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与清洁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与清洁能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孙强

月刊

1674-3814

psce@vip.163.com

029-87504085 87504086

710065

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六路15号汇金国际5楼548室

电网与清洁能源/Journal Advances of Power System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电网与清洁能源》原名《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唯一一个立足西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开放型电力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61-1474/T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3814,月刊。 《电网与清洁能源》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广泛开展电网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传播和推广行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促进电力和能源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电网与清洁能源》依托西北电网技术中心和风电研究中心,组建了十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电网、清洁能源领域专业学会、协会和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杂志未来茁壮成长开辟了无限发展空间。 《电网与清洁能源》是国家权威部门解读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引领发展方向的路标,是著名院士专家和权威专业人士发布技术研究成果、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广大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前沿技术、了解技术动态的窗口,是相关知名企业展示技术实力、推介高端产品的舞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能源极端出力特性及典型电力电量平衡场景研究

    黄越辉卢慧李建华闫景皓...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增加,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呈现不确定性强、电力过剩/短缺交替出现等特征,给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新能源出力实际运行特性和未来电源发展趋势,研究了含水电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电源结构场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电力电量平衡量化分析模型.通过算例结果量化了未来新能源发展场景下的典型电力电量平衡场景及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需求,分析了新能源极端低/高出力对电力平衡的影响.研究可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决策参考.

    新能源极端低出力极端高出力电力电量平衡灵活性

    面向电力市场的用户侧电力电量预测综述

    陈景文单茜刘耀先周颖...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电力电量准确预测,把握其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对电力市场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对电力市场及其环境下电力电量预测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从数据预处理、预测方法和预测场景 3 个角度出发,对面向电力市场的用户侧电力电量预测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详细阐述了新兴负荷、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考虑需求响应、面对特殊事件与极端环境和面对综合能源系统 5 个场景下用户电力电量预测现状;最后,对现有研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电力市场市场交易电力电量预测

    电-氢混合储能参与的多能系统低碳优化

    潘超郭晨雨刘继哲王锦鹏...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的多能系统的未来发展,基于多能流交互拓扑,研究电-氢混合储能参与的IES灵活协同调控.考虑电-氢混合储能影响,构建以经济成本、风光使用率和碳排放量为多评价指标,研究多能流的多能调控策略.基于多能流的碳排信息,提出电-氢混合多能系统碳流倒推方法,利用多能流的碳流拓扑辅助多能调控决策.通过对实际电网的仿真,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对系统综合效益的改善效果,研究源-荷-储互动特性,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多能系统电-氢混合低碳

    碳中和目标下电力需求预测体系构建及华东区域电力需求发展趋势研究

    李灏恩姜雨萌戚宇辰刘子秋...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达峰、碳中和将加速全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能源系统的转型,而电力行业作为能源枢纽,能源领域在双碳转型过程中将对电力需求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文立足于分析双碳目标对于能源电力的影响,挖掘双碳和电力需求的关联性,提出碳中和目标下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思路,构建了一套适应于双碳目标下的电力电量预测方法体系;以华东区域作为典型案例,研究了华东区域碳达峰至碳中和过程中的电力需求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析思路和方案体系科学可行,预测结论合理.

    碳达峰碳中和低碳转型终端能源电能替代电力需求

    基于多层级条件风险价值的高渗透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低碳运行联合优化

    沈佳程李梦诗季天瑶林镇佳...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下,风电渗透率增加给新型电力系统的安稳运行带来挑战,而条件风险价值法(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可对风电的随机风险进行分类量化评估,以用于系统调度运行.根据CVaR提出了改进的多层级条件风险价值法(Multi-layer Conditional Value-at-Risk,MCVaR),并建立了基于MCVaR的高渗透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低碳运行联合优化模型.仿真算例结果表明,MCVaR相较于CVaR能够显著降低系统的弃风与切负荷量,同时系统的极端损失下降了 49.45%.所提方法能够在满足系统可控风险约束的前提下,实现运行经济效益与低碳环保收益的综合最优化.

    条件风险价值低碳运行可再生能源备用优化

    光伏发电-超级电容储能并网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

    周科文贤馗邓彤天张俊玮...
    47-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因太阳能的周期性和间歇性会对电网造成扰动,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双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直流母线侧增加超级电容储能可以平抑光伏发电功率的波动.从控制功能的角度,将光伏发电-超级电容储能并网系统分为光伏发电、逆变器和超级电容储能 3 个功能独立的子系统;建立了各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各子系统分别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恒功率控制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的具体方案;针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渐近跟踪控制的方法.通过模拟不同辐照强度,不同电网有功-无功功率需求等多种工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功能划分合理,控制方法有效且兼有较好性能.

    光伏并网系统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稳定

    旁路蓄热对凝汽式机组调峰容量的影响

    李学军姜景芮李金泽俞骁...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熔盐蓄热技术对凝汽式机组调峰容量的影响,以 660 MW超临界凝汽式机组为例,选择低熔点LMPS Ⅱ熔盐为蓄热介质,将蓄热系统与汽轮机旁路系统相结合,构建 3种旁路蓄热方案,应用EBSILON软件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凝汽式机组引入熔盐蓄热后调峰容量和调峰容量补偿的变化.结果表明:整机旁路蓄热方案可以使机组发电负荷率降得最低;在蓄热时长相同的条件下,低压旁路蓄热方案放热顶峰运行时间最长;以 30%发电负荷率作为起始蓄热工况,旁路蓄热方案的调峰容量增加3.21%~6.42%;在蓄热起始工况发电负荷率较低时,机组的调峰容量补偿较大.

    凝汽式机组旁路系统熔盐蓄热调峰容量

    基于最优Copula相关性分析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

    郭顺宁马雪杨帆胡文保...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剖析变量间的关联关系,深入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是提升一系列基于统计分析原理所构建风速预测模型精度的关键.为最大程度保留数据的潜在价值并剔除冗余信息,首先将待选输入变量用概率密度函数拟合,其次建立风速与其他变量间的最优Copula函数,再次基于最优Copula函数求解相关系数,明确影响风速预测精度的关键输入变量,最后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输出预测结果.基于我国某地区的实测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选取关键输入变量,在减少模型训练时间的同时提升预测精度.

    风速预测输入变量选择相关性分析Copula函数

    基于生产模拟的新型输电网规划方案效率效益评价方法

    安之魏楠刘斯伟陈奇芳...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基于典型日的输电网规划方案评价方法不仅缺乏综合的效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对新能源随机性与波动性的考虑不足.针对新型输电网规划方案效率效益评价需求,从多个时间尺度提出了综合效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考虑了风电、光伏出力随机波动性的新型输电网时序生产模拟模型,实现对规划方案全年 8 760h的生产模拟,得到一系列基于生产模拟结果的评价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客观赋权与模糊综合评价结合的输电网规划方案效率效益综合评价方法,避免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方面的不足,为新型输电网规划方案多时间尺度的效率效益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基于西南某实际电网规划方案的效率效益评价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输电网高比例新能源规划方案效率效益评价生产模拟

    基于强化学习的智慧社区广义负荷协同互动调度策略

    徐丁吉郑杨楚云飞王雨薇...
    8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低碳经济在电力行业的发展,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逐步提高.针对智慧社区广义负荷灵活调度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强化学习框架的智慧社区广义负荷协同互动调度策略.基于智能电表和智能设备的数据来实现负荷管理和能源消费优化,通过分析智慧社区的负荷特性和用户的用电偏好,建立了广义负荷和储能充放电模型,构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的能量管理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动作-评价(soft actor-critic,SAC)的社区能量管理方法来求解低碳社区的优化调度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智慧社区广义负荷协同互动调度策略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费成本,同时有效减少社区碳排放.

    智慧社区强化学习负荷调度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