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旬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PHB4与复发性流产绒毛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

    谢钦珊孙燕
    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组织中EPHB4下调与绒毛血管生成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19例RSA患者(RSA组)和14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NC组)的绒毛组织样本,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PHB4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标记CD31计算绒毛微血管密度,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RSA组患者的组织中EPHB4的表达、微血管密度低于NC组(P<0。05)。EPHB4 mRNA与绒毛微血管密度成中度正相关(r=0。4961,P=0。0362)。结论 EPHB4在RSA患者中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抑制绒毛血管生成参与RSA的发生发展。

    复发性流产EPHB4微血管密度绒毛血管生成

    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鲍二臣陈丽梅于楠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经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试验组接受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性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试验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

    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

    剖宫产术后患者移植不同发育速度的D3胚胎形成的优质囊胚的妊娠结局比较

    何红梅刘容菊陈雪梅周丽玲...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第3d(D3)胚胎的发育速度对其形成的优质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优质囊胚移植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7个周期),根据D3胚胎的卵裂球数目分为正常发育组(63个周期)和快速发育组(44个周期),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正常发育组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高于快速发育组(P<0。05);两组的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源于正常发育速度D3胚胎的优质囊胚较来源于快速发育D3胚胎的优质囊胚具有更高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剖宫产术后患者可优先选择源于正常发育速度D3胚胎的优质囊胚进行移植。

    剖宫产术后D3胚胎发育速度优质囊胚妊娠结局

    孕妇妊娠早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围生期抑郁及骨密度的关系

    侯爵徐烨黄冬梅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围生期抑郁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本院建档的120例单胎妊娠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采集孕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将孕妇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各30例,比较各组的抑郁程度、骨密度水平。结果 维生素D正常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T-score指标均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妊娠早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抑郁、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273、r=0。726,P<0。05)。结论 妊娠早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围生期抑郁及骨密度有直接影响,由此注重妊娠早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可能减少围生期抑郁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妊娠早期血清25-羟维生素D围生期抑郁骨密度

    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在预测分娩结局中的价值研究

    刘文辉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在预测分娩结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94例阴道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为两组,77例阴道分娩成功者为成功组,17例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宫口开至6 cm及1~2 h后行超声监测胎头进展角度(AOP)和胎头会阴距离(HPD),比较两组AOP、HPD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OP、HPD对于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于宫口开至6 cm时和1~2 h后,成功组AOP高于对照组,HPD短于对照组(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AOP、HPD预测分娩结局的价值良好(P<0。05)。结论 于宫口开至6 cm及1~2 h后行超声监测AOP和HPD,对预测产妇分娩结局具有较高价值,可为分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胎头进展角度超声产程分娩结局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周琳陈小平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剖宫产并发生产后出血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术,试验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试验组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方面具有确切疗效,能减少产妇出血量,提高凝血功能,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产后出血凝血功能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生育妇女术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中的效果评价

    杨增芳黄丽腾云
    21-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在生育妇女术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0例流产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高于对照组,重复人工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避孕措施持续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护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95。00%(P<0。05)。结论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生育妇女术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方面,可极大程度改善流产妇女避孕意识及提升避孕方法使用率,值得借鉴。

    流产后关爱高效避孕措施效果评价

    四川师范大学女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彭曦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预防性疫苗的认知和态度状况,为预防性HPV疫苗接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女大学生对预防性HPV疫苗认知状况调查表》对四川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0。9%。结果 200名女大学生中,有188名(94。0%)知道宫颈癌,46名(23。0%)女大学生知道HPV及预防性HPV疫苗。女大学生预防性HPV疫苗接种率低,仅3名(1。5%)。结果显示,是否知道宫颈癌、是否知道HPV可能导致宫颈癌、是否知道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是否已接种或正在接种HPV疫苗、是否愿意接种HPV疫苗、是否赞成疫苗在国内推广因素均对女大学生的接种意愿有影响(P<0。05)。结论 在校女大学生能够接种HPV疫苗,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HPV疫苗女大学生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杨明安李清艳袁绪粒周欢...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4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非腔镜组和腔镜组,各23例。非腔镜组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非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非腔镜组(P<0。05)。腔镜组术后24 h、48 h、3d、5 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非腔镜组(P<0。05)。腔镜组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2/23)显著低于非腔镜组(34。78%,8/23)(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创伤性较小,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较快,且疼痛轻、痛苦少、并发症风险低,安全可靠。

    子宫腺肌病腹腔镜手术子宫全切术

    阻滞麻醉联合会阴体按摩对会阴侧切及裂伤的临床影响

    袁雪雯吕嘉琪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阻滞麻醉联合会阴体按摩对会阴侧切和裂伤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试验组采用会阴阻滞麻醉联合会阴体按摩,对比两组产妇会阴体完整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会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会阴体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会阴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阻滞麻醉联合会阴体按摩能够有效增强会阴局部弹性,从而降低会阴侧切和裂伤风险,为产妇产后顺利康复提供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阻滞麻醉会阴体按摩会阴侧切会阴裂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