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郝临山

双月刊

1674-0882

dtxbsk@163.com

0352-7158321 7563252

037009

山西省大同市御河桥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时代的思: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白海燕刘志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旺盛生命力的自然生发,也是其把握时代的基本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命题当中,马克思主义同时代互相规定,是"马克思主义化时代"与"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从后思索法、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科学思维方法、面向实践法构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叙事方法.就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中国面向而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转向进发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文化历史资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开辟出崭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方法叙事中国面向

    确认与审查:认罪认罚案件庭审功能二元化构造——基于"庭审结果预期"理论的延伸

    郝廷婷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8年刑事诉讼法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来,认罪认罚案件庭审应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以符合事实无争议背景下轻罪案件的公正与效率要求,是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当前认罪认罚案件庭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庭审虚化、形式化.根据认罪认罚案件庭审结果可预期性特点,认罪认罚案件庭审功能呈现二元化构造,其一是确认案件事实,其二是审查"四性",即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明知性、合法性、真实性.因此,应进一步明确轻罪案件确认案件事实的方式和标准,将认罪情况记录、听取意见记录、社会调查评估意见等作为自愿性审查的具体对象,明确"问答式询问"等庭审程序简化规则,确保认罪认罚案件程序正当性.

    认罪认罚庭审功能确认事实审查自愿性

    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融合执法效应探究

    王艳文李忠平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左膀右臂",其科学配置与有效融合关系到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绿水青山"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环境保护执法实践中,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配合与协作存在不兼容、不默契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环境保护执法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推动双方深度融合、有机联动,拓展协作领域,采取多项举措提升双方执法职能实效,才能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的价值目标,构建坚实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环境监察环境监测融合执法

    数字时代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王勇旗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权益面临施害主体扩大化、施害手段隐蔽化、施害范围扩大化、施害目的商业化新挑战.我国既有法律等制度规范法律位阶较低、专门立法缺位等不足,不能给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提供有效法律保护和救济.国家相关制度设计可将公开的未成人个人信息纳入隐私范畴内,严格贯彻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和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利用必要性原则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同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相关的国家立法、政府执政、互联网企业运营及学校家庭教育中,侵害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以过错推定为归责原则,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提供周延保护.

    数字时代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隐私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本档案开放利用法制及对我国档案工作的启示

    余昊哲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公文书管理法》及配套法规政策坚持特定历史公文书以开放利用为原则,并对限制开放利用的情形和开放利用的"分离原则"作了详细规定,而未就开放利用设置时间上的硬性要求,从而有利于保障公众权利,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借鉴日本立法经验,我国应进一步优化档案封闭期制度,明确档案利用的条件和程序,在档案开放利用中引入"分离原则",以此扩大我国档案开放程度,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水平.

    日本公文书档案开放利用档案法

    唐前期河东节度使所辖军镇考论

    张凯旋宋靖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东节度使所辖并州以北地区是唐王朝抵御北狄的前线,为了巩固边防,唐王朝在这一地区广置军镇.这些军镇构成了并州以北地区抵御北狄南下的三条防线:前线由横野军、大同军、云中守捉构成,直面北狄的进攻;中线由代州、忻州、岚州、岢岚军构成,为并州之门户;后线即天兵军,其驻地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景云以后,唐王朝设置河东节度使统辖诸军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并州以北地区防御体系.

    河东节度使并州以北军镇防御体系边防

    清末民初晋南乡村教育——以襄陵和汾城两县为例

    侯亚茹周晓光
    33-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初,传统教育制度渐趋崩坏,新式教育取而代之.在此局势之下,晋南乡村新学教育发展迅速.本文在考察晋南襄陵、汾城两县乡村教育的学制与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任聘以及出国留学等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清末民初襄陵、汾城乡村教育发展呈现出女子教育兴起、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学校与寺庙共存的特征,有效地推动了女子解放,促进了乡村教育的近代化,反映了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调适的实际样态.

    乡村教育地区文化晋南特点

    全面抗战时期晋绥抗日根据地读报组农民教育述论

    刘洋刘建华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抗战时期晋绥抗日根据地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小农意识厚重.上述问题不仅造成农民日常工作生活的不便,也不利于团结他们支持抗战.对此,根据地政府建立读报组,开展大规模读报教育活动.读报员依据农民日常生活需求与根据地对敌斗争情况选择合适的读报内容,用恰当的读报方式推进读报.读报教育具有贴近农民生活、满足农民需求和创新教育方法的特点.读报活动在增强农民对敌斗争意识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改变了他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研究读报组的读报活动及特点,对当前开展乡村农民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面抗战时期晋绥读报组农民教育

    抗战时期的纸张与出版业

    邸志萍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民国初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造纸企业虽然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但国产纸张的生产很难和进口纸张形成竞争,出版业对纸张的需求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抗战爆发后,国内的造纸企业由于遭受战火,损失惨重,而外来纸张的供应也逐渐断绝,导致发生了严重的"纸荒".国民政府为解决"纸荒"的配给制度,不仅没有使出版业获得新生,反而成为商人逐利的工具和国民党政治压迫的武器.

    纸张纸荒出版业配给

    计划兼灵活:钱之光与纺织工业建设

    朱子静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钱之光随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赴上海调研,这是他参与纺织工业建设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81年,他筹划了一系列推动纺织工业建设的战略决策:在纺织原料方面,发展天然纤维,增加化学纤维;在纺织机械设备道路问题上,提出走自己武装自己之路;在纺织人才与技术方面,尊重纺织专家意见,注重纺织军工产品的研发;在纺织外贸方面,提出纺织产品要迎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发展方针.钱之光主持中国纺织工业的30余年,在计划中寻求灵活,促使中国现代纺织工业战略体系基本形成.

    钱之光化学纤维机械设备纺织人才外贸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