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张怀民

季刊

2096-4773

sxjzxb@yahoo.com.cn

0351-6925346;6925347;6925349

030021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二段27号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Police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活跃公安理论研究气氛,交流公安实战经验及科研信息,扶持公安科研新人,服务公安实战科研和教学,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宗旨,面向全国公安院校教师、公安理论工作者,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及民警,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学术品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编辑队伍,拥有了一批具有相当科研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发表了一批针对公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本刊将本着“准确定位、保持特色、规范发展、全面提高”的办刊思路,真正把刊物办成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参考性与指导性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刑事合规的正当性根据及价值

    贾佳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效预防企业犯罪是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建立企业合规契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恢复性司法以及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具有正当性根据.事前有效的企业合规可以阻却主观罪过,具有出罪价值,但效力只及于企业,不及于个人.合规出罪的途径主要是不起诉制度,应增设一种新的特殊裁量不起诉.事前或事后的企业合规反映涉罪企业再犯可能性较低,可以通过定罪免刑、从轻或减轻处罚以及缓刑制度从宽量刑.

    企业合规正当性根据出罪价值从宽量刑

    汉代"奸"罪研究——以《二年律令·杂律》为中心

    谢晓燕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奸罪分为和奸罪与强奸罪.和奸罪中男女双方均为犯罪主体,强奸罪的犯罪主体仅为男性,吏属于奸罪中的特殊身份犯罪主体.因奸所生子女的身份及归属一般从男女双方身份低者,但一方为庶人时,则子女归庶人、身份亦为庶人,属于国家对庶人群体的法律保障性规定.汉代的奸罪因犯罪主体的身份及手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量刑标准,一方面反映了汉代的等级伦理差别,有着明显的伦理化印记,尤重于维护尊卑等级和家族内的伦常秩序;一方面反映了汉代法律规定的逐渐细化以及刑罚轻重逐渐合理化的趋势.奸罪处罚在汉初和文帝之后明显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刑罚的演变轨迹,腐刑在奸罪处罚中的祛除,是奸罪处罚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奸罪奸腐杂律收律

    数字检察背景下减刑、假释案件智慧检务路径研究——以S省为例

    李晋毅李学峰游菊英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刑、假释是我国刑事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推动减刑、假释制度效能的充分释放,进一步提升检察监督质效,是各级检察机关推进数字检察战略的有益实践.实证研究表明减刑、假释政策的适用存在比例不高、把关标准不一、尺度偏紧等情况,而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存在事前审查基础不牢、事中审查层次不深、事后审查对抗性不足的问题.各级检察机关应当从推动完善刑事执行法律制度体系;加强队伍和业务能力建设;提升减刑、假释监督检察工作质效;构建智慧刑事执行治理体系四个方面完善减刑、假释智慧检务体系.

    减刑假释数字检察智慧监督检察质效

    环保中介机构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法益构造与规范解释

    徐欢忠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环保中介机构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法益,生态法益说、信用法益说以及传统的秩序法益说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该罪侵犯的法益,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这些学说仅关注到此罪侵犯某一个或某两个法益,并未从整体视角对该罪侵犯的法益进行审视,以致于司法实践中难以准确全面打击环保中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为更好地满足管控环境风险的需求,应当基于整体主义视角重新审视环保中介机构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侵犯的法益,从立法目的、立法模式以及构成要件三方面证成设立此罪应保护的多元法益.多元法益观对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具有重要的解释指导功能.该罪构成要件之一"情节严重"的认定,不仅要考量结果要素,还需要在多元法益观下考虑主体要素、行为要素和对象要素.

    环保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多元法益

    司法解释视角下妨害国(边)境管理罪适用问题研究

    吕昶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妨害国(边)境管理罪数量的增加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遏制犯罪势头的增长.2022年6 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的意见》,与2012 年12 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比,在责任主体方面,将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增加确立为发布者;在适用对象方面,将国内外犯罪组织均囊括其中;在犯罪认定方面,阐述了有关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的共同犯罪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未来,针对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的规制,要细化相关规范,构建信息网络,建立专职警务,为深入研究中国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司法解释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偷越国(边)境罪边境问题

    困境与破解:强制报告制度的法社会学分析——以家庭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为视角

    陈永峰张艾嘉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与社会发展不可分离.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法律虽为社会控制的高级手段,亦不可脱离社会独自发挥作用,需与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文化等其他社会控制手段互为表里.从法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家庭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具有多种实践价值,但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部分报告义务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固有思想观念,致使部分报告义务主体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缺乏精神动力,阻碍了该制度在实践中的顺利运行.应从回应社会发展需求、关注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加强社会控制、培育和塑造现代公民等方面,借助其他社会控制手段化解思想观念冲突,破解强制报告制度的适用困境,进一步提高强制报告制度在家庭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的适用实效.

    强制报告制度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法律社会化社会控制

    食品领域犯罪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研究——基于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

    段婉君韩耀德张均耀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食品企业迅速发展,同时食品安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公安机关为保障百姓食品安全,应立足行业分析问题,从而应对食品领域犯罪风险冲击.为此,本研究基于VOSviewer软件重点对食品领域犯罪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揭示了历年发文数量、关键词和主题聚类共现情况,以系统认识食品领域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效帮助公安机关构建防治策略与保障人民食品安全.面向未来,我国应从法律、人员、机制、环境四个层面探究食品领域犯罪的防治对策,旨在为中国食品安全研究提供指引与参考.

    食品安全犯罪现状研究热点防治对策

    有限理性视域下的职务犯罪调查决策研究

    缪晓琛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务犯罪调查过程中需要作出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是在有限理性的框架下做出的.职务犯罪调查作为一项认识活动,存在着特定的认识路径,并伴随着趋避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等目标冲突,调查决策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正是有限理性的具体体现.在有限理性的视域下,可从建立专家智库、开展案例讲评、发挥联动优势、用好大数据手段等方面提高职务犯罪调查决策的质量.

    职务犯罪调查有限理性不确定性

    大数据下山西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代化体系构建研究

    李丽靳煜昕鹿一鸣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当前山西省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已经遇到瓶颈,部门联动进行预防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传统预防模式收效欠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信息资源共享和全面动态管理尚未实现.为了突破上述困境,亟待转变工作思路,借助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依托数字山西建设契机,汇聚全量数据,开发数据模型集群,构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数治新体系,推动山西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青少年犯罪预防模型建立

    新时代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机制与路径研究

    曹清旭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安全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基础,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必须扎实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升级,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新要求,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从被动"遇见"向主动"预见"、从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从"传统"向"现代化"发展.这一治理模式转型的逻辑基础在于主体驱动的内生机制、方式驱动的外生机制和制度驱动的规范机制.在新时代,要从贯彻落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加强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和治安防控、推进智慧防控建设等方面推动我国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

    社会治安公共安全警务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