数 0.5%和紫外照射时间 90 s,该条件下选出的三株产量较高的突变菌株,其摇瓶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平均产量为 3 977 mg/L,较原始菌株提高 32.5%.经连续五次传代后,突变菌株遗传性状稳定,且在 300 L发酵罐中,SG-14 突变菌株发酵液中纳他霉素产量最高,达 4 176 mg/L,产量较出发菌株提升35.9%,周期缩短 15 h.该育种技术显著提高生产菌发酵效率,对工业化生产和工艺改进具有重要价值.

    纳他霉素复合诱变紫外照射氯化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