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研究

王仲春

月刊

1671-0452

sxjxyjbjb@nwnu.edu.cn

0931-7970555

730070

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综合实验楼D03

数学教学研究/Journal Research of Mathematic Teaching-Learning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面向中学,密切结合中学数学教法与学法的实际,为中学数学教育作贡献,是广大师生与数学爱好者的园地。以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为特色,深受读者的热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缔结"解构—建构"式数学课堂的"三条过程线"——以《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为例

    任卫兵张文海
    2-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两个基本计数原理的课堂实录提出"解构—建构"式数学课堂是"教师活动线"与"学生活动线"通过"中介过程线"缔结而成的整体构架.数学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中介过程线",创设具有一贯性、导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探究感悟数学的精髓,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计数原理解构与建构课堂活动线数学整体性

    例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引入

    张东玲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举例说明了四种情境引入方法:趣味活动引入时要结合数学小实验、问题引入时结合板书直观启发、习题引入时要结合学生自主演算探索、故事引入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情境引入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顺利达成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情境教学法情境引入

    "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乐学"课堂的策略探究

    张学鹍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减"背景下,现阶段的各学科教学理念已经有了 一些新的改变,双减政策成为现阶段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数学学科的习题设计中,数学教师基于双减政策要求,必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做到提质增效.初中生数学学习内驱力的形成与产生往往与教师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方法有着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能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中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从课堂准备、课堂设计、课堂艺术三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探究如何让学生乐学数学的策略.

    中学数学激发数学学习内驱力兴趣乐学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以给定清水量漂洗衣服问题为例

    闫伟
    16-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建模是高中六个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数学创新能力.本文以"给定清水量漂洗衣服问题"为例,与学生共同经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的检验与评价等环节,展示高中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

    核心素养数学建模漂洗衣服TI图形计算器

    中新初中数学教科书"锐角三角函数"例习题难度比较——以"RJ版"和"DM版"为例

    王介琴胡松龄刘冰楠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加坡数学教育在TIMSS中位居前列,且文化背景与我国相似,对比中新数学教科书有利于推动我国数学教科书的改革.以中国RJ版与新加坡DM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锐角三角函数"例习题为研究对象,从背景、数学认知、运算、推理、知识综合五个因素进行比较研究,根据研究结论对"锐角三角函数"例习题的编写和使用提出建议:丰富教科书问题背景,培养跨学科思维;适当增加例习题难度,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数学认知水平,践行数学学科德育.

    教科书比较例习题锐角三角函数

    人教A版新旧教材"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比较研究

    张志刚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是高中数学基础而核心的内容,是培养数据分析、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选取人教A版新旧教材"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内容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内容设置、情境搭建、例习题编排、技术融合等维度展开分析,发现新教材在概率与统计主线引领下,通过整体设计逻辑框架,精心遴选课程内容,创设适切问题情境、合理设计习题系统、研发信息技术融合方式等途径,驱动学生探索两个变量关系的推断方法,积累数据分析经验.

    成对数据分析教材比较数学建模概率统计

    高中数学必修教材"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内容的比较研究——以湘教版和人教A版为例

    王佳丽魏自盈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湘教版和人教A版必修教材中"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为例,通过对内容分布、内容呈现方式、情境设置、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两版教材主体内容大致相同,但在小节以及拓展栏目的选择与分布上有所不同,湘教版栏目分布更为集中,知识含量更为丰富,更凸显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趋势.人教版栏目相对分散,内容篇幅相对较小,部分栏目内容有待更新完善;两版教材研究函数的路径均是丰富实例—概念—表示方法—性质为主,而湘教版注重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人教版注重函数知识的应用实践;对于数学概念的引入,湘教版注重借助数学模型抽象出数学概念,情境设置也改变了以往数学与物理实例过度捆绑的局面,追求数学与地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融合.例习题数量少于人教版,注重例习题的基础性、针对性;人教版则注重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上引入概念,情境设置追求基础性、生活性,例习题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基于此,建议教师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挖掘教材,帮助学生攻破思维难点;重视拓展栏目的价值并创新数学概念的引入方式;丰富情境设置,发挥其活跃课堂气氛与服务课题的作用;布置分层作业、实践性作业,聚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湘教版人教A版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比较研究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岳红利程岭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情境能够减轻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偏重学生心智训练、疏于学生社会体验、浅于学生探究体验等问题.具身认知理论强调人的认知主要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与环境的交互体验活动而形成,强调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对重构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着重要的启示.基此,教师可以从操作实践入手,创设"动境"结合问题情境;从合作探究入手,创设"独协"相生问题情境;从知识本质入手,创设"内外"联动问题情境.

    具身认知理论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操作实践合作探究

    举一纲而万目张 解一卷而众篇明——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理科第20题的研习体会

    安恺凯
    46-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理科第20题为载体,通过合理转化运算对象来启发问题解法,已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的教学效果.本文同时对试题进行多角度的改编推广,串联同类高考试题,揭示以调和点列的透视不变性为本的共同命题立意,已达到解一卷而众篇明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谈谈新高考下高三复习应以突出解法共性,挖缺问题本质为重的感悟体会.

    全国乙卷解析几何一题多解命题本质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科第20题的探究与推广

    栾功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2023年高考数学乙卷理科第20题的解法探究,得到了此试题揭示的本质规律是调和线束的中点性质,并通过变式探究,从不同维度探究了相关几何对象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保持的规律性,为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供了参考.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圆锥曲线解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