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孙彦清

双月刊

2096-3998

sxgx@chinajournal.net.cn ;xbzkb@snut.edu.cn

0916-2641569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东一环路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自然科学版编辑室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ution)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2年开始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主要刊登机械设计与其自动化、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计算机、信息技术、电气电子应用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联系人:魏强 电 话:0916-2291064 QQ:594495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涡旋压缩机齿顶密封条磨损试验分析

    刘伟杨观明李昊丁晓龙...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涡旋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密封条容易磨损,严重时会导致涡旋压缩机寿命降低.采用石墨(C)和聚酰亚胺(PI)对聚醚醚酮(PEEK)材料进行改性,三者按比例混合后利用热压机以365℃热压成型,得到C-PI-PEEK材料.将PEEK材料与改性C-PI-PEEK材料分别与45 号钢球配副,并利用CFT-I型球面摩擦试验机进行摩擦试验,对比在不同载荷下两种材料的磨损性能.同时研究改性C-PI-PEEK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磨损机理,通过扫描电镜(SEM/EDS)和3D激光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磨损表面转移膜的形成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改性C-PI-PEEK复合材料较纯PEEK材料粗糙度降低,硬度增加;在不同载荷下改性C-PI-PEEK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变小,磨损率低;C-PI-PEEK复合材料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机理由疲劳磨损向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转变,并伴有氧化磨损.

    涡旋压缩机密封材料C-PI-PEEK材料磨损机理

    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三电平Boost PFC控制策略

    邰亮马帅旗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双闭环控制动态调节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三电平Boost PFC变换器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三电平Boost PF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然后,推导出三电平Boost PFC变换器输入输出非线性模型,判断线性化的可行性,进而对系统进行线性化;最后,利用经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并增加电压平衡控制,保证变换器的中点电位平衡.仿真结果表明:负载恒定时,输入电流可跟随输入电压相位变化并保持正弦波形,电流波形更为平滑;负载跳变时,电压电流调节迅速,输出电压除纹波稍有变化外,电压平均值保持恒定.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具备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及强鲁棒性.

    双闭环控制输入输出线性化功率因数校正鲁棒性

    面向省级电网灵活性需求的负荷聚合商双层交易策略

    史新涛董锋斌李海波张蕾...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系统中灵活需求骤增与灵活资源稀缺的矛盾,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机制成为有效平衡解决方式.建立了考虑负荷聚合商参与需求侧灵活性资源交易的双层优化模型.当电源侧灵活性资源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时,上层模型在电力保供与新能源保消纳等约束条件下,以需求侧灵活性资源调用成本最小为目标,得出需求侧灵活性需求.下层模型在满足上层模型灵活性资源缺额的情况下,以负荷聚合商的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基于可削减和可转移负荷得出负荷聚合商的聚合响应潜力,并参与电力市场进行集中竞价统一出清的优化交易.最后,基于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省级电网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双层优化模型可以满足灵活性资源需求量,同时提高负荷聚合商的收益.

    电力市场负荷聚合商灵活性资源双层优化可削减负荷可转移负荷

    基于改进YOLOv5s的绝缘子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刘超李英娜杨莉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缘子缺陷检测是智能化电网发展中关键的一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绝缘子缺陷检测已经被大量应用于智能巡检中,选择YOLOv5s模型作为基础网络,在保证网络运行速度的前提下提升了检测精度.首先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加入CBAM注意力模块,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在颈部结构采用BiFPN结构融合多尺度特征,减少特征丢失情况,以提升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最后采用EIoU Loss作为网络回归损失的损失函数,解决了对航拍图像中各种尺度绝缘子敏感的问题,并提升网络的收敛速度.经过实验验证,在检测速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了 94.13%,召回率(Recall)达到了84.94%,较YOLOv5s网络模型相比提升了 5.71%和 14.57%,同时模型的体积减小为 13.5 MB,与其他改进模型相比,精度、召回率都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CBAM注意力模块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改进YOLOv5的溺水人员检测

    刘向举帅韬蒋社想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情况复杂而无法实现人员全天全面监管的场所,在实时检测人员防溺水方面存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统一注意力机制动态头的YOLOv5-Dy-GBCA模型.首先,通过在YOLOv5 的Head前引入动态检测头(DyHead),增强头部感知目标的空间位置、尺度和检测任务的能力;其次,将Backbone中的C3 模块替换成由GhostBottleneck结构和坐标注意力模块(CA)构成的幻影坐标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GBCA),有效改善了因水上人员相互遮挡、人体在水面浮现体积较少而造成输入的特征语义信息不丰富,特征信息提取不足的问题;然后,引入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增强模型在不同尺度上的特征融合能力;最后,采用Focal-EIoU损失函数,改善难易样本不平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YOLOv5-Dy-GBCA模型在维持了原模型检测速度的同时,取得了91.50%的平均精度(mAP),相较于传统算法和其他主流算法检测效果更优.

    目标检测防溺水DyHead注意力机制Focal-EIoU

    融入上下文特征提取的非自回归神经机器翻译

    赵光耀王剑高盛祥余正涛...
    44-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自回归翻译(NAT)模型是一种消除目标句子中的顺序依赖关系的翻译模型,在推理速度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然而该模型在翻译质量方面存在一些局限,为探究原因,主要对注意机制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NAT模型在捕捉局部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明确引入周围词汇信息而改进NAT模型局部性能力的方法.具体而言,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方向上引入了混合分组线性变换,以获得更具局部感知性的表示.通过在WMT14 英德与WMT16 英罗两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以微弱的速度代价分别提高了0.7 与1.03 个BLEU分数,这表明该研究方法在改善NAT模型的局部性特征提取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和潜力.

    非自回归局部性特征混合分组线性变换自回归

    第Ⅴ主族双金属铋掺杂硼团簇Bi2Bn-(n=10,11)的理论研究

    王梓璇耿琳许琼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对掺杂Bi的硼团簇Bi2Bn-(n=10,11)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Bi2B10-的全局最稳定结构是由一个B10环和两个Bi原子结合在其边缘组成的完美平面,具有双重芳香性.Bi2 B11-的全局最稳定结构是半三明治结构,是由一个Bi原子在B11 环边缘的一侧与B11环结合,另一个Bi原子插入B11环的另一侧与其配位,具有双重反芳香性.成键分析表明Bi原子通过其3 个6p轨道与平面硼原子具有共价键作用,形成两个Bi-B σ键,分别为6px和6py轨道,而6pz轨道参与形成离域π键.因此,Bn环(n=10,11)和主族双金属Bi掺杂后表现出不一样的性质,通过对Bi2 Bn-进行几何构型、电子构型和光电子能谱模拟分析,相较于其他构型,Bi2Bn-更易于形成平面结构和半三明治式结构.

    硼团簇几何结构成键特性光电子能谱

    胶原蛋白肽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尹翠元郭新苗陈德经何琳琳...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大分子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参与细胞外基质结构的组成,人体很难直接消化吸收.胶原蛋白肽(CP)是胶原蛋白经过酶水解得到的是一种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混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生物相容性、低分子量且易被消化吸收等优点,在医疗和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主要从CP来源、CP防治骨质疏松症、修复皮肤老化、预防Ⅱ型糖尿病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可以为从事CP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员提供新思路.

    胶原蛋白肽来源防治骨质疏松症修复皮肤老化预防Ⅱ型糖尿病作用机制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RBP4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作用

    聂赛娅汪一川郝旭董启启...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在肝细胞癌(LIHC)中的功能作用,对RBP4 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基于公共数据库明确了RBP4 在正常组织和LIHC中的表达,分析了其与LIHC患者的病理状态与临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RBP4 的等电点(pI)为5.76,其β-桶核心是视黄醇的结合中心,亲水性强,具有一个信号肽;RBP4 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高于LIHC,并且高表达RBP4 有更好的预后生存率(log rank P<0.001);RBP4 的表达可能会缓解LIHC的进展,也可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于LIHC的临床诊断与预后中.

    视黄醇结合蛋白生物信息学肝细胞癌

    山茱萸食品的研究进展及开发策略

    李晓君郭娟刘青业杨静...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茱萸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物质,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一直以来作为药物进行研究,其相关食品研发相对较少.对山茱萸在食品领域开发的主要产品进行总结,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山茱萸产业的开发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为山茱萸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山茱萸药食同源深加工食品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