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农业科学
陕西农业科学

霍学喜

双月刊

0488-5368

snkx@chinajournal.net.cn

029-8708255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458号信箱

陕西农业科学/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农业领域试验研究、讨论与建议、实用技术及经济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本刊为双月刊,每逢单月25日出版,用户可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向本编辑部直接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穴播栽培条件下北疆冬小麦品种筛选与评价

    李怀胜孟玲王贺亚王斌...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北疆穴播栽培的冬小麦品种。本研究选取7 个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了穴播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籽粒产量方面,新冬18 号、新冬51 号、新冬52 号和垦冬杂 42 号的籽粒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以新冬52 号籽粒产量最高,为 9 556。04 kg/hm2,高出平均值 21。89%。农艺性状方面,参试品种株高均在适宜范围内,即64。80~76。67 cm,新冬52 号、新冬55 号和垦冬杂42 号的穗长表现较为突出。新冬18 号、新冬52 号、垦冬杂42 号和新冬53 号的穗下节间长度占整个植株的比例较大。品质综合评价较优异的品种有新冬 18 号、新冬 22 号和新冬53 号。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产量的前提下,新冬 18 号和新冬 52 号可作为北疆穴播冬小麦品种选择的优先对象。

    穴播栽培冬小麦品种筛选

    不同臭氧浓度对枸杞果实贮藏效果影响的研究

    葛玉萍赵燕何军李晓莺...
    6-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探索了枸杞鲜果在不同臭氧处理情况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浓度臭氧处理下,通入臭氧5 min,VC、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保持较好;通入臭氧5 min处理下,腐烂率较10 min和15 min的要低,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期,从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酸量的变化情况来看,5 min处理的保持较好,最佳贮存时间为10d内。

    枸杞鲜果保鲜臭氧

    马铃薯根际耐盐碱细菌T11的筛选及促生效果研究

    艾静郭亚宁张思雨李日兵...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马铃薯根区的耐盐碱细菌,探索其促生效果,本研究以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划线法分离细菌,设置不同NaCl浓度(100 g/L、120 g/L、140 g/L、160 g/L、180 g/L)和pH梯度(9、10、11、12、13、14),筛选马铃薯根际耐盐碱细菌。利用27F/1492-R引物鉴定细菌的种类,通过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去盐去碱和解钾效果、产IAA和产蛋白酶能力,综合分析其促生效果。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细菌的耐性不同,当pH为13,NaCl浓度为160 g/L时,T11 细菌存活,其他细菌不生长;促生效果结果表明,T11 菌株具有产IAA、解钾和产蛋白酶能力,去盐碱效果较弱。本研究筛选得到的T11 菌株为芽孢杆菌,具有促生效果,为马铃薯专用菌肥开发奠定微生物基础。

    马铃薯耐盐碱细菌筛选鉴定促生效果

    榆林市青贮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张圆邬小春张继轩李霞...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榆林市青贮玉米产业高效发展,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研究对13 个青贮玉米新品种开展了田间鉴定筛选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均为紧凑或半紧凑型,大多数参试品种持绿性优于对照,其中现代 042 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现代 042 和京科 689 鲜草产量分别达到65 416。3 kg/hm2、65 408。7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7。24%和 7。23%,干草产量分别达到29 489。7 kg/hm2、26 603。54 kg/hm2,分别较对照高11。14%、0。27%,且单株籽粒干重较高,适宜在榆林市推广种植。

    青贮玉米品种筛选榆林市

    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与保护酶活性相关分析

    于梅牟凯月刘子恒咸洋...
    22-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品种藿香种子在萌发与生长上的差异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15 个不同品种的藿香种子萌发状况、主要农艺性状、保护酶活性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状况存在差异,以H9、H4、H15 处理下藿香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后在生物量上的表现亦存在不同,以H4、H9、H15 处理下藿香发芽数、胚轴长、胚茎粗相对较大,H14 处理下发芽数最少,H7 处理下胚轴长最短,H14 处理下胚茎粗最小。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后的SOD、POD、CAT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H9、H4 处理下的藿香种子SOD、POD、CAT活性相对较高,活性氧清除能力相对较强;H1 处理下的藿香种子SOD活性最低,H7 处理下的藿香种子POD活性最低,H14 处理下的藿香种子CAT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藿香种子发芽数与SOD、POD、CAT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胚轴长与POD、CAT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胚茎粗与SOD、CAT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藿香种子萌发指标农艺性状保护酶相关关系

    增效剂对杀菌剂小麦田间防效和小麦籽粒农药残留量的影响

    王银霞程海芝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出对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最佳的增效剂。方法:2022 年,以有机硅和减维康作为增效剂,以氰烯菌酯和叶菌唑作为杀菌剂,用液相色谱仪法测定小麦叶片上的杀菌剂的沉积量,筛选出不同浓度杀菌剂对应最佳增效剂添加量,找出对田间小麦赤霉病最有防治效果的增效剂种类,同时在小麦收获后,测定小麦籽粒的农药残留量,筛选出效果最优的增效剂。结果:(1)在40%常量、80%常量、常量氰烯菌酯分别加入0。5 mL/L、0。9 mL/L、0。5 mL/L有机硅对叶片的沉积量最有利。在 40%常量和常量氰烯菌酯中添加0。5mL的减维康,小麦叶片的氰烯菌酯沉积量会显著提高,在 80%常量氰烯菌酯中添加0。75 mL/L的减维康对药液的沉积最为有利。(2)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最好的杀菌剂是氰烯菌酯,有机硅和减维康都能让杀菌剂的田间防治效果变大,达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的效果,有机硅的增效效果优于减维康,在 80%常量氰烯菌酯加入 0。90mL/L的有机硅,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最高。(3)使用增效剂后叶菌唑和氰烯菌酯的残留量都小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量。

    有机硅减维康叶菌唑氰烯菌酯

    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对金麦1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张国红王婧王若楠汪娟梅...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202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以推广新品种金麦1 号小麦为材料,研究了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3。0×106 株/hm2、4。2×106 株/hm2 和 5。4×106株/hm2)对其分蘖、群体结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晚播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金麦1 号小麦在越冬至拔节期Ⅰ级分蘖和Ⅱ级分蘖呈降低趋势,Ⅰ级分蘖减少3。0%~17。4%,Ⅱ级分蘖减少14。3%~87。0%,密度过大会显著影响Ⅱ级分蘖形成;随着密度的增加,越冬至拔节期总茎数增加 8。9%~44。8%;成穗率降低0。5%~2。9%。在种植密度为4。2×106 株/hm2 小麦产量最高,为 11 272。1 kg/hm2。对产量构成三要素寻优结果表明,在播期为10 月25 日和密度为4。2×106 株/hm2 时,有利于晚播小麦获得更高产量。

    小麦晚播密度群体结构产量

    嘉祥县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复合种植与单作对比试验

    曾海明梁艳华夏丽光胡杰...
    38-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玉米、大豆单作用地的需求。在传统玉米、大豆单作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能够弥补土地资源不足,集约化利用土地、水、肥、气、光、热资源,增加通风透光,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增加大豆的受光面积,是大豆玉米和谐共生种植模式。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是一项既能节约成本,又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型农业技术。复合种植的目的是利用科学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复合种植模式,提高产量和效益。不同的种植模式和方法对作物生长的农艺性影响不同,对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影响也不同。本研究通过6∶3 式、6∶4 式、4∶2 式三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与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对比试验,分析表明:玉米、大豆三种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大豆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效益都比玉米单作、大豆单作表现好,玉米、大豆4∶2 式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作物的农艺经济性状表现更好,作物的增产、增效效果更加明显。

    嘉祥县带状间作复合种植与单作对比栽培技术高产机理农艺性状及产量效益分析

    铁源和生草种类对猕猴桃植株缺铁黄化矫治效果的影响

    牛友怡冯亚青刘占德王南南...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脐红'猕猴桃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重碳酸盐诱发缺铁条件下 2种铁源(Fe-EDTA和Fe-EDDHA)和5 个草种(高丹草、紫羊茅、鼠茅草、黑麦草和毛苕子)对猕猴桃缺铁黄化矫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诱发缺铁处理植株新叶全铁含量下降,根中活性铁含量升高且氢离子外排减弱,这可能与诱发缺铁处理提高了根际基质pH和电导率但降低了DTPA铁含量有关。较之对照,EDTA铁源的诱发缺铁处理植株叶片SPAD值和Fv/Fm、根体积、茎中全铁和新叶活性铁分配率均下降;而EDDHA铁源的诱发缺铁植株茎全铁含量则升高,有利于地上部积累更多的铁来防止叶片缺铁黄化。在以EDTA为铁源的诱发缺铁基础上,播种高丹草和紫羊茅能够提高叶片SPAD值,但会降低根际基质pH和电导率。播种高丹草还提高了植株根和新叶活性铁及根中全铁含量、新叶活性铁分配率,但降低了植株新叶数、新叶和茎干重、老叶活性铁分配率;而播种紫羊茅则提高了叶片Fv/Fm值和根中活性铁含量。这些结果说明,在重碳酸盐诱发缺铁条件下,施用Fe-EDDHA或播种高丹草和紫羊茅均可有效缓解猕猴桃植株缺铁黄化,这为石灰性土壤上猕猴桃缺铁绿色高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猕猴桃生草缺铁黄化矫治

    不同厚皮甜瓜品种果实品质和田间性状影响分析

    何晓庆艾琪白青李武成...
    50-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选育出适宜在陕西省渭南市进行种植的厚皮甜瓜品种,实现特色瓜果本地产业化种植,本研究通过对37 个厚皮甜瓜品种的田间长势,抗病性,坐果率,畸形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并且对主要的田间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7-12*7-15"以及"7-12*7-13"综合表现最优,适宜在本地区域内进行推广大面积种植。

    厚皮甜瓜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