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程光泉

月刊

1002-588X

010-62208142 62200757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2楼4门202号

思想政治课教学 /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资料性刊物。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各条战线与各阶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人物、集体及其事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一体化的青少年党史教育模式

    张永缜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党史教育的独特功能越来越重要.当前党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着概念化、理论化倾向过重,目标体系不完善,系统连贯性不充分,各学段不能完全有效衔接,应用性还不充分等问题.通过构建实践化、目标化、系统化、有机化、应用化的青少年党史教育模式,在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融入党史教育,有助于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党史教育思政育人一体化

    加速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逻辑

    郑文栋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美好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社会境况、把握社会的关键特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的真实情境深度勾连,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价值.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以加速的形式呈现,每个个体都呈现出一种普遍性的焦虑情绪,整个社会则显现出一种倦怠性的精神病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面向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帮助他们与他者形成回应、与自然构建关联,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需要促进个体与他者之间形成回应,帮助个体与周遭世界建立关联从而形成水平共鸣轴;另一方面以"两山论"培养个体与自然的共生意识,以"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唤醒个体与崇高价值的关联.

    加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优化逻辑幸福生活

    等级评价推动思政课素养达成

    王庆军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等级评价是基于核心素养考查目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综合考量核心素养影响因素基础上进行分层设计等级水平、等级描述、等级赋分和等级评价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在思政课素养达成中,等级评价能够较好体现学生全面素养发展的价值诉求,激发学生成长提升的自我评价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省察力提升.在思政课素养达成的实践理路上,要重视等级水平梯度性的科学划分,做好等级描述适切性的精准表达,凸显等级评价育人的效果呈现,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育人的课程理念.

    等级评价结构优化素养达成路径选择

    人工智能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融合路径

    杜海超柯向华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改革与科技进步交相辉映的时代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赋能情境沉浸、模拟软件智驱思维深化、数据智慧领航精准评价等三大深度融合策略,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思政课满足"教—学—评"一体化的时代需求.探索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旨在为思政教师提供教育教学创新的新视角,以期激发思政育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双向赋能效应,引领课程改革迈向新的深度与广度.

    人工智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双向赋能

    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学生高阶思维培养——以2024年版新统编教材"珍爱我们的生命"为例

    季燕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课标相关理念为依据,新统编教材相关内容为载体,学生思维发展一般规律为遵循,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既符合当前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也契合当下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学生高阶思维培养,聚焦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本质理解与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通过向内收敛、向外扩展、向上跃升、向下扎根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迁移思维以及动态思维.

    单元整体设计道德与法治高阶思维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李道强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全过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一项政治任务.融合教学不是在教学中简单陈述,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深入理解二十届三中全会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可以从深研课标、深挖教材、熟悉学情、融入热点等方面来融入.

    二十届三中全会课标引领教材深挖学情分析时政融入

    "学业质量标准"观照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改进策略

    唐建荣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业质量标准将核心素养细化为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具有具体化和可测化的特点,是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创新之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对照学业质量标准,在教、学、评等环节中积极改进教学策略,通过制定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优化以丰富学生体验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形成以多维立体评价为依托的学生评价,最终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学业质量标准初中道德与法治改进策略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项目化实施

    柯常达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堂,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情境为载体,以实践为路径.可将项目化学习法引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项目化实施,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真正体会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实现从认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通过项目化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能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从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高中思政课项目化教学

    逻辑思维教学中的政治认同培育

    林伟伟陈琳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逻辑思维课程应当跳出纯粹逻辑规则教学的窠臼,体现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以政治认同为统领,使学生学会纠正逻辑错误、捍卫真理,准确把握中国所在的历史方位.因此,逻辑思维教学应当关注课程育人功能,提升教学设计的思想立意,综合运用历史、国情、文化和国际等各类教学资源,通过相关核心问.题加深思考,并在课后予以实践,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与理解,最终实现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进阶.

    政治认同科学精神逻辑与思维

    道德体验三向度

    谢飞亚
    39-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