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吗啡对晚期癌症患者癌痛及抗肿瘤因子水平的影响

    樊浩然姜巧丽
    478-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吗啡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抗肿瘤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癌症患者8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42 例.对照组予以吗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均于治疗30d后评价疗效.比较2 组疼痛评分、吗啡使用量、自我效能感、抗肿瘤因子水平、疼痛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15 d、30 d时VAS评分及吗啡使用量为(2.32±0.24)分、(1.89±0.24)分和(38.96±3.25)mg、(42.36±3.37)m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SE评分、FSE评分、CSE评分以及IFN-γ、TNF-α分别为(55.48±4.63)分、(52.47±4.72)分、(51.89±4.53)分、(20.36±3.69)pg/mL、(4.97±0.89)p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PGE2、5-HT、SP 为(62.35±5.28)pg/mL、(0.33±0.08)pg/mL、(53.65±5.02)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吗啡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镇痛效果,减少疼痛因子分泌,减轻疼痛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且还可提升IFN-γ、TNF-α水平,安全可靠.

    晚期癌症癌痛星状神经节阻滞吗啡抗肿瘤

    Mimics三维重建在胸腔镜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术前的应用效果

    刘毅周雄李敏黄智雄...
    482-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单操作孔胸腔镜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术前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的效果.方法 收集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源性囊肿 60 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应用Mimics软件进行术前三维重建规划,将其分为为术前规划组40 例和不规划组20 例.比较2 组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规划组手术切口长度较不规划组更短,规划组手术时间[(106.50±28.15)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91±0.84)d]、术后住院天数[(8.50±1.04)d],均短于不规划组[(147.32±24.42)min、(5.43±0.63)d、(9.97±1.63)d],规划组术中出血量[(50.42±25.62)ml]、术后胸腔总引流量[(386.17±119.23)ml]均少于不规划组[(91.64±24.18)ml、(647.25±203.47)ml].规划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规划组低(P<0.05).结论 术前规划应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可显著提高单操作孔胸腔镜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前规划三维重建单孔胸腔镜

    术后脂代谢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瘘发生的预测价值

    卢云锋王志军
    486-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血脂指标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吻合口瘘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 41例胃癌根治术后10d内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医院胃癌根治术后 10d内未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所有患者术后1d均完成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查.统计2 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2 组术后早期血脂指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血脂指标对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合并2 型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例数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术后1d时血清TC、LDL-C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表明合并2 型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后早期血清TC、LDL-C高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有关.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1d时血清TC、LDL-C预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血清TC、LDL-C水平高与其吻合口瘘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术后早期联合检测二者水平可用于预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

    胃癌胃癌根治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常方圆邢继丹刘姗姗李蓉蓉...
    490-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8 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39 例.对照组行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肿瘤标志物、氧化应激水平、炎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排气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21.52±13.25)min、(1.52±0.39)d、(10.98±2.04)d,较对照组[(257.63±14.13)min、(2.38±0.43)d、(14.39±2.18)d]短,出血量为(209.63±12.43)ml,低于对照组的(296.87±15.38)m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分别为(14.63±2.08)ng/ml、(34.35±3.82)U/ml、(37.25±3.96)U/ml,较对照组[(18.28±2.24)ng/ml、(40.16±4.02)U/ml、(42.58±4.23)U/ml]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分别为(67.85±6.14)U/ml、(218.96±23.52)pg/ml,高于对照组的(55.73±6.05)U/ml、(186.74±19.68)pg/ml,丙二醛(MDA)水平为(25.37±3.19)U/L,低于对照组的(30.82±3.57)U/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20.41±2.86)mg/L、(25.96±3.12)ng/L、(69.85±5.37)ng/L,低于对照组的(26.93±3.12)mg/L、(31.52±3.45)ng/L、(78.52±6.05)ng/L,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胃癌效果优于开腹根治术,能降低CA199、CEA、CA125 水平,减轻机体创伤,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阻止炎症因子活化,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胃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肠梗阻吻合口瘘

    神经浸润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的关系

    冯鹏飞胡景岚宋红杰张鹏...
    494-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浸润(PNI)与胃癌(GC)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74 例G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PNI将患者分为PNI阳性组(n =65)和PNI阴性组(n =209),分析PNI与G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和预后情况.结果 PNI阳性与GC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T分期、N分期、脉管癌栓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T分期为T4 期、N分期为N3 期、有脉管癌栓是影响GC患者 PNI 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GC 患者预后与肿瘤直径、TNM 分期、脉管癌栓、PNI 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期、有脉管癌栓、PNI阳性是影响G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NI与GC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且存在PNI的GC患者往往预后不良,5 年生存率较低,临床可将PNI作为诊断和评估GC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胃癌神经浸润病理特征预后

    结直肠息肉癌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程艳敏关胜男
    498-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息肉癌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结直肠息肉癌变患者106 例为观察对象,通过自制量表详细采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根据治疗术式不同分成内镜组、对照组,各53 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106 例结直肠息肉癌变患者,病灶位于近端结肠19 例(17.92%)、远端结肠84 例(79.25%),3 例未确定(2.83%);临床表现为便血53 例(50.00%);重度不典型增生45例(42.45%)、黏膜内癌 61 例(57.55%);大便潜血阳性 65 例(61.32%);息肉带蒂 63 例(59.43%)、广基 43 例(40.57%);息肉直径<2cm者23 例(21.70%)、≥2 cm者83 例(78.30%);内镜组手术时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年龄≥40 岁、体重过重、有吸烟史、大便潜血阳性等患者出现结直肠息肉癌变的风险高,临床需定期开展电子结肠镜筛查,且针对患者采取内镜手术治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结直肠息肉癌变临床病理特征开腹手术内镜手术围术期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预后分析

    张娟徐雪飞张莎莎韩大臻...
    502-504,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经冠脉介入术后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4 例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在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进行2 年随访,依据患者的临床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2 年,84 例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中,共 14 例死亡,70 例生存.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体重指数(BMI)、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血红蛋白(HB)、肠外抗凝治疗与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无关(P>0.05),糖尿病、吸烟、脑钠肽(BNP)水平、血小板计数(PLT)与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有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9.167,95%CI =2.311~36.360)、吸烟(OR =16.105,95%CI =3.294~78.734)、BNP水平升高(OR =19.759,95%CI =4.634~359.79)、PLT减少(OR =18.231,95%CI =3.954~230.64)为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经冠脉介入治疗后死亡率较高,死亡的发生与糖尿病、吸烟、BNP水平升高、PLT减少有关,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并针对性开展医疗干预,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肿瘤冠脉介入术预后

    Venetoclax联合CLAG-MI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流式MRD的影响

    刘付琼陈志鑫李英梅
    505-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维奈克拉(Venetoclax)联合克拉屈滨+大剂量阿糖胞苷+米托蒽醌+G-CSF(CLAG-MI)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流式微小残留病变(MRD)的影响.方法 选取64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 =32)和对照组(n =32),对照组给予CLAG-MI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Venetoclax治疗.对比2 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2 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和流式MRD表达情况;对比2 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16/32)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75.00%(24/32)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2 组患儿血小板计数和血红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CD3+和CD4+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血小板计数和血红细胞计数显著更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CD3+和CD4+水平显著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2 组患儿MRD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7(7/32)]与实验组[9.37%(3/32)]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LAG-MI方案的基础上联合VEN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流式MRD转阴,且安全性高.

    维奈克拉CLAG-MI急性髓系白血病流式MRD临床疗效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回肠新膀胱不同构建方案的效果对比

    关豪熊建荣朱要辉郭灿琮...
    509-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后回肠新膀胱不同构建方案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 124 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 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RC,A组行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B组行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C组行原位ρ形回肠新膀胱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 组手术情况、术后3 个月尿流动力学参数,采用χ2 检验比较3 组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比较3 组患者术后尿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较A组、C组长,术中出血量较A组、C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B组新膀胱最大容量最高,其次为A组,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间最大尿流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新膀胱顺应性、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尿控功能恢复时间最短,其次为C组,A组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RC术后3 种不同新膀胱构建方案中U形、ρ形新膀胱手术时间较短,而W形新膀胱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但W形术后新膀胱容量最大,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时间最短,3 种构建方案术后并发症均较少.

    膀胱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新膀胱术尿流动力学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贾金曦姚春旭刘畅刘祯...
    514-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脑胶质瘤手术患者94 例,对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胶质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3 个月~5 年,94 例患者中1、2、3、4、5 年生存率分别为79.79%(75/94)、58.51%(55/94)、40.43%(38/94)、30.85%(29/94)、22.34%(21/94),中位生存时间为29 个月.预后不良组病理分级Ⅳ级、术前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70 分、肿瘤大小≥6 cm、部分切除、无放化疗结合、术前无癫痫发作、有瘤周水肿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术前KPS评分、肿瘤大小、切除程度、放化疗结合、术前癫痫发作、瘤周水肿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 病理分级、术前KPS评分、肿瘤大小、切除程度、放化疗结合、术前癫痫发作、瘤周水肿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需积极采取合理措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

    脑胶质瘤预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切除程度瘤周水肿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