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旬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硝唑联合保妇康栓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

    成开花秦竹叶
    65-6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硝唑联合保妇康栓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参加体检并诊断为萎缩性阴道炎的离退休女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替勃龙+甲硝唑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勃龙+甲硝唑凝胶+保妇康栓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阴道清洁度、血清水平、疾病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阴道清洁度总效率、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保妇康栓能够改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甲硝唑保妇康栓萎缩性阴道炎临床症状复发率

    宫腔镜松解术+芬吗通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李春梅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松解术+芬吗通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宫腔松解术的84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予以补佳乐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芬吗通治疗,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经期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5 d和1个月、2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月经量多于对照组,行经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松解术+芬吗通方案能够加快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内膜修复,改善患者的经期状况,并保障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松解术芬吗通子宫内膜

    宫瘤清胶囊联合他莫昔芬在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胡家利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使用宫瘤清胶囊联合他莫昔芬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80例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搭配使用宫瘤清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以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激素水平及炎性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激素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瘤清胶囊联合他莫昔芬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激素水平,改善炎性因子指标,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更加安全有效,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宫瘤清胶囊他莫昔芬绝经期子宫肌瘤

    导尿管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对妊娠晚期引产的效果分析

    冷婷婷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导尿管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用于妊娠晚期引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分娩方式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引产的40例妊娠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盲选法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导尿管球囊引产,观察组在导尿管球囊引产操作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小剂量催产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宫颈成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尿管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治疗妊娠晚期引产患者的效果比较理想,可促使宫颈更为成熟,提高患者阴道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导尿管球囊小剂量催产素妊娠晚期引产

    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齐华瑞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替硝唑治疗,观察组使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43/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化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0,P=0.610).结论 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明显增加不可控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替硝唑克林霉素细菌性阴道炎生活质量

    血清HCG和孕酮水平检验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价值

    戴福伟庞丽娟树成干谷佳佳...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水平检验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8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HCG和孕酮水平检验,对比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HCG检出率为88.75%,孕酮水平检出率是91.75%,均低于联合检出率的98.75%(P<0.05),而血清HCG和孕酮水平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CG和孕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HCG和孕酮水平检验都能够检出早期先兆早产,但联合运用效果更佳,能提高诊断效能,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血清HCG孕酮水平早期先兆流产诊断价值

    孕酮和HCG联合检测在诊断生化妊娠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马雨润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孕酮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检测用于生化妊娠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80例生化妊娠患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80例正常宫内早孕孕妇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实行孕酮和血清HCG检测,比较两组入院时、初检48 h后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并分析检出情况.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检48 h血清HCG升高≥50%占比率低于对照组,孕酮水平下降占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测(x2=7.907,P<0.05).结论 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生化妊娠患者妊娠状态,提高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及其科学性,患者可以获得早期诊治,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孕酮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生化妊娠诊断价值

    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与妊娠黄体囊肿鉴别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赵琦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与妊娠黄体囊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就诊并明确诊断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和80例妊娠黄体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比较两组各项彩超结果和彩超下血流分布情况.结果 在环壁回声方面,对照组高回声68例,低回声10例,观察组高回声18例,低回声62例,两组环壁回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环壁厚度和包块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RI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短管状、环状、半环状血流分布情况多于对照组,星点状、无血流分布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流丰富率为88.75%(71/80),高于对照组的19.23%(15/7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与妊娠黄体囊肿在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下具有特征性的图像变化,通过分析超声下的血流分布和各项检查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

    阴道彩超腹部超声异位妊娠妊娠黄体囊肿

    超声测定子宫动脉及多普勒血流频谱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张震未王薇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测定子宫动脉及多普勒血流频谱在子痫前期(PE)中的预测价值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1126例孕周≤28周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超声检测结果分为高风险组(1071例)和低风险组(55例).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PE发生情况、超声检查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高风险组PE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风险组剖宫产、低体质量儿、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低风险组(P<0.05).结论 超声测定子宫动脉及多普勒血流频谱在PE中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能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以改善妊娠结局,可推广使用.

    多普勒超声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子痫前期妊娠结局

    早孕期和晚孕期阴道微生态菌群的探讨

    李贞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孕期、晚孕期的阴道微生态菌群.方法 选取本院产前门诊接收非孕期体检女性、孕检孕妇共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非孕期体检女性20例,孕检孕妇40例(早孕期20例、晚孕期20例).采集所有对象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测定,分析阴道菌群的微生态学,统计阴道炎的发病情况.结果 非孕期体检女性妇阴道炎发病率为20.00%;早孕期孕妇阴道炎发病率为15.00%;晚孕期孕妇阴道炎发病率为10.00%.早孕期、晚孕期阴道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晚孕期阴道炎发病率低于早孕期,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非孕期体检女性相比,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早孕期增多,细菌性阴道炎在早孕期、晚孕期减少,需氧菌性阴道炎同样在早孕期、晚孕期减少,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孕期体检女性pH值为(4.02±1.32),早孕期孕妇pH值为(3.79±0.16),晚孕期孕妇pH值为(3.74±0.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易出现阴道微生态菌群失调,引发阴道炎疾病,需定期监测阴道微生态情况,给予规范性治疗.

    早孕期晚孕期阴道微生态阴道炎