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程光泉

月刊

1002-588X

010-62208142 62200757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2楼4门202号

思想政治课教学 /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资料性刊物。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各条战线与各阶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人物、集体及其事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革命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三维路径

    谢忠强韩佳叶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针对大中小学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是实现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化发展的关键课程.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有效教学资源,可以遵循"课堂、实践、网络"的三维融入路径.革命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资源使用、课堂评价体系建构等方面协同发力,立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把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针对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深化"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

    革命文化资源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主题实践网络赋能

    弘扬礼乐文化促进品格提升

    田作明彭林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礼乐文化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扎实文化知识和良好审美情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拟礼乐文化演练、举办礼乐文化竞赛、实施礼乐课堂教学、开展礼乐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自律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品格提升.思政教师应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礼乐课程,从而在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和核心素养.

    礼乐文化学校教育学生品格提升

    亲历致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陈亚萍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亲历致知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可行实践路径.它强调通过课堂活动亲历知识的生成,深化理论认知;通过项 目化学习亲历创新发现,推动全面发展;通过"行走的思政课"亲历真实场景,强化价值认同;通过智慧学习空间亲历事件发生,实现素质浸润.教师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主动思考、探究,明晰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将所学知识内化到 自身认知体系中,升华情感、提升素养.

    亲历致知思政课一体化知识生成价值认同

    一体化视域下课堂教学的"破"与"立"

    颛孙伟伟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的教学一体化,既是一种纵向学段间的贯通,又是一种横向学科间的联动.在一体化视域下,亟需推进课堂教学转型:一是教学主体从思政教师独唱走向多主体合奏,实现知识传递的专业化和全面化,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二是教学内容从碎片化知识梳理走向系统化知识建构,打破学科和学段壁垒,让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三是教学路径从教师宣讲这条单行线走向多维立体的育人场域,坚持实践导向,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四是教学评价从传统的唯分数论走向动态、真实的评价,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真正实现让成长看得见.

    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主体知识建构实践导向教学评价

    统编教材《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全球视野培育

    王承玥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旨在培育学生全球视野、拓展学生世界眼光.教师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研读教材,全面精准把握教材对学生全球视野的培育.在内容定位上,阐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展现新时代大国形象;在理论基础上,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提供分析国际问题的基本理路;在行文架构上,整合三重逻辑,构建全球视野培育的知识体系;在实践策略上,用心打造教材栏目,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在育人目标上,强化学生政治认同,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球视野统编教材

    优化问题设计践行深度教学

    吴荣华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教学是核心素养时代教育变革的方向,而优化问题设计又是践行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体悟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以及实践价值,问题设计需要面向真实生活,让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驱动深度探究,让学生思维从"低阶"转向"高阶";以落实素养为 目标,让课堂教学从"浅表"转向"深刻".在探求问题与知识、情境、学生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中,化知识为素养.

    问题设计深度教学核心素养

    例谈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林顺华刘喜如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践行育人初心和担当铸魂使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新课导入环节,可通过可视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时,通过多样化资源丰富教学情境;知识教学时,通过生活化资源提升知识建构能力;作业设计环节,通过互动性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数字化资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

    大思政视域下跨学科大概念引领的教学范式

    周荷秀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大概念教学是大思政课落地的优秀载体,通过跨学科教学案例的解读,聚焦"大思政"的"课程"属性,以跨学科大概念为教学锚点,可以优化跨学科协同育人路径.首先,挖掘共通性育人大素养,靶准跨学科的目标定位;其次,凝练跨学科大概念,统整跨学科的思维高度;再次,构建项目式、主题情境式大单元,创新跨学科的实施路径;最后,设计课堂观察大评价量表,评定跨学科的素养达成,最终形成"大思政"视域下跨学科教学的优秀"范式".

    大思政跨学科大概念教学范式协同育人

    案例教学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宋良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思政课案例教学具有潜在优势,可显著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加强思政课案例教学的顶层设计、凸显思政课教学案例的内在特质、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案例教学水平等实践路径,确保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有效推进,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的融合发展.

    案例教学思政课一体化思政教师

    思政一体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四对关系

    张宇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一体化建设,包括了各学段思政课程间的纵向一体化和各学科课程思政的横向一体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思政一体化建设应该立足学科思维和学科关键能力,以试题命制为重要抓手,处理好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德育与智育、学科融合与学科本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等四对辩证关系,科学有效地树立"首课"意识,发挥思政学科的引领作用.

    思政一体化形式与内容德育与智育融合与本质素质与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