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韩捷音

月刊

1009-5608

sxdsjjs@163.com

0431-86037976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Journal SHUXUE DASHIJIE(JIAOSHI SHIY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理答"的策略

    刘丽凤
    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教师要学会等待。促进学生反省和深思“等待、延迟判断”是一种重要的理答方式。爱因斯坦说过:没有时间就没有空间。作为教师要善于等待,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3秒提高到5秒时,就会出现下面一些结果: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增加;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减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增多;学生的自信心提高。

    数学课堂教学等待时间小学爱因斯坦学生教师自信心

    二次函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程广法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不论在初中还是高中都非常重要,也是初高中具体数学内容中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研究的函数以二次函数为重点,师生重视,掌握得较好,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进入高中以后,二次函数虽然不是作为独立的一个章节来单独讨论,但它在其他知识点中却有着重要的应用,下面就它的几个应用做一下浅析。

    二次函数高中应用数学教学数学内容知识点初中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龚春峰
    3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更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如今才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我们的学生最为缺乏的就是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已经成为了摆在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如今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

    质疑能力培养策略数学教学初中新课程改革教育工作者社会进步教学模式

    深挖教材,做好"解题"反馈

    宋强斌吴媛
    3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反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它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学习的深度。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教材在三个基本因素中发挥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优化教材内容,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做好“解题”反馈,多角度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下面我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谈谈如何做好数学课堂中的反馈环节。

    教材内容教学反馈解题现代教学论数学教学教学经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数学教学中的媒体开发

    陆晓
    3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巧妙的结尾,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彭晓菁
    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堂高效的小学数学课一般不仅要有有趣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巧妙的结尾。但有些教师往往只关注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而忽视课堂教学结尾的思考,显得草草收场,虎头蛇尾。良好的开头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作用,巧妙的结尾能收到“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效果。因此,设计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而且能提高教学的实效。

    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课堂结尾设计

    莫让操作成为数学课堂的"摆设"

    陈凌云
    4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然而新课程实施到今天,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在动手实践上似乎是走入了很多误区,看看每一节精彩的数学公开课,如果没有动手实践环节,仿佛就不是一节好课,不动动手操作操作,仿佛就违背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数学课程标准合作交流实践环节教学理念公开课学生

    "变式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实践

    刘和珍
    41-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用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训练,而课堂中的变式训练就是最好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方式,本文叙述了这种训练方式在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变式训练数学教学实践案例

    学生被邀请来做数学

    严玉秋
    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什么叫作“做数学”?现代的数学教育观点认为,做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模式与秩序的过程,它是需要付出努力并花费时间的。没有理解的重复练习虽然花费时间,却不是在做数学。综观各国的数学课程改革文献,对“做数学”的描述常常是与下面所列出的这些动词联系在一起的:观察、判断、描述、探索、表达、解释、调查、形成、预测、联系、发现、发展、解决、建构、推理、证明、验证、应用等。

    数学课程改革学生教育观点有理解时间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卞美春
    4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亲历体验,在体验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参与数学教学体验性学习基础知识情感体验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